|
酒泉,古称肃州,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千里河西走廊西端,地处阿尔金、祁连、北山等重要成矿带,地质条件独特,矿产资源丰富。扎根于这片热土的甘肃省地矿局四勘院(以下简称四勘院),在60余载的地质找矿征程中,先后勘查并发现了金川铜镍矿、塔尔沟钨矿、大道尔吉铬铁矿、镜铁山铁矿、鹰咀山金矿、卡瓦铁矿、敖包山晶质石墨矿等重要矿床,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资源保障。 近年来,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嘹亮号角中,四勘院闻令而动,坚持深耕主责主业,坚定践行甘肃省地矿局“1138”找矿工作思路,以一项项新的找矿成果响亮回应新时代的呼唤。其中,日前通过评审的玉门市前红泉金矿探获金金属量40.53吨,平均品位5.81克/吨,是2009年甘肃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立以来金金属资源勘查最大成果,以发现甘肃北山首个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重大突破,书写了“甘肃地矿铁军”新时代找矿立功新篇章。 从基础调查到矿产勘查:质量“高” 前红泉金矿的横空出世,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2017年,为持续提高全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科学评价矿产资源潜力,甘肃省自然资源厅部署启动了“甘肃省玉门市前红泉—黑山北滩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四勘院通过竞争性谈判成为项目承担单位。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该区域已发现多个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点),担负项目重任的地调中心九分队信心满满,在时任项目负责杨镇熙带领下,毅然投身荒无人烟的北山戈壁,拉开了前红泉地区找矿勘查工作的序幕。 甘肃北山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为摸清“家底”,项目组迎难而上,2017年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高质量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6177件,圈定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16处。即便环境艰苦,任务艰巨,常常“摸黑出门去,夜深背样回”,技术人员始终以质量为首位,一丝不苟做好采样、记录、制图等各环节工作,坚决筑牢质量根基。由于基础工作扎实、找矿效果明显,甘肃厅打破1∶5万矿调项目一般周期2~3年的惯例,连续4年累计为项目“注资”797万元,投入足够工作量全面查证已发现的矿化线索。项目组也不负众望,2018年在异常查证过程中发现前红泉金矿点,2019~2020年顺藤摸瓜,一举将矿化带追索扩大至10千米以上……项目最终野外验收95分、报告评审96分,以过硬的工作质量为基金项目接续勘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8月,经甘肃省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专家论证,“甘肃省玉门市前红泉金矿普查”项目顺利落地实施。2019~2024年,甘肃厅因矿施策,科学部署加大勘查力度:在6个勘查周期内累计投入经费7628万元,勘查区面积从最初的8.69平方千米扩大至26.04平方千米,项目累计完成槽探工作量3万立方米、钻探工作量3.5万余米……甘肃厅对每一年度野外工作均进行了严格野外验收,经专家组综合评分,6次勘查工作野外验收得分均在90分以上,达优秀级。今年9月底,前红泉金矿普查报告顺利通过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以丰硕的找矿成果为祖国华诞献上了一份来自甘肃北山的硬核礼物。 测绳拉的既是剖面,也是地质人的底线;记录本记录的不仅是原始数据,更是地质人的初心。从“甘肃省玉门市前红泉—黑山北滩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到“甘肃省玉门市前红泉金矿普查”,项目组坚守质量,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以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的精神担当找矿使命,圆满完成了各项野外工作任务,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地质工作答卷。 从金矿点到金矿床:思路“新” 2023年初,从甘肃省总工会传来佳讯:由四勘院完成的《甘肃北山前红泉地区找矿预测与技术应用示范》项目荣获第十五届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该成果是前红泉地区基础研究和找矿勘查创新工作的结晶,对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地质条件等提出了新的认识,同时高度总结了化探组合方法在北山干旱荒漠区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可以说,化探工作的新思路,为前红泉金矿点的发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后续勘查指明了方向。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地质工作而言,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也常令人眼前一亮。 “前红泉地区覆盖层厚、构造复杂,也许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为基础,岩屑测量可能是该区域最有效的找矿手段。” “北山地区地球化学景观独特,查证工作不能光盯高异常,还要重视弱异常。” …… 面对找矿难题,项目组在野外实践、室内再认识的基础上,多次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1∶5万面积性测量工作主体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对圈定的“高大全”异常充分运用综合手段开展查证工作,同时类比分析相同地质背景圈定的“低弱缓”异常,采用构造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快速确定异常范围。这个思路,大幅缩短了异常查证时间,尤其是在前红泉金矿点东侧老君庙一带低缓化探异常中发现了多条金矿体,一举扩大了矿化带规模。 勘查成果的持续扩大,是实践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结果。在推进找矿突破过程中,科研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四勘院专家组深知,理论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要发挥好理论的指导作用,为勘查方向和技术方法选择提供科学指引。”为此,专家组精心指导技术人员开展科研攻关,突破认知盲区,提升对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规律的认识,并加强对异常查证、靶区优选、钻孔布设等工作的技术把关,为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在项目后续实施中,年轻项目负责张晶接过接力棒,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会,不断拓宽找矿工作思路,灵活调整勘查技术方法。同时,项目组悉心听取各级领导提出的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邀请行业专家到现场指导,为“疑难杂症”把脉开方,解决了多个关键技术问题,为找矿突破按下了“加速键”。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基础为先导,以基金为保障,以科研为支撑,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钻机的轰鸣终于唤醒沉睡的矿脉。前红泉金矿矿化带长约14千米,圈定工业品位金矿体124条、主矿体15条。在甘肃北山以往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均为中小型规模、“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情况下,前红泉大型金矿的发现,以罕见规模成为北山南带找矿突破的重要里程碑,其找矿思路为该区域后续同类型找矿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依托该项目的创新实践和相关科研,四勘院成功申报获批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创新项目1项、甘肃省地矿局创新资金项目1项。技术人员“于实践中得真知”,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将赤诚的地质情怀深深写入了前红泉的广袤大地上。 从党员到党员突击队:精神“足” 前红泉金矿的发现,不仅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生动实践,更印证了“三光荣”精神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从矿调到普查,从开始到结题,在前后8年多时间里,四勘院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水文、测量、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参加,怀揣着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在“找矿立功、功成有我”的浓厚氛围中,为找矿成果的取得付出了艰辛努力,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党员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项目组成员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茫茫戈壁荒漠:晨雾还未散尽,他们已向着安静的深山出发;烈日当空,他们一步步穿越沙丘和碎石滩,开展填图、测量剖面。有时突遇暴雨,他们一个个变成狼狈的“落汤鸡”;炎炎夏日里,他们在尘土飞扬中依然用心编录探槽;茫茫白雪中,他们与呼啸的寒风为伴,用几乎冻僵的手坚持编录钻孔岩心。在无数个沉寂的深夜,他们埋首电脑前整理数据,直到凌晨……矿区没有手机信号,他们默想着家人的叮咛和嘱咐,将思念凝成前行的动力。在远离喧嚣的北山戈壁里,在异常艰苦的野外工作中,他们始终牢记党员这一光荣身份,党性得到持续锤炼。 作为重点勘查项目,四勘院党委高度重视,对项目组给予了大力支持、关怀和指导。在推进项目实施中,该院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地质先锋”品牌建设,注重发挥党建领航和保障作用,为项目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项目组成立党员突击队,在找矿征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攻坚克难,极大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探获振奋人心的地下黄金宝藏,也让这支平均年龄38岁的党员突击队深感喜悦和光荣。 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站在新的起点上,四勘院将牢记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坚持“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的矿”,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力争新的更大突破,让地质荣光永远闪耀。 [1]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