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7294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首页 → 行业资讯国内新闻 →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八部门剑指两年高质量发展目标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八部门剑指两年高质量发展目标

http: 时间:2025/9/29 16:50:51 来源:矿业交易网 点击次数:3143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精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中国证监会、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八部门,于近日正式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该方案立足行业基础性、战略性定位,以统筹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为核心思路,明确了未来两年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旨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方案设定了多维度发展目标:2025 至 2026 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稳定在 5% 左右,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 1.5% 左右,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协同提升;铜、铝、锂等战略矿种的国内资源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再生金属年产量突破 2000 万吨大关;同时,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转型与数字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围绕上述目标,方案构建了 “资源保障 — 创新驱动 — 投资升级 — 消费拓展 — 国际合作” 的五位一体实施体系,提出五大关键举措:​
一是筑牢资源安全屏障,提升高效利用水平。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抓手,加强铜、铝、锂、镍等关键资源的调查勘探,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以释放优质资源潜力。针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等复杂资源,重点支持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与装备的攻关突破。在循环利用领域,一方面强化废铜、废铝等传统固废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构建全链条回收利用体系。​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产业供给结构。聚焦高端材料供给短板,推动超高纯金属原料、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及高端稀土新材料等关键品种实现技术突破。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引导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支持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激活重点新材料平台的支撑作用,加速技术成果的应用验证与迭代升级,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市场需求。​
三是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加速行业转型升级。建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审批 “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项目核准、环评、安全审查等流程。在产能布局上,科学规划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同步推进氧化铝、电解铝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方面,开展 “人工智能 + 有色金属” 专项行动,建设行业专属大模型;标准体系建设上,加快研制高端新材料、产品质量及碳排放核算等关键标准,强化铜、铝等行业规范管理。​
四是深挖市场消费潜力,培育新兴增长空间。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重点拓展高端铝材、铜材、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场景。针对稀有金属,加速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的应用验证,打造一批前沿材料创新应用典型案例。鼓励上下游企业通过长期采购协议等方式构建稳定合作关系,培育细分领域新兴市场。​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布局,提升全球配置能力。建立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推动高端新材料及精深加工制品合规出口。在进口侧,优化阳极铜、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结构,加快制定再生金属进口标准,支持符合要求的再生资源进口。对外投资合作方面,稳步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与周边国家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产品、装备、技术、标准与服务的协同出海。​
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牵头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机制,强化央地联动与企业协同。在政策支持上,统筹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资金渠道,用足用好减税降费政策;同时通过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完善产能预警机制等手段,确保各项举措精准发力,为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25〕1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商务、国资主管部门、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中国证监会各监管局:  现将《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商务部
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
海关总署
中国证监会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 2025年8月28日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兼具资源品类丰富、产业关联链条长、战略支撑作用突出等特征。当前,行业发展正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高端产品供给短板、有效需求挖掘不充分等核心问题,叠加外部环境波动带来的冲击,成为制约行业质量效益提升的关键矛盾。为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平稳运行与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 “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导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落实 “有保有压” 调控思路,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高效联动,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发展路径上,统筹 “做优增量” 与 “盘活存量”,以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通过精深加工材料提质优化供给结构,依托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加速产业转型,借助大宗消费升级与新兴消费市场培育扩大需求空间,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培育新质生产力,将 “质的有效提升” 与 “量的合理增长” 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以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二、主要目标
2025-2026 年,有色金属行业将实现多维度发展突破:
增长规模: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 左右,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 1.5% 左右,实现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协同推进。
资源保障:铜、铝、锂等战略矿种国内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年产量突破 2000 万吨,资源自给与循环利用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能级: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与数字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更加凸显。
三、工作举措
(一)聚焦资源高效利用,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强化资源勘查与开发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关键资源的调查勘探,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找矿成果。优化矿业权出让机制,采用竞争性方式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释放优质资源开发潜力。针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资源,支持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与装备攻关,提升资源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
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基地,一方面强化废铜、废铝等传统废旧有色金属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构建 “回收 - 拆解 - 再生 - 应用” 全链条利用体系。同时,建成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基础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与决策服务。
(二)聚力科技创新,补齐高端供给短板
推动高端产品创新突破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需求,主攻超高纯金属原料、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 “卡脖子” 领域,提升铝合金、镁合金结构材料及硬质合金制品的综合性能。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引导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
强化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落实《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 年)》,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打通 “实验室成果 - 中试验证 - 产业化应用” 通道。发挥重点新材料平台作用,推动企业开展工艺 “一条龙” 应用计划,加快材料应用验证与迭代升级,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落地。
(三)优化投资结构,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通过设立审批 “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核准、备案、节能审查、环评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进程,强化用地、用能、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建立项目建设调度机制,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在产项目合理扩能、新项目科学落地。在产能布局上,科学规划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投资精准性与有效性。
深化绿色低碳改造以能效标杆水平与环保绩效 A 级标准为导向,推进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铅锌冶炼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加快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铜锍连续吹炼设备等绿色节能装备更新,逐步淘汰低效落后工艺技术。规范赤泥、锂渣、高铝粉煤灰等大宗固废的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建成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开展绿电铝等低碳产品评价,支持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落实《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依托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诊断评估与技术改造,梳理转型场景图谱及要素清单,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与标杆企业。推动 “5G + 工业互联网” 在行业落地应用,建设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 “人工智能 + 有色金属” 行动,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支持企业完成重点设备智能化改造,部署勘探评估、选矿分选、电解优化、质量检测等场景模型,构建行业大模型并发布典型案例。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快制定高端装备轻量化材料、高纯金属、高性能铜合金等新材料标准,以及铜、铝等重点产品的质量追溯、分级与控制标准;修订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标准与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标准,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开展铜、铝、铅锌、镁等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引导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积极参与锂、稀土、镁等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提升行业国际话语权。
(四)拓展消费市场,释放需求增长潜力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拓展高强高韧耐腐蚀铝材应用,推广高强高导铜线缆、5G 基站铜散热器、超低粗糙度铜箔、高精度铜齿轮等高端铜材,扩大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锻造轮毂、一体化铸件、电机壳体等部件的应用。支持上下游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共担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供应链畅通。
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需求,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的应用验证,推进超导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等前沿材料创新应用。鼓励下游用户与科研机构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典型案例,培育稀有金属新兴消费市场。
(五)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化发展能级
稳定外贸发展基本盘指导企业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引导高端新材料及精深加工制品合规出口,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强国际品牌竞争力。优化铜、铅、锌等矿产国际合作模式,支持企业与国外矿企、运输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扩大阳极铜、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支持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开展铜精矿加工贸易,加快制定钨等再生金属进口标准,推动符合要求的再生铜、再生铝、溅射后金属靶材、电池黑粉等再生资源进口。
深化国际产业协作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化、互利互惠原则,稳步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鼓励国外高端加工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深化低碳转型、新材料等领域国际合作。加强与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及地区的产业协作,支持与周边国家共建有色金属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产品、成套装备、技术、标准、服务协同 “走出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同
各地需结合区域实际,细化稳增长目标任务,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开展政策宣贯与典型经验推广,确保行业平稳增长;重点企业需将稳增长、促转型置于优先位置,发挥产业链引领作用,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行业协会需履行桥梁纽带职能,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反映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1] [2] 下一页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高质量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 中铝国际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推进深彻改革实践探索    (2025-09-16)
  • · 中国石油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保持高位    (2025-09-01)
  • · 矿冶集团定增加码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 · 铁合金产业“脱黑向绿”成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5-07-14)
  • · 中国铜业以品牌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7-03)
  • · Australasian Metals Ltd在澳洲拥有高质量铝土矿 增长潜力高    (2025-06-19)
  • · 中国(莱州)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    (2025-05-22)
  • · 商用车电动化高质量发展产业论坛在沪重磅召开    (2025-04-25)
  • · 五部门推动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5-03-20)
  • · 中国铜业:加快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5-03-11)
  • 发表评论
    满意程度: 一般
    评论内容:
    矿业访谈
  •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甘肃泰隆…
  • 2025年4月22日,日立建机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DC)迎接贵宾的到访:甘肃泰隆森… [详细]
  •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