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底至今,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出现分化,其中铜、铅和锌的价格出现明显的反弹,而铝和镍的价格延续5月底至今的跌势。我们认为,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出现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供需基本面不同,在需求都处于季节性淡季的情况下,铜、铅和锌面临矿端或者冶炼端供应偏紧的问题,而铝和镍暂时没有出现矿端短缺问题。另一方面是对比来看,铜的金融属性较强,价格出现反弹受益于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和“特朗普交易”。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宏观环境利多有色金属,但价格波动幅度还要看微观供需面的改善情况。海外方面,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的概率较大,其减税、美元贬值、再工业化、对进口加征关税和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加大通胀回升的压力。美联储降息对有色金属的影响路径目前未明朗,如果是预防式降息,则意味着美国经济不会出现深度衰退,利多有色金属;如果是衰退式降息,且美国国内需求复苏缓慢的话,则利空有色金属。  
美国大选利多有色金属 随着特朗普胜选概率上升,其政策主张整体利多有色金属,尤其是其大规模减税和制造业回流等政策对全球供应链、美国通胀和商品的金融属性都有明显的影响。 
 首先,特朗普提出大规模减税,美国财政整体会维持扩张势头,且很大可能会调高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有利于私人部门消费回升,对美国经济放缓产生缓冲作用。特朗普在竞选中呼吁全面减税并使该法规永久化,并且正在考虑进一步将公司税从此前的21%降至20%。若特朗普胜选,其减税措施有利于美国制造业补库,对有色金属消费的拉动作用会增强。  
其次,特朗普竞选纲领将经济议题置于核心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美元贬值政策。而且就算特朗普不实施美元贬值政策,美国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和巨额的公共债务都在动摇美元的信用。历史上曾经有美国政府主导美元汇率贬值的先例,当时导致贵金属和有色金属价格大涨。最著名的例子是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20世纪70年代,美国财政收支赤字不断恶化,且出现贸易逆差。重重压力之下,尼克松政府有两种选择来挽救收支失衡,紧缩的货币政策或疲软的汇率。为降低失业率,尼克松政府选择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汇率大幅贬值。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对(美国)所有涉税进口品临时(90天)征收10%的附加税,且于1971年年底签订《史密森协定》,将美元对黄金贬值7.89%,同时将美元对主要货币贬值10%。在此背景下,国际铜价从1971年的1150美元/吨涨至1973年的1310美元/吨,涨幅达到14%。 
最后,加征关税可能阻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流通,加剧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供给压力。在贸易政策方面,拜登和特朗普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国优先”立场,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更多考虑美国国家安全和风险,而非仅考虑效率和成本,并都采取回岸、近岸、友岸化方法重组全球产业链,主张供应链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1] [2] [3]  下一页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