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4745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首页 → 知识信息安全环保矿山安全 →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处理方法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处理方法

http: 时间:2009/3/17 15:24:21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470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几种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工作面; 上隅角; 瓦斯;处理


  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分析


  1.1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法有: “U”型、“Z” 型、“Y” 型、“W” 型、“H” 型等多种,但我国绝大多数采煤工作面均采用“U”型通风方式。


  “U”型通风条件下的采空区瓦斯流动场的规律:沿工作面推进方向,从工作面向采空区深部剖面看,采空区瓦斯呈现为一个抛物线状,从进风巷向回风巷剖面看,采空区瓦斯呈现为一元一次方程直线状(在上隅角处最大)。


  在这种通风方式下,进入工作面的风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沿工作面流动;另一部分进入采空区,在采空区内部沿一定的流线的方向流动,在工作面的后半部分,进入采空区的风流逐渐返回工作面。若工作面后方与邻近煤层采空区或同一煤层未隔离的巷道相通,即采空区有漏风通道,则此风流会汇入工作面漏入采空区的风流中而流向工作面。


  可见,进入采空区的风流通过采空区,风流带出瓦斯,逐渐返回工作面,最后汇集于采面上隅角,所以,工作面上隅角为采空区瓦斯流入工作面的汇合处。


  1.2采面上隅角的风流状态是瓦斯超限的重要原因


  采面上隅角靠近煤壁和采空区侧,风流速度很低,局部处于涡流状态。这种涡流使采空区涌出的瓦斯难以进入到主风流中,从而使高浓度瓦斯在上隅角附近循环运动而聚集在涡流区中,形成了上隅角的瓦斯超限。如图3所示,若工作面上隅角出现滞后回柱,除上隅角存在的涡流区外,在靠近切顶排处会出现微风区,采空区漏出的瓦斯在此处积聚,更容易形成上隅角的瓦斯超限。


  1.3采面上隅角处两面压差大小是瓦斯超限的一种原因


  巷道风流中任一断面都具有静压、位压、动压,三种压力之和是全压,全压差的大小决定着风流的方向和速度,由于上隅角处两面的静压和位压是一样的,风流速度不一样,采煤工作面的风流到此转弯,造成上隅角处风流速度变慢,上隅角两面的风流速度差降低,此处风流速度大大减少,在上隅角处出现无速度差,甚至风流出现紊流。


  2防治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方法


  针对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情况,通常的防治方法有十种,即:1、设置上隅角临时挡风帘, 2、增大回采工作面风量3、设置采空区风幛,4、采煤工作面安装局部通风机,5、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风、水引射器, 6、安设专用抽排风机, 7、高位抽放瓦斯, 8、建立采煤工作面尾排系统, 9、三相泡沫挤上隅角瓦斯,10、改变通风方式等,现分别进行分析。


  2.1设置采面上隅角挡风帘


  当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超限时,在靠近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挂一挡风帘,使之将工作面的风流一分为二,利用风帘引导较多的风流流经上隅角,以稀释高浓度瓦斯。风幛可采用软质风筒布制作,长度一般不小于10m。


  某矿1301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上隅角瓦斯异常的现象,CH4浓度达到2%,于是在上隅角附近加设了一道挡风帘。根据现场观测发现,采用挡风帘后,上隅角的CH4浓度很快降到1%以下;但是由于挡风帘的存在,使采煤机割煤,上隅角附近支、回柱,上出口行人、运料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往出现挡风帘被破坏而失去作用的现象,导致上隅角瓦斯浓度又很快升高到超限浓度以上。这样反复操作的结果,必然使上隅角瓦斯浓度忽高忽低,极不稳定,形成了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同时,挡风帘的存在,增大了工作面的通风阻力,使工作面的风量降低。


  因此,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在上隅角瓦斯不大的地点,并且只能作为临时措施。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提高采面上隅角处两面压差,解决上隅角处涡流的问题。


  2. 2增大回采工作面风量


  工作面风流对上隅角涡流区积聚瓦斯的驱散,主要靠工作面风流与上隅角瓦斯积聚区间的空气的对流和主风流的扩散作用。经过长时间的现场观察,发现在工作面正常供风的情况下,靠有限速度的风流来驱散上隅角涡流积聚区的高浓度瓦斯是不可能的。工作面采用增大风量的办法,虽然可使上隅角积聚区风流与工作面主风流的对流作用加大,但是随着风量的提高,负压增大,采空区的风流速度加大,使采空区的瓦斯流线延深,加强了风流与采空区内的瓦斯的交换。若采空区内存在其它漏风通道,则会增大此漏风量。总之,若增大采面风量,会使风流携带出的瓦斯量增大,同时,风量过大又有以下缺点:


  (1)造成邻近采掘工作面的供风量下降,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


  (2)使采面风流中的粉尘浓度增加,恶化工作面的工作环境,增大防尘工作的难度;


  (3)工作面风量过大容易使巷道内的风速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影响矿井的质量标准化达标。


  2. 3设置采空区风幛


  根据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可知,若能减少进入采空区的风量,则可减少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使上隅角避免出现瓦斯超限。如图5所示,在工作面采空区一侧,沿切顶排从工作面一出口到上隅角设置风幛,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入采空区的漏风量。尤其是在工作面出口处,由于风流进入工作面时在此处直射采空区,所以应保证此区段的风幛封堵严密。


  可见,这种处理方法可从根本上减少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但是由于风幛位于采空区边缘,采空区落下的矸石极易将风幛破坏,造成风幛漏风增大;同时由于风幛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而逐渐前行,所以增大了工人的操作难度和工作量。


  因此这种方法受多种条件的制约,使用效果不太理想。只有当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瓦斯速度不大(2~3m3/min)和瓦斯浓度不太高(3%左右)的情况下应用效果才明显。


  2.4安设安装局部通风机


  在工作面内,距采煤工作面上隅角10~15m的位置,安装一台5.5KW或2×2.2KW的小局扇,用胶质风筒将风引到回风上隅角,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位置形成正压区,通过局扇引入新鲜风流稀释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使该处瓦斯浓度降到规定以下,该局扇随着工作面的前移而移动。


  2.5安设风、水引射器


  当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超限时,安设一台风、水引射器,利用高压水、风联合作为动力,也可用高压水或风分别作为动力,形成一较大的负压区,工作面的主风流由于压差的作用会增大流经上隅角的风量,以满足风机的要求。这样,上隅角的高浓度瓦斯经流过此处的工作面风流的稀释后进入风筒内部,排入回风巷。这种处理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可尽快地进入风筒内部,排入回风巷;


  (2)可增大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风量,及时冲淡此处的高浓度瓦斯;


  (3)由于风筒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可大大地减少工作面施工造成的影响;


  (4)在风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此种方式抽排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理过程。


  这种方法具有以下几点:


  (1)利用高压水、风作为动力,风、水引射器本身无机械运动部件,没有产生火花的隐患;


  (2)改变风、水压即可调整风量;


  (3)结构简单,安装移动方便;


  需要加强管理,防止动力源(水、风)突然停止,造成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突然积聚。


  风、水引射器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可采取以下几种布置方式:


  (1)风、水引射器在采煤工作面布置,出风口对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吹散瓦斯。


  (2)风、水引射器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吸风口对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引排瓦斯,吸风段装一段骨架风筒,排风口避开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电器设备。


  (3)风、水引射器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出风口对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吹散瓦斯。


  2.6安设专用抽排风机


  2.6.1脉动通风技术


  脉动通风技术是利用风流的紊流扩散系数与风流脉动特性相关的理论,研制的一套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且实用的脉动风机使用技术。在正常通风风流中叠加脉动风流,从而增加风流的紊流扩散系数,提高风流驱散局部积聚瓦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


  2.6.2 GDS-1型瓦斯自动排放系统


  由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GDS-1型瓦斯自动排放系统,由抽出式无火花风机、瓦斯传感器、控制装置、调节风门、吸风器和若干风筒组成。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


  上隅角瓦斯高浓度瓦斯经吸风器X进入硬质风筒Y,双级传感器检测调节风门K前后端风筒内的瓦斯浓度,由控制装置内的单片机根据瓦斯浓度值来确定调节风门开或关,以及开关角度的大小,从而改变掺入“新风”的风量,使排放瓦斯风筒内瓦斯浓度不超限。


  2.6.3小型液压风扇


  液压风扇分为监控装置和执行装置,监控装置包括控制处理器和瓦斯传感器,执行装置包括小型液压风扇和液压动力系统。监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由放置在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瓦斯浓度,并将检测的瓦斯浓度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传到控制处理器,经过中心处理单元对检测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发出指令控制继电器的开启与闭合,实时控制液压风扇。当瓦斯浓度超限时,风扇启动,吹散上隅角积聚的瓦斯;待瓦斯浓度降到安全界限时,风扇即生动停止。


  2.6.4安设压风风机抽排瓦斯


  本方法具有风、水引射器与瓦斯移动泵抽放瓦斯的特点,沿工作面回风巷铺一趟刚性风筒,风筒吸口在距上隅角约0.5m位置,排风口安在风眼内或区城回风巷内,风机安装在回风巷内,每200~300m一组,用压风作为动力。


  2.6.5安设移动式抽放泵抽放上隅角瓦斯


  沿工作面回风巷铺一趟刚性风筒,风筒前面铺一根抽放花管(采空区内),抽放花管长度15~20m左右,要求采用低负压抽放,该管子与回风系统的刚性风筒相连,这样在隅角处形成一个负压区,使隅角处瓦斯向抽放管子流动,最后排到采区回风巷。


  2.7高位抽放瓦斯


  布孔方式:在工作面回风巷内直接布置钻场,从顶板开孔,往工作面上方裂隙带打钻孔,抽放上邻近层及其附近煤线中的瓦斯。工作面推进方向反向布置钻孔,钻场间距15m,每个钻场打3个钻孔,利用工作面前方煤体保护钻孔,工作面回采到位时撤出。回风巷安抽放瓦斯管,抽采空区的瓦斯,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形成一个负压区,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瓦斯向抽放管流动。


  布孔参数:钻孔设计依据两个原则,一是钻孔的终孔层位位于裂隙带上部界限,二是钻孔进入卸压区的层位位于冒落带顶部、裂隙带下部界限以上。


  根据矿压理论,煤层开采后其顶底板岩层发生冒落移动,当上覆岩层下沉稳定后,上覆岩层采动裂隙区划可分为“竖三带”和“横三区”,即采动区沿垂直方向由下往上划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在工作面风巷和机巷区域分为煤壁支撑影响区、离层区和重新压实区。随着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沿工作推进方向上的“横三区”随之交替向前移动。

[1] [2] 下一页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处理方法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 河南现有煤矿194处,97% 采煤机械化率领跑效率升级    (2025-10-23)
  • ·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变    (2025-09-19)
  • · 我国保水采煤领域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2024-01-18)
  • · 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     (2024-01-09)
  • · 国产薄煤层采煤机打破煤炭开采纪录    (2023-08-09)
  • · 国产薄煤层采煤机打破煤炭开采纪录    (2023-08-08)
  • · 辽宁铁岭部分优质黑土地遭采煤沉降 耕地大面积荒废    (2023-08-01)
  • · 采煤塌陷区成为“金土地”的奥秘    (2021-09-23)
  • · 国家能源集团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建成25个 2025年全部实现智能化    (2021-03-26)
  • · 陕煤集团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建成23个 到年底将达36个    (2020-10-29)
  • 发表评论
    满意程度: 一般
    评论内容:
    矿业访谈
  •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甘肃泰隆…
  • 2025年4月22日,日立建机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DC)迎接贵宾的到访:甘肃泰隆森… [详细]
  •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