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2492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首页 → 行业资讯国内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冶金等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冶金等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http: 时间:2020/1/9 8:56:47 来源:我的钢铁 点击次数:1371

    传统产业是我区制造业的支柱,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加快推动新型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和制造强区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生产清洁化、资源节约化,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到2022年,全区传统制造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钢铁、铁合金、电石、电解铝等重点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2019年平均下降1.5%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一)新型化工。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打造绿色化、精细化、循环化产业集群,到2022年新型化工产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
    煤化工。以鄂尔多斯、包头、通辽等地区为重点,加快在建200万吨煤制油、52亿立方米煤制气、230万吨甲醇、80万吨煤制烯烃、180万吨煤制乙二醇等项目进度,推进200万吨煤制油、130亿立方米煤制气、140万吨煤制烯烃前期工作,抓住国家新规划5000万吨煤制油政策机遇,争取再布局一批煤制油项目,到2022年煤制油产能达到540万吨、煤制气70亿立方米、甲醇1080万吨、煤制烯烃440万吨、煤制乙二醇270万吨。围绕进口焦煤资源加工转化,重点在乌海及周边(主要包括乌海经济开发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乌兰察布等地区集中布局2000万吨焦化项目,焦炭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左右。通过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式,改造升级现有碳化室高度4.3米焦炭项目,改造后碳化室高度达到5.5米以上。
    氯碱化工。严格控制电石、PVC新增产能,鼓励现有PVC企业发展氯醋树脂、氯化聚氯乙烯等特种树脂产品,推广应用稀土改性助剂和稳定剂,提升聚氯乙烯产品性能。通过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式,改造升级2.5万千伏安以下电石炉,改造后单炉容量不低于4万千伏安。到2022年电石、PVC产能分别控制在1800万吨、600万吨以内。
    精细化工。以乌海及周边、包头等地区为重点,推动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产业链延伸融合,促进甲醇、煤焦油、粗苯、液碱、液氯、有机硅等化工副产品和初级产品延伸加工,发展医药农药系列、染料系列、煤基新材料(碳材料)系列、有机硅系列等产品;以乌兰察布、赤峰等地区为重点,集中布局含氟化合物项目,打造氟化工产业基地。到2022年各类精细化工产品产能达到3000万吨。
    (二)冶金。提升钢铁、有色金属技术装备水平、延伸加工能力,丰富终端产品种类,推动“煤电冶加”、“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到2022年冶金产业产值达到4200亿元左右。
    钢铁。支持赤峰、通辽、乌海等地区通过产能置换承接先进钢铁产业转移,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5000万吨。推动现有钢铁企业改造升级、开发新品,发展重轨型材、钢结构建筑型材、高端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铁合金。严格控制新增铁合金产能,通过减量或等量置换,推动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乌海等地区矿热炉容量2.5万千伏安以下铁合金企业改造升级,改造后锰硅合金、高碳锰铁、高碳铬铁矿热炉容量不低于3万千伏安,采用全封闭炉型,配套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有色金属。围绕准格尔地区高铝煤炭资源(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通过产能置换重点在包头、鄂尔多斯、通辽建设300万吨左右电解铝项目,配套布局一批铝型材、铝板(带、箔)、铝合金等项目,到2022年电解铝产能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铝后加工产能达到700万吨。支持赤峰铜冶炼加工企业搬迁改造、扩能升级,打造蒙东百万吨铜冶炼基地;依托进口铜矿资源,在巴彦淖尔、包头集中布局铜冶炼加工项目,打造蒙西百万吨铜冶炼基地。围绕蒙东蒙西两大铜冶炼基地,配套布局一批铜导线、铜杆、铜合金等延伸加工项目。
    (三)建材。适应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发展绿色建材和建材部品部件,到2022年建材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绿色建材占比超过30%。
    水泥和玻璃工业。严格控制水泥新增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开发推广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水泥基材料及制品,鼓励生产使用高标号水泥。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鼓励发展技术装备先进、性能稳定可靠的预拌砂浆产品。支持玻璃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开发高附加值玻璃产品,发展玻璃精深加工产业。到2022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控制在6000万吨、4500万重量箱以内。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以大宗工业固废为原料的轻质、高强、耐久、自保温、部品化烧结类墙体材料,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防腐保温复合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墙体板材等非烧结类墙体材料,以及真空绝热板、发泡材料等安全、节能、绿色保温材料。到2022年新型墙体材料产能达到160亿块标砖。
    陶瓷。引导企业建立陶瓷原料供应体系,规范陶瓷原料开采,提高原料供给质量。以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为中心,重点发展建筑陶瓷产业,产能达到4亿平方米以上;以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为中心,重点发展日用陶瓷产业,产能达到3.5亿件(套);以乌兰察布为中心,重点发展陶瓷保温材料产业,产能达到100万立方米。
    (四)农畜产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突出绿色、天然、有机等品质特点,发挥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的引领作用,推动基地建设、行业整合和品牌运营,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到2022年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300亿元。
    乳品加工。重点在黄河、嫩江、西辽河流域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五大优势区,集中布局一批乳品加工项目,到2022年鲜奶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鼓励伊利、蒙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企业和国际乳业品牌,鼓励中小乳制品加工企业差异化、标准化发展,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羊绒加工。鼓励鄂尔多斯、鹿王、东黎等品牌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个性化定制,提高产能利用率,扩大市场占有率。建设鄂尔多斯、赤峰、巴彦淖尔等特色羊绒纺织(绒毛)产业园区,促进羊绒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支持骨干羊绒企业境外建厂,瞄准国际市场开展品牌化经营,扩大品牌知名度。到2022年羊绒制品产量达到1500万件。
    肉类加工。通过技改、扩建和兼并重组中小型牛羊肉加工企业,培育一批年屠宰肉羊100万只、肉牛10万头以上大型加工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锡林郭勒(乌珠穆沁羊肉、苏尼特羊肉)、通辽(科尔沁牛)、呼伦贝尔、兴安盟等牛羊肉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大庄园、额尔敦、羊羊牧业和蒙羊等草原牛羊肉产品品牌企业。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猪、禽等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到2022年肉类产量达到300万吨。
    玉米加工。稳定味精产能规模,推进味精生产企业达产达效,鼓励开发小品种氨基酸、原料药、黄原胶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兴安盟、通辽、赤峰和巴彦淖尔地区规划布局“玉米秸秆-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延伸玉米加工产业链条,建设玉米油、木糖醇、饲料等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到2022年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
    甜菜制糖。以扩大产量、提高质量为目标,重点在赤峰、乌兰察布、兴安盟、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巴彦淖尔、包头等甜菜优势产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基地,集中布局制糖项目。支持现有企业扩规模、增品种、提品质。到2022年甜菜糖产量突破100万吨,打造中国甜菜糖第一产区。
    马铃薯加工。以乌兰察布、赤峰、呼和浩特等地区为重点,集中布局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提高鲜薯加工转化能力,延伸马铃薯加工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到2022年鲜薯加工量达到200万吨。
    造纸。严格产业准入和环保标准,推广生物酶分离植物纤维技术,在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沙柳、竹柳、枝丫材、木材边脚料等资源富集地区,适度布局芦苇浆、沙柳浆、木浆和纸板生产线项目。
    其他农畜产品加工。支持巴彦淖尔粮油、葵花籽、番茄等加工产业发展,打造“天赋河套”区域品牌,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在兴安盟、通辽、赤峰、巴彦淖尔、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等地,规划建设粮油及秸秆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培育优势饲料加工产业集聚区。支持兴安盟大米加工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锡林郭勒盟亚麻籽加工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依托沙漠、山区、林下、河湖等特色动植物资源发展深加工产业。
    三、推进举措
    (一)实施延链补链专项行动。加强延链补链项目谋划、储备和实施,推动产业延伸融合、循环发展,提升资源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力争三年内培育形成2条产值千亿元、3条超500亿元和3条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链,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集聚区),进一步增强国家重要的新型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竞争力。
    专栏1
    煤-煤制燃料产业链。新增煤制天然气产能32亿立方米、煤制油200万吨,煤制燃料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
    煤-精细化工产业链。新增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医药及医药中间体、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以及氟化工、硅化工系列等各类精细化工产品1000万吨,精细化工产业链产值达到800亿元。
    铝-铝后加工产业链。新增铝后加工产能200万吨,铝-铝后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
    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新增铜精深加工产能30万吨,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
    乳-乳制品加工产业链。新增鲜奶加工能力300万吨,乳制品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600亿元。
    牛羊肉-食品加工产业链。新增牛羊肉加工能力30万吨,“牛羊肉-食品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400亿元。
    羊绒-羊绒加工产业链。新增羊绒衫及其他羊绒制品700万件,羊绒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
    玉米-发酵产业链。新增玉米加工能力200万吨,“玉米-发酵”产业链产值达到400亿元。
    (二)实施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进质量强区建设,支持企业对标先进,增加中高端工业产品供给,增强内蒙古制造影响力。到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率达到90%以上,煤化工、羊绒、乳制品等优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2] 下一页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冶金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 鞍钢集团18项成果荣获2025年冶金科学技术奖    (2025-09-09)
  • · 稀土生物冶金联合研发基地落户包头    (2025-06-23)
  • · 英美资源一季度冶金煤产量同比增7% 销量增近15%    (2024-04-29)
  • · 印度京德勒西南钢铁放慢收购泰克冶金煤业务股权的进程    (2023-09-23)
  • · 2023财年必和必拓冶金煤产量同比持平 铁矿石增1%    (2023-07-25)
  • · 57岁冶金学教授36亿重注镍矿    (2023-07-25)
  • · 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3-07-10)
  • · 有色金属绿色冶金雁栖论坛在北京召开    (2023-06-07)
  • · 5月11日冶金焦市场运行状况点评    (2023-05-12)
  • · 哈萨克斯坦将建锡矿采矿冶金综合体    (2023-04-17)
  • 发表评论
    满意程度: 一般
    评论内容:
    矿业访谈
  •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甘肃泰隆…
  • 2025年4月22日,日立建机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DC)迎接贵宾的到访:甘肃泰隆森… [详细]
  •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