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4900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首页 → 行业资讯国内新闻 → 2014年我国地质勘探成就

2014年我国地质勘探成就

http: 时间:2015/1/5 9:13:57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050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和基础,而公益性地质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的基础,所以也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基础、先行的先行。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主动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获得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调查资料,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那么久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2014年有哪些地质调查领域的重要新闻。

  我国建立海域“可燃冰”基础理论

  事件:2014年年初,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牵头实施的“973计划”项目“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通过科技部验收。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认识,首次建立起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具体包括:提出了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重要概念,揭示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首次提出天然气水合物成核机制的笼子吸附假说,建立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综合识别方法,开展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基础理论研究。

  我国发现最大单个单层整装气藏

  事件:1月,四川安岳气田磨溪区块特大整装气藏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根据报告,该区块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363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054亿立方米,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单个、单层整装气藏。

  我国首次开展三沙海洋地调

  事件:2月,为配合国家的三沙建市相关工作,中国地调局广海局决定2014年首次开展三沙幅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我国重点地区岩溶塌陷呈影响扩大趋势

  事件: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针对我国岩溶塌陷发育分布现状和趋势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塌陷坑总数超过4万个,岩溶塌陷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高危险区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从全国发生的岩溶塌陷特点看,近年来岩溶塌陷有数量增多、影响扩大的趋势。

  2014年全国地调工作会议召开

  事件:3月18日,2014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地质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姜大明,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部、局领导充分肯定了近几年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到2020年调查工作的主要目标,对本年工作进行了部署。

  我国首次使用中深钻在大洋硫化物区钻探作业

  事件:3月,中国大洋第30航次第三航段按计划完成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中深钻调查任务,任务首次使用中深钻在硫化物区钻探作业,并取得硫化物合同区地表下的样品。

  《勘查中国——环境和资源》专刊向世界展示我国地球化学勘查成果

  事件:4月,地球化学勘查领域国际着名刊物《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地球化学勘查》)集成出版《勘查中国——环境和资源》专刊,以环境土地质量评估和矿产资源勘查为主题,优选21篇论文向世界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地球化学勘查领域的最新成果。

  我国获国际海底富钴结壳矿区勘探合同

  事件:4月29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在京正式签订国际海底富钴结壳矿区勘探合同,标志着中国在西太平洋海底获得的面积3000平方千米的富钴结壳矿区已经完成所有法律程序。

  中国地调局推进地质信息共享服务

  事件:5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地质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体系、建设国家地质基础数据库和地质信息服务平台四项主要任务,并对局属各单位和机关各部室提出了具体要求。

  松辽外围新区油气资源调查获得新发现

  事件:5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承担设计、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参与设计的“突参1井”在松辽西部外围——突泉盆地侏罗系获得石油新发现,并顺利取到含油岩芯。

  中国重要矿产矿山数据库建成

  事件:由中国地调局郑州综合所依靠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建立的中国重要矿产矿山数据库5月在郑州揭牌,包括了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铅、锌、铝土矿、镍、钨、锡、锑、钼、稀土、金、磷、硫铁矿、钾盐、石墨、高铝矾土和萤石等矿产的16061个重要矿产矿山的数据库,内容涵盖矿山企业基本信息、矿山储量情况、矿山开采技术条件、采矿情况、选矿基本情况、共伴生矿利用情况、尾矿废石等处置及利用情况、矿山经济指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新技术新工艺情况等方面矿山生产信息数据。

  全国钻孔数据库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事件:从2014年4月至5月,中国地调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分别在南京、武汉、成都和福州组织召开了四次“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2013年度成果检查验收工作会议”,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省级地质资料馆和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技术支撑单位分批次提交了2013年度本省(区、市)钻孔数据库建设总结报告和钻孔数据库阶段成果。在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中国地调局正式开通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发布95万个重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

  《欧美地质填图方法:经验、试点与建议》出版

  事件:“开展现代地质填图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专辑《欧美地质填图方法:经验、试点与建议》于6月正式出版发行。该项目以青海省1∶250000卡巴纽尔多幅为项目试点图幅,一共开展为期4个月的野外地质填图工作,针对我国未来地质填图方法提出了十二方面的建议。

  我国首个页岩气行业标准实施

  事件:4月17日,国土资源部以公告形式,批准发布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规范(DZ/0254-2014)》(以下简称《规范》),并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国完成首次远海海域深孔地应力测量

  事件:由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力学所承担的 “中国重点海域地应力观测及综合研究”海洋地质调查项目,于6月圆满完成了三沙石岛西科1A井深孔地应力现场测量。该井位于西沙宣德群岛永兴岛东北部的石岛东南侧,钻孔终孔深度1268.07米,其中套管安装深度1008.48米。本次实验也是我国远海海域第一次深孔地应力测量。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研讨会”召开

  事件:6月3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研讨会”。中国地调局副局长李金发要求相关单位紧密围绕矿产能源之路,造福中亚各国。与会专家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方案》和地质工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西北各省(区)地矿工作与中央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联动等进行了讨论。

  《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成果通过评审

  事件:7月9日至10日,中国地调局对《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试点成果——《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进行了评审验收。它的研编成功为《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成果的研编开了一个好头,起到示范作用。

  中国地调局完善资金及项目管理制度

  事件:7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在中国地调局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将加大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和通报力度,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为重点,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他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承诺,不在项目安排、经费使用等重要活动中以权谋私。

  12月4日,中国地调局召开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钟自然要求下一步工作做到“六个加强、六个确保”——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审计不出大问题;加强与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的沟通协调,确保2015年地调项目和预算纳入二上预算;加强机制改革,确保六年规划落地;加强地质科技体制改革,确保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整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目标不动摇,不偏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解决资源、环境、灾害问题的能力大幅地提高。

  我国计划2015年实施海域“可燃冰”钻探工程

  事件:“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潜在的、未来理想的石油天然气替代能源,资源前景广阔。”在7月29日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地调局将继续加强海域和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开展水合物成藏理论、探测技术、环境效应和试开采技术等研发,并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海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工程。

  地调系统第一时间驰援鲁甸灾区

  事件: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中国地质调查局于8月4日启动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预案,成立了以分管局领导为组长的应急响应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急响应办公室和前方工作组,协调组织成都地调中心、航遥中心、监测院、水环中心、力学所、岩溶所、工艺所等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准备工作,为国土资源部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地调局规划今后六年地调工作

  事件:9月1日至9月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了2015~2020年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规划工作部署研讨会,全面总结地质调查已有工作成果和工作基础,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并研究提出了今后6年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案。

  中国地调局在矿业大会上公开一批基础地质资料

  事件:10月21日下午,在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最新的公开版基础地质资料。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地质资料馆馆长严光生发布了中国基础地质资料的情况,并开通了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

  事件:在10月20日举行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地学合作研讨会上,国土资源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研究中心的重点任务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围绕上海合作组织宗旨,推动各成员国之间地学领域学术和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研究中心将凝聚国内外地学领域一流科学家,围绕重大且广泛关注的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研究,促进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进步,助力绿色矿业经济健康发展。

  北方海岸带地质工作方向明确

  事件:10月24日,海岸带地质工作调研座谈会(北方)在天津召开,中国地调局青岛所代表中国地调局海岸带和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汇报了我国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进展及总体工作部署思路。2015年,我国将选择海域和陆域调查基础较好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区域开展海陆综合地质调查试点工作,完善调查技术方法和规范;在2016年后进行推广和示范,逐步海陆统筹工作部署和实施的程度。

  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取得重要进展

  事件:11月9日至11日,首届中国地热资源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科院水环所在会上公布了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今年取得的重要进展。据悉,全国31个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已完成,其开发利用总能量折合标准煤4.67亿吨。以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能效率取35%计算,可节约标准煤1.63亿吨,约是我国目前实际能源消耗的10%,是目前建筑物供暖制冷消耗的1.42倍。

[1] [2] 下一页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2014年煤|我国|地质勘探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 今年我国勘查成果丰硕 新发现矿产地超80处    (2025-10-24)
  • · 我国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2025-10-24)
  • · 我国白银储量位居全球前五,基本供需情况如何?    (2025-10-22)
  • · 我国极贫磁铁矿高效利用技术获一等奖    (2025-10-22)
  • · 我国在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2025-10-17)
  • ·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原油总产量突破3800万吨    (2025-10-17)
  • · 我国页岩气试产纪录再创新高    (2025-09-20)
  • · 我国最大煤制天然气基地外输管道开建    (2025-09-12)
  • · 我国最大煤制天然气基地外输管道开建    (2025-09-11)
  • · 我国发现“亚洲锂腰带”长度达2800公里    (2025-09-11)
  • 发表评论
    满意程度: 一般
    评论内容:
    矿业访谈
  •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甘肃泰隆…
  • 2025年4月22日,日立建机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DC)迎接贵宾的到访:甘肃泰隆森… [详细]
  •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