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5259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首页 → 行业资讯国内新闻 → 呼伦贝尔煤炭无序开采导致水源减少草原塌陷

呼伦贝尔煤炭无序开采导致水源减少草原塌陷

http: 时间:2012/9/7 8:46:36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560

  人们对呼伦贝尔草原总是保留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印象,当近期有环保组织披露出呼伦贝尔草原上,工矿企业的排水冲出了狭长的、裸露着泥土的峡谷,小煤窑无序开采导致的上千个沉陷坑,人们开始心痛了。


  这些工矿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区域内草原植被的破坏和地下水位下降。呼伦贝尔的当地政府也在寻求一条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途径,试图"以不足1%的节点,释放99%以上的生态效益",通过极小部分草原的开发,创造绝大部分的经济效益,并反过来促进大部分草原的保护。


  有学者指出,工矿不是一点都不能发展,但是要根据生态保护的原则,适度地发展。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定出生态补救的办法。


  草原上的工业蓝图


  院里堆着的草垛子,地里种的向日葵,绵羊和奶牛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啃着牧草。陈巴尔虎旗的东明村,全村60多户村民已经接到通知,在不久的时间里,他们将与这里的田园牧歌告别。


  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全旗土地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占到85%,有"天下第一草原"、"天堂草原"之美誉。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拓荒者跟随农垦兵团,从各省来到呼伦贝尔草原的腹地定居,成立了国营浩特陶海牧场第四生产队。半个多世纪以后,他们将面临另一场迁徙。当初,他们是为农垦开路,如今,他们将为工业让路,几乎贯穿了草原在近代发展的两大历史性节点。


  村民的形容是,东明村已经被工厂从四面八方"围堵",原本牧草肥美的草甸子如今成了工矿区。北面,是呼伦贝尔东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吨的露天煤矿;东面,是年产3000万吨的神华集团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和神华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南面和西面,分别是呼伦贝尔东能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东能化工")、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金新化工")。


  早在2002年,东明村所在的浩特陶海牧场,就已被圈出一块地,建立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以煤炭、电力、煤化工为主导产业。此后,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进一步升级为市级开发区、自治区级开发区。现已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


  而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只是呼伦贝尔市宏大工业蓝图里的一个局部。呼伦贝尔不仅是游客眼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旅游天堂,其地下更储藏着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据公开资料,截至2008年底,呼伦贝尔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超过1000亿吨,是东北三省总和的6倍,远景资源量近2000亿吨,居自治区第三位。而呼伦贝尔的煤炭以褐煤为主,这种煤不易储存和远运,却适于作发电厂的燃料及化工原料。


  因此煤炭资源优势成为这个地区谋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十一五"期间,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东风,呼伦贝尔提出"加快建设扎赉诺尔、宝日希勒、大雁、伊敏四个区域大型煤炭产地,为呼伦贝尔市发展能源重化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和"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积极促成市域内煤炭大企业与外埠能源电力知名企业形成组合,合力推进煤电联营坑口电源建设",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得以进入"快车道"。


  201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辽宁±500千伏直流工程投运。根据测算,呼辽直流工程每年可输电量超过180亿千瓦时,每年减少原煤运输超过1000万吨。内蒙古东部地区特别是呼伦贝尔地区丰富的褐煤资源将就地转化为电能,点对点地输送到煤炭缺口很大的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


  2009年初,根据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与功能定位,为了落实自治区提出的"把呼伦贝尔市打造成为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部署,呼伦贝尔提出了"经济重点抓工业、工业重点抓园区、园区先行抓规划"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确定了"点状布局、集约开发、深度转化、循环利用"的工业园区发展思路,编制了《呼伦贝尔市工业园区(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9—2015)》。


  该《规划》在占全市总面积0.5%的版图上,勾绘出了呼伦贝尔市的工业发展蓝图:已批准的2个国家级口岸综合类园区和7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面积由187.6平方公里新规划调整为56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0.2%;新规划产业基地17个,规划面积7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0.3%。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布局与体系,分为"T"字形工业带园区4个、点状布局园区3个和"V"字形口岸经济带6个,共计三个类型13个园区及其协作配套13个产业基地。


  呼伦贝尔市工业化进程的轮子在不断加快。2011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稳步推进国家能源基地建设,支持呼伦贝尔重点煤电基地建设",要求"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尤其要加快呼伦贝尔等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输电通道前期工作"。


  在最新的《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里,呼伦贝尔进一步提出,将实施点状开发、集约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设大基地、大园区、大企业、大集群。呼伦贝尔还将整合园区,提质扩容,扩大规模,明确功能定位,推进工业园区与基地全面升级,积极打造1-2个产值500亿元以上的园区、4个200亿元以上园区和4个100亿元以上园区。


  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恰位于呼伦贝尔想要打造的4个200亿元以上园区之列。


  塌陷的草原


  在步步推进工业发展的进程里,呼伦贝尔的经济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据统计,2000年,全国人均收入为4000元,而呼伦贝尔市人均收入仅为3000元左右;到了2009年,全国人均收入为12000元,而呼伦贝尔市人均收入达到了13298元。"十一五"规划目标超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01亿元,完成规划目标116.5%,是2005年的2.9倍。工业增加值完成337亿元,完成规划目标108.0%,是2005年的4.8倍。财政总收入达到124.7亿元,完成规划目标124.7%,是2005年的3.5倍。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93.22亿元,完成规划目标110.7%,是2005年的3.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5亿元,完成规划目标108.4%,五年累计完成2039.8亿元,是"十五"期间累计投资的3.7倍。


  各种经济指标攀升的同时,一些人担心的环保问题亦如影随形。被工矿企业"围堵"的东明村村民的感受尤为直接。


  煤炭开采、发电和煤化工都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据了解,内蒙古地表水资源十分稀缺且季节性明显,地下水是唯一稳定可靠的水源,95%的居民生活用水、66%的工业用水、47%的农业用水来自地下水。受气候变化影响,最近10年来,内蒙古地下水资源总量减少了近7%,但供水量却增长了40%左右,地下水超采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内蒙古水资源每年缺口达10亿立方米,未来10年将达到30亿立方米。


  当工矿企业在草原上耸立起来之后,直接结果就是地下水位下降。东明村村民表示,地下水水位越来越低,以前在院子里挖的一二十米深的水井已经出不了水,现在挖五六十米都不一定有水。村民用水只能依靠村里打的一口一百多米深的机井,而机井也是限时供水。


  呼伦贝尔草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环境生态脆弱。地下水被排干和地表径流被截断的直接后果,是地表植被的退化和草原的消失。村里的老人表示,以前,陶海牧场的牧草可长至一米高。而如今,多数草甸的牧草仅至脚踝。


  除了当地煤炭工业的影响外,呼伦贝尔草原的上游区域,还建有国有五大发电集团的华能集团投资修建的红花尔基水库。红花尔基水库是火电企业首次大规模直接修建水库供煤电工业使用,将海拉尔河的支流伊敏河从中截断。对于下游的呼伦贝尔草原来说,亦影响深重。


  村民还反映,工厂的污水管经过村子,冬天污水管爆裂,滚滚的黑色污水直接渗进地里。他们没法准确地知道,这些污水将带来怎样的危害。


  环保组织经过调查还发现,东能煤化工厂曾因将生产废水直接排入南边的海拉尔河,在2010年被内蒙古环保厅罚过款。在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矿旁,露天矿的废水通过管道直接往草原上排放,从2009年起,仅三年时间,便冲刷出20多米深、50多米宽、1000多米长的草原大峡谷,而被冲刷的沙土则覆盖了下游的草原。


  其实,在工业园区建立之前,陈巴尔虎旗矿区的草原早已千疮百孔。陈巴尔虎旗地下的煤矿,经历过一个疯狂的无序开采期。上个世纪90年代,宝日希勒镇以北约两公里处的矿区,数百家小煤窑聚集在此。经过之后的整顿,小煤窑撤去,草原上却出现了上千个沉陷坑。在卫星地图上,这个区域看起来更像是布满陨石坑的月球表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沉陷坑地表直径长达数十米、深数十米,一个连一个,牛羊在边缘上艰难地走过。


  据环保组织测算,受影响的草原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塌陷区域面积(即仅仅是坑的面积)加和就达到了2.24平方公里。


  化工厂高耸的烟囱飘来的臭气、起风天气露天煤矿土方上扬起的风沙,让这里的村民格外怀念过去。"以前没有这些,那时候可潇洒了。"一位年近六旬、在村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牧民说道。


  生态的救赎


  呼伦贝尔草原这块"北国碧玉"的退化趋势始终未停止。呼伦贝尔市草原监督管理局局长朱立博在2007年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提出:据内蒙古第四次普查数据,全市近20年牧区天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简称"三化")草原面积达362.79万公顷,占现有草原面积的53.6%,"三化"年均增加值10.90万公顷。全市草原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草原面积减少了134.73万公顷。


  十一五期间,呼伦贝尔市针对性地实施"天保工程",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9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1.25%。全面实施草原沙区治理工程,累计投入治沙专项资金3.1亿元,治理面积达到210万亩。五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7.37亿元。推进"退耕、退牧、退伐、退小"四大工程,农区完成退耕542.6万亩,牧区年均禁牧575万亩、休牧4480万亩,关停小煤矿31个、小火电厂8家、小水泥厂3家。


  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站长朝克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因为采取各种各样的综合措施,现在退化速度比以前放慢了,如果以前年退化速度是2%,现在可能是1%或不到1%。"


  在国务院2010年底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了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中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为防风固沙型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行禁牧休牧,推行舍饲圈养,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加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力度,恢复草原植被。加强对内陆河流的规划和管理,保护沙区湿地,禁止发展高耗水工业。对主要沙尘源区、沙尘暴频发区实行封禁管理。


  在十二五规划里,呼伦贝尔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努力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切实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加强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未达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和管网覆盖率。实施城市再生水资源利用工程,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要求。

[1] [2] 下一页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呼伦贝尔|煤炭|草原塌陷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 宁夏查明煤炭资源量37.83亿吨    (2025-11-06)
  • · 美国投资6.25亿美元用于提振美国煤炭行业    (2025-10-10)
  • · 探访国内首个二亿吨煤炭生产基地    (2025-09-28)
  • · 山西挂牌方式公开出让3宗山西省临汾煤炭探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    (2025-09-22)
  • · 7月第三周四川省煤炭价格小幅上涨    (2025-08-02)
  • · 2025全球40强矿业上市公司榜单发布 中国4家煤炭公司入围    (2025-07-26)
  • · 全球煤炭需求创新高后趋稳    (2025-07-25)
  • · 严查煤矿超产、整治内卷风暴来袭,煤炭股上演涨停潮    (2025-07-23)
  • · 迎峰度夏,煤炭保供再发力!    (2025-07-12)
  • · 商务部:上周全国煤炭价格略有波动    (2025-07-05)
  • 发表评论
    满意程度: 一般
    评论内容:
    矿业访谈
  •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甘肃泰隆…
  • 2025年4月22日,日立建机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DC)迎接贵宾的到访:甘肃泰隆森… [详细]
  •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