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用煤用电的高峰时节,煤炭市场迎来的却是一股“寒潮”。
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52元/吨,继续刷新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最低点。这已是煤价连续第十周下跌,累计降幅达135元/吨。
今年以来,受煤炭产能大量增长、国际煤价暴跌、中国国内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港口和煤炭企业库存大量积压。一些业内人士担忧,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或将终结。
秦皇岛港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煤港口,约占北方煤炭下水量的40%左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都经此中转,因此其煤炭价格也被喻为煤炭市场的风向标。
由于日均办理装船手续的船舶大幅减少,秦皇岛港口的煤炭场存煤不断增多,其正常库存水平应在500万吨左右。到7月初已经接近港口设计能力1000万吨的极限。7月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到河北秦皇岛港专题调研煤炭在港口积压问题并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千方百计缓解煤炭压港状况,要求港口企业处理好煤炭调进和装船下水的关系,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内,研究并提出控制煤炭进口非正常增加的政策建议。
不仅仅是秦皇岛港,承担“北煤南运”任务的北方七大港口——唐山港、黄骅港、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秦皇岛港,都面临着煤炭积压接近库存极限的问题。
经济下行,工业用电增长乏力导致煤炭市场需求不断下降。而令北方煤炭“滞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由于印尼、澳大利亚的进口煤炭比国内煤炭便宜不少,使得南方企业大量进口煤炭,直接导致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减少。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我国进口煤炭1.13亿吨,预计全年将超过2.6亿吨,是去年进口煤炭1.82亿吨的1.4倍。
据媒体报道,中国上半年进口煤炭1.4亿吨,同比增加65.9%。进口煤炭摊上各种费用后的价格仍然低于国内煤炭价格,说明中国的煤炭开采成本已经大大高于国外同行,暴露出煤炭行业抗煤价下跌的风险承载能力明显不足。
7月19日举行的煤炭行业运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介绍,进入5月份以来,煤炭需求回落、价格下降,产量继续增长,全社会存煤快速增加,市场供大于求趋势明显,煤炭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一是煤炭企业销售压力大。6月份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同比下降2.3%。二是企业成本持续增加。前5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4.32%。三是货款回收出现困难。6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值1868亿元,同比增长52.8%,净增646亿元。货款回收中承兑汇票比重大幅增加,部分煤炭企业现金流趋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目前这次煤炭经济下行持续的时间、影响程度和范围还难以预测,不容乐观。下半年煤炭需求将继续回落,煤炭供应继续较快增长,煤炭净进口增加,市场将呈现供大于求明显的趋势,企业经营和保安全、保民生、保职工工资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1]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