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7639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首页 → 知识信息安全环保环境保护 → 关于防治铬化合物生产建设中环境污染的若干规定

关于防治铬化合物生产建设中环境污染的若干规定

http: 时间:2009/1/5 16:01:21 来源:无 点击次数:1577

  第一条 为了加强铬化合物行业的环境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铬化合物生产,防止铬化合物生产过程的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快治理老污染源,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铬化合物生产企业的设计、建设、生产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发展铬化合物生产,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实现大型化、集中化、污染治理规范化。


  第四条 严禁建设年生产规模七千吨以下的铬化合物生产企业。


  第五条 新建铬化合物生产企业必须执行以下规定:


  (一)新建项目,必须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化工主管部门会同当地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审查,报化学工业部同意后方可申请立项。


  (二)经批准立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按照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化学工业部预审,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查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三)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四)新建项目的竣工验收,必须按照《化工建设项目环境设施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进行,没有通过竣工验收的,化学工业部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


  第六条 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别护保的区域内,严格禁止新建铬化合物生产设置。


  位于重点城市内的现有铬化合物生产企业,需扩大生产规模的,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并须经化学工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方可扩大生产。


  第七条 对铬化合物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和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生产许可证由化学工业部统一核发,未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铬化合物。排放污染物的申报登记按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执行。


  第八条 铬化合物年度生产计划由化学工业部统一安排下达。非化工主管部门所管辖企业的铬化合物年度生产计划,由企业主管部门向化学工业部提出申请,由化学工业部统一平衡安排下达。


  第九条 对污染严重的现有铬化合物生产企业,实行限期治理,企业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十条 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铬化合物生产企业,必须按下列规定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


  (一)必须明确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机构,加强生产现场环境管理和职工健康监护,消除跑、冒、滴、漏。六价铬的排放不行超过化学工业部下达的污染物流失定额指标。


  (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粉尘,排放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总量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三)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一条 对含铬废渣的产生、贮存、运输、利用、处理和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


  (一)对含铬废渣应当综合利用,暂时不能利用的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采取防雨(水)、防渗、防流失、防飞扬的有控堆放贮存措施,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创造条件进行最终处置或利用。


  (二)需将副产的含铬芒硝、含铬铝泥、含铬硫酸氢钠以及含铬废渣转移给外单位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的,应向运出地和运达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两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和转移,由两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省、自治区、直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间的转移,由两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备案。在运输前,应通知途经的有关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第十二条 关、停、并、转前的铬化合物生产企业,必须消除生产现场及渣场的铬污染,含铬废渣必须按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最终处置。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消除铬污染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化学工业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未获生产许可证而强行投产的铬化合物生产企业,由行业主管部门责令停产。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一)铬化合物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铬化合物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而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完成国家下达限期治理任务的铬化合物生产企业,根据其危害的不同程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四)未完成规定进行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的或在申报登记中弄虚作假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五)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铬渣堆放没有防雨(水)、防渗、防流失、防飞扬措施,或铬化合物副产品和铬渣在综合利用时没采取有效的防污染措施,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铬化合物生产企业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治、铬、化合物、、环境污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整治期间酿悲剧!四川康定金矿突发安全事故4死6伤引关注    (2025-11-03)
  • ·贵金属市场上演了一轮“过山车”式剧烈震荡    (2025-11-03)
  • ·学科融合催生创新!太空采矿机器人研发:机电与矿业工程的跨界突…    (2025-11-03)
  • ·国家发改委: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为温暖过冬打基础    (2025-11-03)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黄金有关税收政策。    (2025-11-03)
  • ·新能源金属:“几家欢喜几家愁” 谁在盈利谁陷困境?    (2025-11-03)
  • ·安徽一建筑用花岗岩矿开采建设项目开工    (2025-11-01)
  • ·Rystad称全球已发现可采石油资源量增加50亿桶    (2025-11-01)
  • ·逆市稳增!海南矿业前三季营收33.60亿、净利3.12亿    (2025-11-01)
  • ·白云鄂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    (2025-11-01)
  • 发表评论
    满意程度: 一般
    评论内容:
    矿业访谈
  •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甘肃泰隆…
  • 2025年4月22日,日立建机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DC)迎接贵宾的到访:甘肃泰隆森… [详细]
  •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