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着普通的谭建强从乡村基走出来,抹了抹嘴,在旁边的经济型酒店订了一个168元的房间。随后,在这家酒店嘈杂的茶餐厅里,坐下来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这些细节,最初让人无法把谭建强和冠在他头上的名号———重庆市河牛滚装船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联系在一起。不过,当这个被称为“三峡船王”的亿万富豪开口谈起长江航运,一种无法掩饰的霸气很自然地显露开来。 
   这种充分自信的源头,被谭建强归结为对长江多年的分析和思索。“长江的运力作用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谭建强的下一个五年计划里,他将发展到150艘船、100万吨的运力规模。“是否是最强的,现在说不好,但我会朝那个方向努力。” 
   谭建强至今还记得他拥有的第一艘船的名字———银河301。这艘载重量只有160吨的小型机驳船,是谭建强18年漫漫长江路的开端。那是1992年,那一年他35岁。 
   第一桶金来自木材贩运 
   出生在云阳的谭建强天生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当年作为乡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高中毕业生,他心里埋下了经商的种子。 
   1980年,很多云阳人还不明白改革开放这四个字的含义,谭建强却背起借来的一部柴油机,开始钻进山沟里给农民加工红薯粉赚钱。谭的这种行为被当地人认为是“不务正业”,而他自己却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并且将这种捕捉市场需求的本领一直带到了今天。 
   随后几年,谭建强放过木排,卖过蔬菜,其间还学会了维修钟表。最终对经商充满向往的他,还是放弃了收入颇丰的手艺人身份,开始寻找新的生意机会。那个时候,农村改革顺利开展几年,农民手里有了钱,纷纷翻新住房,木材需求旺盛。谭抓住了这个机会,从事木材贩运,大赚了一笔,最火红的时候甚至开了一个露天木材交易市场。 
   18万元买下第一艘船 
   手里积累下了第一桶金,木材需求也开始转淡,谭开始思考新出路。1992年,当地的船舶公司要将“银河301”拍卖。谭发现水路运输成本只是陆地运输的1/20,而且长江作为天然航道条件很好。他判断水运一定有做头,投入18万元买下了自己的第一艘船。本来想3年能收回成本,谁知当年就收回成本。尝到甜头的谭建强坚定了做水运的决心,1994年,投资建造当时长江上最大的700吨机驳船。自此一发不可收拾,1996年,1800吨的机驳船下水。1997年,2800吨的机驳船下水。2000年,3200吨的机驳船下水。 
   2000年,随着库区水位的变化,万州到宜昌的滚装船市场开始出现端倪。谭建强敏感地意识到其中的商机,把自己的4条机驳船全部改装成滚装船投入市场。这个大胆的决定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谭成了滚装船市场最大的企业。 
   “要做内河水运老大” 
   当时涌入滚装船行业的人很多,谭分析后认为,滚装船市场只能消化万州宜昌两地的货车,市场空间有限,迟早会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谭立即开始着手打造专业滚装船,同时把退出的改装船用来开辟散装矿资源市场。 
   谭的脚步很快,2004年,谭投资打造了5艘4500吨的散装货船。按照谭的发展步骤,今年年底他的企业会拥有53艘船,产值会达到2.2亿元。回头去看滚装船市场,在2006年这个市场即达到饱和,27万台次的运输量一直保持到现在。 
[1]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