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市场上演了一轮“过山车”式剧烈震荡 |
|
|
|
| 近期,国际贵金属市场上演了一轮惊心动魄的 “过山车” 行情,黄金与白银价格在极端波动中完成从暴涨到骤跌的转折。其中,黄金率先开启强势攀升模式,在避险资金与投资热情的共同推动下,接连突破每盎司 4100 美元、4200 美元、4300 美元三大关键关口,持续刷新历史峰值。白银市场的表现更为震撼,在黄金上涨的带动及自身供需预期改善的双重提振下,于 10 月中旬一举打破保持 45 年的历史纪录,成功站上每盎司 50 美元关口,较 8 月底涨幅已超 35%。 然而,狂欢过后却是骤冷。10月21日贵金属市场迎来历史性闪跌,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4109.1美元,单日跌幅达5.74%;白银价格波动更为剧烈,12月白银期价收于每盎司47.70美元,跌幅高达7.16%。值得关注的是,10月21日黄金与白银价格的大幅下跌并非短期异动,随后几天贵金属价格虽未再现如此陡峭的跌幅,但下行趋势持续延续。 对于此次暴跌,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首要原因是地缘政治局势出现缓和迹象,此前支撑金价上涨的核心逻辑之一——避险需求显著降温。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结束俄乌冲突。这一表态叠加全球贸易局势趋向缓和,削弱了市场避险需求,大量避险资金从贵金属市场撤出。 美元走强成为压制金价的另一重要因素。近期,美元指数连日走高,由于黄金、白银均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使得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购买贵金属的成本大幅上升,进而抑制了购买需求。前期涨幅过大引发的获利了结潮则加剧了下跌幅度,前期贵金属价格快速冲高已呈现过热迹象,技术面存在明显超买,一旦市场情绪转向,就容易引发集中抛售。 对于贵金属市场后续走势,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团队表示,尽管短期出现剧烈回调,但今年以来黄金价格超50%的涨幅,反映出市场对全球现有财政和货币秩序的不信任感,这一核心驱动因素尚未完全消退;从供需基本面看,央行持续购金、散户对黄金的配置需求,以及金矿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仍在发挥支撑作用。也有机构提醒,贵金属市场后期仍存回调风险。其中,高盛集团分析师特别提醒,白银价格下跌需警惕。其认为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及落地进程,正推动私人部门投资资金持续涌入黄金与白银市场,成为支撑两者价格的重要短期动力。但需要警惕的是,短期维度下白银的市场表现将呈现更高波动性,下行风险也会明显大于黄金。核心原因在于市场体量的悬殊差距——白银市场规模仅为黄金的约十分之一,流动性相对匮乏的特性使得资金的进出更容易对价格形成“放大效应”,无论是上涨阶段的涨幅还是回调阶段的跌幅,白银的波动幅度往往会远超黄金。 综合来看,国际贵金属市场正处于“长期支撑”与“短期回调”的博弈阶段。全球多国央行购金潮等长期逻辑为市场筑牢底部支撑,而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美元走势及短期资金流向调整则持续扰动着市场情绪。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贵金属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