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催生创新!太空采矿机器人研发:机电与矿业工程的跨界突破 |
|
|
|
| 在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内,一台造型独特的六足支撑式移动机器人正处于紧锣密鼓的测试阶段。不同于传统工业或民用机器人,这台设备肩负着更具前瞻性的使命 —— 它是专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与太空采矿场景研发的 “技术先行者”,旨在突破地外环境下资源开采的设备技术瓶颈。 对于这一研究方向,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华德正解释道,科研团队的初衷源于学科融合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双重推动。“我们是矿业工程院校,又有机电学科优势。我们希望把机械设备、机器人技术与矿业工程深度融合,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以及太空采矿工作做好前期研究与准备。” 他认为,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深空采矿领域的技术储备,也有助于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太空采矿人才。“月球上的氦-3资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潜力,若能实现有效利用,将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的研究,就是为那一天的到来打下基础。” 谈到科研之路,华德正仍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完成机器人设计的经历。“那是在研究生时期,导师给我设立了一个做胶囊机器人的课题。当时从设计、仿真分析到样机测试,每一步都让我体会到把知识变成现实的成就感。” 在他看来,科研的最大乐趣在于“攻克难题”的瞬间。“研究的魅力就在于此。当你和团队通过不断实验、验证,终于解决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时,那种满足感非常强烈。” 华德正也对年轻人寄予厚望。“机器人专业非常注重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如果学生喜欢在未知场景中通过机器人去实现设想,这个领域将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采矿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