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87亿到15亿:力勤资源利润逆袭背后 |
|
|
|
近日,宁波力勤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盈利预喜公告。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预计达12亿至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104.4%至155.5%,远超2024年同期5.87亿元的盈利水平。这一业绩跃升主要得益于旗下两大核心项目的产能释放及运营效率的全面提升。 力勤资源业绩爆发核心动力源于其战略级项目的落地。其中,湿法ONC项目(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于2025年一季度全面达产,年处理红土镍矿能力突破300万吨,产品涵盖电池级硫酸镍、钴盐等新能源材料,直接供应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头部电池企业。与此同时,火法KPS项目(镍铁火法冶炼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将镍铁品位提升至15%以上,单位能耗下降18%,成为全球成本最优的镍铁生产线之一。 两大项目合计贡献了公司中期净利润的60%以上。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力勤资源通过“湿法+火法”双技术路线布局,已形成对镍矿全价值链的覆盖,抗周期能力显著增强。 精细化运营:成本管控与技术升级并举 除产能释放外,力勤资源通过三维度优化实现利润增厚: ▶产品结构升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从2024年的35%提升至50%,其中电池级硫酸镍毛利率达45%,较传统镍铁产品高出20个百分点; ▶成本控制:通过集中采购、能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吨镍现金成本降低至8500美元,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 ▶工艺改进: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将湿法冶炼杂质去除效率提升30%,并开发“短流程熔炼”技术,缩短火法生产线周期25%。 公司技术总监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已建立全球首个镍矿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控从开采到冶炼的全流程数据,这为持续降本提供了技术底座。” 行业影响:重构全球镍资源格局 力勤资源的崛起正在改写全球镍产业竞争版图。其OBI岛项目(湿法+火法综合园区)年产能已达12万金属吨,占2025年全球新增镍产能的28%。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通过与印尼国有矿企ANTAM成立合资公司,锁定未来五年红土镍矿供应量的40%,原料安全边际大幅提高。 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力勤模式证明,中国民营企业在资源端可以通过技术迭代和运营创新,打破传统矿业巨头的垄断。”随着特斯拉4680电池、比亚迪天神电池等高镍需求产品的量产,力勤资源有望持续受益于新能源革命的浪潮。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矿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