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一季度狂揽31亿 |
|
|
|
2025年4月23日,盐湖股份(000792.SZ)发布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9亿元,同比增长14.50%;归母净利润11.45亿元,同比增长22.52%。在经历2024年行业周期下行后,公司凭借氯化钾量价双增与成本管控优势,成功实现业绩触底反弹,成为化肥与新能源材料赛道中少数逆势突围的样本。 核心业绩亮点 氯化钾贡献超八成营收 一季度氯化钾销量达89.11万吨,同比增长16.6%,销售均价同比上涨约20%至2800元/吨。受益于春耕需求旺盛及国际钾肥巨头限产提价策略,氯化钾业务营收占比达77.4%,毛利率提升至53.3%,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 碳酸锂成本优势护城河稳固 尽管锂价仍处低位(一季度均价约7.4万元/吨),公司凭借盐湖提锂技术实现单吨成本3.6万元,毛利率维持50.7%,远超矿石提锂企业。一季度碳酸锂销量8124吨,库存降至1069吨,产销平衡策略有效缓解价格波动冲击。 现金流管理能力凸显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7.9亿元,收现比提升至76.5%。资产负债率维持在13%低位,流动比率8.21、速动比率7.92,财务健康度优于行业均值。 量价齐升的底层逻辑 钾肥市场供需重构 全球钾肥库存降至五年低位,加拿大Nutrien等巨头减产推动价格反弹。国内进口依存度高达67%,盐湖股份作为产能龙头(500万吨/年),通过国家储备投放机制调节市场供应,一季度向重点粮区投放210万吨,稳定价格波动。 技术降本增效突破 氯化钾回收率提升3%-5%,单吨加工成本下降8%;碳酸锂采用“连续离子交换移动床+膜耦合”技术,锂收率提升25%,4万吨锂盐项目总投资优化率超14%。 海外战略加速落地 非洲、东南亚钾矿勘探合作推进,匈牙利基地规划对接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季度外贸销量占比提升至28%,规避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风险。 战略纵深:千亿盐湖帝国的进阶之路 大股东“三步走”战略赋能 控股股东中国盐湖集团计划2030年形成1000万吨钾肥、20万吨锂盐产能。盐湖股份作为核心载体,已启动4万吨锂盐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产出3000吨,2026年全面达产。 循环经济闭环构建 40万吨储热熔盐、500万吨工业盐项目稳步推进,察尔汗盐湖景区年接待游客破百万,非主营收入贡献超8500万元。 绿色技术革命 光伏铺设与绿电应用降低生产能耗,盐湖提锂工艺碳排放较矿石法减少70%,符合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标准,为拓展欧洲市场奠定基础。 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预期 短期价格博弈 机构预测,若氯化钾价格突破3000元/吨或锂价回升至15万元/吨,2025年净利润有望突破52亿元,对应PE将降至12倍。 估值修复空间 当前市盈率(TTM)17倍,较化肥板块均值折价30%。中信证券测算,若万古矿区资源注入落地,2026年市值存在50%上行空间。 潜在挑战 需警惕国际钾肥供给超预期释放、锂价二次探底等风险。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58%,高端镁基材料等技术突破存疑。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盐湖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