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8464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网首页矿业学堂采选知识基本常识 → 影响煤相的因素

影响煤相的因素

http: 时间:2020/11/30 11:03:59 来源:长江有色网 点击次数:398

  德国煤岩学家M.泰希米勒(1962)分析了影响煤相的主要因素﹕


  植物群落。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森林沼泽﹐易形成以凝胶化物质占优势的光亮煤﹑半亮煤﹔缺乏木本植物的芦苇沼泽﹐植物组织以纤维素﹑蛋白质为主﹐易分解破坏﹐形成富壳质组分的煤﹐乾馏时氢和焦油产率高﹔苔藓沼泽酸度高﹐并含防腐剂酚﹐泥炭中矿物质少﹐植物结构保存好﹔半水生的漂浮植物易形成暗淡煤。


  营养供应。由地下水补给的低位滋育沼泽富矿物质﹐由大气降水补给的高位贫滋育沼泽矿物质少﹐植物组织分解合成的腐殖酸不易转化成腐殖酸盐而沉淀。腐殖酸的大量积累使介质的酸度增强﹐微生物活动减弱﹐形成低灰﹑低硫﹑植物结构保存好﹑富沥青质的泥炭。


  介质条件。沼泽水的酸度直接影响细菌的生存和繁殖。中性至弱碱性(PH值为7.0~7.5)环境﹐特别是当含钙离子的水含氧时﹐细菌最活跃﹑细菌活动愈强﹐植物分解作用愈充分﹐植物结构保存愈差﹐易形成黏结性好﹑凝胶化程度高的煤。一般低位沼译介质的 PH值为4.8~6.5﹐高位沼泽为3.3~4.6﹐滨海沿岸红树林沼泽介质为中性至弱碱性﹐PH值为7.0~8.1。介质的氧化还原条件取决于沼泽中氧的供应﹐并与覆水程度和水的流通程度有关。高位沼泽炭表层暴露於大气中﹐易形成富丝质组分的贫氢煤﹔带水的低位沼泽易形成富镜质组的煤﹔当沼泽流通性好时﹐缓慢的流水带走了植物中不稳定成分的分解产物﹐在不断补充新鲜氧的过程中植物组织的稳定成分相对富集﹐易形成残殖煤。


  硫含量。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成煤沼泽水下为还原环境﹐因此硫在煤中主要以黄铁矿﹑白铁矿的形式存在﹐可形成於同生﹑成岩和後生各个阶段。同生期的硫含量多少主要与沼译介质条件有关﹐与成煤植物种类关系不大。因为植物有机组分中只有蛋白质含硫﹐一般为0.3~2.4%﹐高等植物含蛋白质少﹐仅1~7%。但海岸红树林沼泽泥炭含硫量高达5.16%﹐比落羽杉泥炭高20倍﹐主要与海岸泥炭的堆积环境有关。海水中硫酸盐的含量约为0.1%﹐硫酸盐还原菌易将海水中的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形成黄铁矿或白铁矿。硫酸盐还原菌的有利生存条件是PH值为6.5~8.0的介质条件。硫酸盐还原菌在还原硫酸盐的过程中消耗了泥炭中的有机质。微咸水的红树林泥炭含草莓状黄铁矿甚至比海相泥炭还高。这与硫酸盐还原菌或放线菌集居於红树根皮层细胞的内壁有关。泥炭层表层黄铁矿少﹐底部﹑特别是当泥炭层被海相或微咸水沉积物覆盖时﹐黄铁矿明显增多。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字:影响煤相的因素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请在下面提问
问 题:
内 容:
联 系 人:
公司名称: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地 址:
邮政编码: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