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汇流过程与汇流时间 |
|
|
|
流域上各处产生的各种成分的径流,经坡地到溪沟、河系,直到流域出口的过程,即为流域汇流过程。通常可以把流域分成坡地及河网两个基本部分,因此流域汇流也可以分为坡地汇流与河网汇流两部分。一般说,河网长度远大于坡面长度,河网中的汇流速度也远大于坡面汇流速度,因而河网汇流更为重要。坡地汇流又有地表汇流和地下汇流两个途径。因此,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文过程线,通常是由槽面降水、坡地表面径流,坡地地下径流(包括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源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见图3-9。
不同水源由于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因此,在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线的退水段上,表现出不同的终止时刻。槽面降雨形成的出流终止时刻最早(tr),坡地地面径流的出流终止时刻ts较次,坡地地下径流形成的出流终止时刻tg最迟。
同一种水源,位于流域上不同地点的水质点,由于路径及流速不同,也具有不同的汇流时间。因此在流域汇流的研究中,经常使用最大汇流时间、流域滞时及流域平均汇流时间等术语。
最大流域汇流时间是指流域中路径最长的水质点流到出口断面的时间,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式中,Lm为从流域出口断面沿河向上至流域分水线的最长距离。V为流域平均流速。
流域滞时是指流域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线的形心出现的时间与净雨过程的形心出现时间的间隔,即滞后的时间。可用下式表示:
k = v1(Q)- v1(I)
式中,v1(Q)为流域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线的形心的时间坐标;v1(I)为净雨过程线形心的时间坐标。
如果流域各处流速变化不大,则流域滞时大体相当于流域平均汇流时间,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0为流域形心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距离。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流域汇流过程|汇流时间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