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水的分类 | |
| 
 | |
|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天然水的矿化度和主要离子组成都有很大的差异。对天然水进行系统的水化学分类,不仅能反映天然水水质的形成条件和演化过程,而且为水资源评价、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水化学分类方法较多,现介绍主要分类方法如下: 
 
 
 1)按水化学成分分类。按照水中各种主要离子成分的相对含量等指标,以公式的形式来表示水的基本化学性质。例如,北京小汤山温泉水的化学分析结果如下: 
 式中,横线上下分别为阴、阳离子的摩尔百分数,按递减顺序排列,含量小于10%的不予表示;横线前面M为矿化度,最前面为气体成分和特殊成分,均以克/升计;横线后面T为水温,还可以写出pH值等指标。各类成分的含量和特征值均标在化学式的右下角。 
 利用库尔洛夫式表达天然水的基本化学性质,不仅简单明了,而且还能根据含量大于25%的主要离子成分进行水化学分类命名。小汤山温泉便属于HCO3-Na、Ca型水。 
 2)按矿化度分类。天然水的矿化度,综合反映了水被矿化的程度,主要离子的组成与矿化度大小存在着密切关系。根据矿化度大小,可将天然水分为五类,见表1-8。 
 3)按主要离子成分比例分类 
 
 
 (1)地表水分类(前苏联)阿列金提出一个简单的水化学分类系统。首先按占优势的阴离子将天然水分为三类:重碳酸盐类(C)、硫酸盐类(S)、氯化物类(Cl)。其次,对每一类天然水按占多数的阳离子分为钙质(Ca)、镁质(Mg)、钠质(Na)三组。然后,在每一组内又按各种离子摩尔的比例关系,分为四个水型: 
 Ⅰ型:[HCO3-]>[Ca2++Mg2+]。Ⅰ型水是低矿化水,系由火成岩溶滤或离子交换作用形成的。 
 Ⅱ型:[HCO3- ]<[Ca2++Mg2+]<[HCO3-+SO42-)。Ⅱ型水是低矿化和中等矿化水,多由火成岩、沉积岩的风化物与水相互作用形成。河水、湖水、地下水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Ⅲ型:[HCO3-+SO42-]<[Ca2++Mg2+]或[Cl-]>[Na+]。Ⅲ型水包括高矿化度的地下水、湖水和海水。 
 Ⅳ型:[HCO3-]=0。Ⅳ型水是酸性水,pH<4.5时,水中游离的CO2和H2CO3、CO3-的浓度为零。例如,沼泽水、硫化矿床水和煤田矿坑水。 
 按照这个标准共划出27个天然水类型见表1-9。例如,CⅡCa表示重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 
 表1-9 天然水化学分类表 
 
 
 (2)地下水化学分类 地下水化学分类方法很多,现介绍C.A.舒卡列夫的分类方法,见表1-10。这个分类法既考虑了各主要离子成分的摩尔百分数,又考虑了水的矿化度。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天然水|分类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