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3585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网首页矿业学堂安全环保环境保护 → 治理燃煤污染 保障身体健康

治理燃煤污染 保障身体健康

http: 时间:2009/3/19 16:41:26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276

  当今,工业用煤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大元凶。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迅猛发展起来,然而经济的增长带来的负效应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工业燃煤排放的有害物质,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由于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为煤烟型污染,高水平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共同作用,造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其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为300亿元人民币。


  燃煤后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这些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人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二氧化硫,会出现倦怠、乏力、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味觉障碍、感冒不易康复等症状。二氧化硫污染属低浓度、长期污染性质,对生态环境是一种慢性、叠加性的长期危害;对人体健康影响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引起或加重呼吸器官疾病。


  总悬浮颗粒物:煤燃烧后进入大气的总悬浮颗粒物包括灰粒子、微量金属、碳式化合物和烟尘等。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微粒,其中直径≤100um微粒进入呼吸道后,主要随其大小、轻重的差异而粘附或沉积在不同水平的气管粘膜上;直径在O.1-0.5um大小的微粒约有20%可长驱直入肺泡内;直径<0.1um的微粒,可自由扩散并粘附在下呼吸道的管壁粘膜上。这些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呼吸器官,久而久之,将产生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值得注意的是,煤本身含有的微量金属,如锑、锡、钡、镉、铝、铁、钙等与水溶性低浓度的有害气体S02、N02、氯等结合几乎全部被上呼吸道和肺吸收,形成支气管炎、尘肺等。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有剧毒的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为氧的300倍,削弱血红蛋白向人体各组织输送氧的能力,尤其使脑组织缺氧,神经中枢受损最大。如果在含有0.1%(体积化)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呼吸一小时,就会头痛和呕吐;含量达0.5%(体积比)时,经20-30分钟,就会使感觉、反应、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大多是有害气体,它能够通过上呼吸道长驱直人,被吸至呼吸性支气管和肺泡部位引起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水肿。而氮氧化物中的一氧化氮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一氧化碳还强,吸入过量,后果极其可怕。


  据称:在世界最贫困的地区,估计每5名儿童中有1名将不能活到第5个生日,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所引起的疾病所致。每年几乎有400万儿童死于室内空气污染(特别是有烟的煮饭燃料)和工业化导致的室外大气污染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


  我国大气污染总的来说有扩展趋势,它危害人体健康。城市人群呼吸道疾病和肺癌得病率有所上升,1994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每10万人中有94.4人;男性以恶性肿瘤死亡率为第一位,每10万人中有156.01人;城市以肺癌死亡率为最高,10万人中达35.36人。


  我国能源的综合热效率只有28%,而日本为55%,可见能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同时利用和加工煤炭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中最大的问题。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6亿吨、中国为1825万吨,占排放份额近十分之一。清洁煤技术的发展已被列为我国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方向,我国正在实施《中国清洁煤技术"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纲要》,煤炭的利用和消费方式将逐渐朝清洁有效的方向发展;同时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也相继颂布和正在实施。


  1998年8月1日起北京市已实施低硫煤标准,并在11月5日召开动员大会,强制推广使用低硫煤,但截止98年11月下旬,北京市煤炭公司只征订出了54万吨低硫煤,距市政府提出的200万吨要求甚远。推广低硫煤难,大致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煤炭市场混乱,有待规范;二是价格上的差异3三是用煤单位对环保认识不足,仍持观望态度。到1999年1月,朱镕基总理亲自批示了《防治大气污染的紧急措施》,其中就包括煤烟污染。


  就目前我国的状况,治理燃煤污染、保护人类健康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何治理燃煤污染:


  1. 政府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化。


  2. 学者参与,环境保护科学化。


  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自觉化。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字:治理|燃煤污染|保障|身体健康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请在下面提问
问 题:
内 容:
联 系 人:
公司名称: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地 址:
邮政编码: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