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轮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轮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UDC 621.313.322 GB 7064-86 General requirements on turbogenerators 国家标准局1986-12-18发布 1987-12-01实施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6000~600000kW,安装在固定地点,其冷却方式为空气、氢 气、水或两种冷却介质同时使用进行间接或直接冷却的三相汽轮发电机。 凡本标准中未规定的事项,均应符合GB755-81《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的 规定。 对具体产品若有特殊要求,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由订货方与制造厂共同商 定。 2 型式和基本参数 2.1 额定转速 对50Hz的电机1500r/min或3000r/min。 2.2 型式 2.2.1 拖动型式 本标准规定的汽轮发电机由汽轮机直接拖动。 2.2.2 通风型式 采用闭式循环的通风系统,由气体冷却器将空气或氢气冷却。 2.2.3 供水型式 绕组用水直接冷却的电机,其冷却水一般应由独立循环的水系统供给,并用 水-水冷却器将该系统的水冷却。 2.2.4 轴承型式 汽轮发电机采用座式轴承或端盖轴承。如汽轮机端的轴瓦设在汽轮机体内 时,由汽轮机制造厂供给。汽轮发电机需要具有单独的不设在汽轮机体内的轴承 时,则该轴承应由电机制造厂供给。 2.2.5 励磁型式 汽轮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一般由同轴励磁机供给,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供给。 2.3 旋转方向 汽轮发电机的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看为顺时针方向。 2.4 电机绝缘 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励磁绕组和定子铁心绝缘采用“B”级或耐热等级 更高的绝缘材料。 2.5 定子绕组、出线端数目和相序 定子绕组一般接成星形,但有特殊说明的可接成三角形。 出线端数目可为6个、9个或12个。 定子绕组按规定旋转方向相序应为(U、V、W)、(A、B、C)。 2.6 规格参数 汽轮发电机在正常条件下的额定运行数据须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2.7 空气冷却的汽轮发电机灭火水管 空气冷却的汽轮发电机内部,在定子绕组端部附近,必须装置灭火水管,水 路的端头必须引出机座外。 
 表1 配凝汽式汽轮机的汽轮发电机 
 表2 配抽汽式汽轮机的汽轮发电机 3 技术要求 3.1 使用条件 3.1.1 海拔不超过1000m。 3.1.2 冷却气体(空气或氢气)温度必须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3.1.3 氢气冷却时机壳内的氢压可以选用98000,196000,294000,392000, 490000和539000Pa(表压)。 3.1.4 氢冷电机的氢气纯度不低于95%时,应能在额定条件下发出额定功率,但计 算和测定效率时的氢气纯度应为98%。 3.1.5 绕组用水直接冷却时的冷却水温度和水质要求。 3.1.5.1 冷却水的温度为20~45℃,功率为200000kW及以上的发电机,冷却水 的温度波动范围不应超过10K。一般应对进水温度进行自动调节。 3.1.5.2 冷却水水质透明纯净,无机械混杂物,其电导率在水温20℃时按汽轮发 电机的功率规定为: a.100000kW以下不大于5.0μS/cm; b.100000kW及以上不大于2.0μS/cm。 大容量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独立循环的水系统时,其冷却水的电导率为 0.5~1.5μS/cm。 3.1.5.3 冷却水的pH值为6.5~8.0。 3.1.5.4 冷却水的硬度按汽轮发电机的功率规定为: a.200000kW以下小于10微克当量/L; b.200000kW及以上小于2微克当量/L。 3.1.5.5 冷却水允许有微量的氨(NH3)。 3.1.6 汽轮发电机安装在厂房内,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3.2 测温计位置及数量 3.2.1 为了测量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和铁心的温度,空气或氢气冷却的汽轮发电机 定子铁心埋置检温计为:12000kW及其以下,要6个;12000kW以上,要12 个。定子绕组采用水直接冷却的汽轮发电机在每根绝缘引水管出口端安装测水温 的检温计各一个,在槽内上、下层线圈间埋置的检温计不少于6个。200000kW 及以上的每槽上、下层线圈间埋置检温计各一个。 3.2.2 测量冷却气体(空气或氢气)或冷却水的温度,应装置下列数目的温度计: a.在每个端盖(或端罩)和定子机座上温度最高点处均不少于一个温度计: b.定子水路和转子水路的进、出水处各装一个温度计; c.在气体冷却器进、出风处各装一个电阻温度计。 3.2.3 汽轮发电机各轴承上,均应装置测量油温的温度计,并在出油管上设有视察 窗。在各轴瓦上还必须具备安装遥测温度和极限信号设施的可能性。 3.3 电机各部分温升和温度的限值 3.3.1 表4和表5分别规定了(空气冷却、氢气间接冷却及氢气和水直接冷却的)汽 轮发电机在按表1和表2所示的数据及3.1条所规定的使用条件下额定运行时, 其各部分的温升或温度限值(B级绝缘)。如采用F级绝缘,其允许温升按GB 755-81执行。 表4 空气冷却或氢气间接冷却电机温升限值 
 表5 氢气和水直接冷却电机及其冷却介质的温度限值 ℃ 
 * 应注意用埋置检温计法测得的温度并不能表示定子绕组最热点的温度。但是如 冷却水和氢气的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规定的85℃和110℃,则能保证绕组最热点 的温度不会超过规定限值。 * 规定定子绕组温度限值是为了防止由于铁心热量传至绕组时使绝缘过热可能造 成的危险,埋置检温计法测得的温度还可用来监视定子绕组冷却系统的运行。在 定子绝缘引水管出口端未装设测水温的检温计时,则定子线圈上下层间的埋置检 温计允许温度不超过90℃,以监视定子绕组冷却系统的运行。 * 绕组采用气体直接冷却的转子,通风是以转子全长上径向出风区的数目分级 的。端部绕组的冷却气流特殊出口也应计算在每端一个出风区中,两个反方向的 轴向冷却气流的共同出口作为两个出风区计算。 3.3.2 氢冷电机在空气冷却状态下的运行。 3.3.2.1 氢气间接冷却的汽轮发电机,当用空气冷却连续运行时,其功率的大小, 以其定转子温升不超过表4的规定为限。 3.3.2.2 氢气直接冷却的汽轮发电机不允许用空气冷却长时间运行。 如用空气冷却作短时运行时,其极限功率应由制造厂规定。 3.3.3 轴承的出油温度和轴瓦温度限值 100000kW及以下的汽轮发电机,在按表1和表2所示的数据及3.1条所规定 的条件下额定运行时,其轴承出油温度应不超过65℃,轴瓦温度应不超过80 ℃。 100000kW以上的汽轮发电机,其轴承出油温度和轴瓦温度限值在具体的产品 技术条件中规定。 3.4 短路比和电抗 3.4.1 额定功率200000kW及以下的汽轮发电机短路比不低于0.45。 3.4.2 额定功率200000kW以上的汽轮发电机短路比不低于0.40。 3.4.3 通常瞬变电抗()与超瞬变电抗()之值要取得订货方的同意,不 得小于0.1(标么值)。 3.4.4 如无特殊说明,短路比及的容差为±15%。 3.5 电压和频率范围 3.5.1 电机在额定功率因数,电压变化范围为±5%和频率变化范围为±2%(如图 中阴影面积所示)时,应能连续输出额定功率。 图 8-1 
 注:①电压升高同时频率降低的运行工况是不大可能出现的,因此图中所示 的工况是限制电机和变压器的超磁通量不超过容许值的5%。 ②当偏离额定频率运行时,频率对发电机以外的影响就会变得重要,如 汽轮机叶片的振动,辅助传动的工作能力等必须予以考虑。 表4和表5规定的温升和温度限值仅适用于额定工况。当电机的运行点偏离 额定电压和频率时,电机的温升或温度将会逐渐超过规定值。对于连续运行在阴 影边界的电机,其温升约提高10K。 电机在额定功率因数、电压变化范围为±5%和频率变化范围为-5%~ +3%(如图中虚实边界线之间的面积所示)输出额定功率时,温升将进一步增加。因 此,为了不使电机的寿命由于温度的影响而缩短,应对输出功率、运行时间和发 生的次数加以限制。 3.5.2 对于6300V、6000kW和12000kW的汽轮发电机,当电压提高到额定值的 110%时,应能连续运行,但此时定子电流应以励磁电流不超过其额定值为限。 3.6 振动值 3.6.1 汽轮发电机及励磁机在额定转速下单独运转时,轴承座在三个坐标方向的允 许振动值(双倍振幅)不大于表6的规定: 表6 mm 振动可同时在轴承座和轴颈上测量,记下两者比例关系。以测得的轴承座上 的三个方向的振动值,作为考核依据,长期振动监测可直接测轴颈。 3.6.2 定子绕组端部的自振频率应避开基频和倍频。 3.7 临界转速 汽轮发电机的临界转速应在3.5条中规定的频率范围及相应的转速范围之 外,并有足够的裕度。 3.8 超速 汽轮发电机转子应进行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20%的超速试验。历时2min。 3.9 氢冷电机机座和端盖水压试验 氢气冷却汽轮发电机的机座和端盖应能承受压力为784000Pa(表压)、历时 15min的水压试验,以保证运行时内部氢爆而不危及人身安全。 3.10 定子绕组三相直流电阻允许偏差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在冷态下,任何两相直流电阻之差,在排除由于引线长 度不同引起的误差后,应不超过其最小值的2%。 3.11 气体冷却器 3.11.1 汽轮发电机的气体冷却器,在进水温度不超过33℃时,应能保证冷却后的 气体温度符合表3的规定。 3.11.2 空气冷却器应按工作水压不低于166600Pa,氢气冷却器的工作水压不低于 343000Pa进行设计,试验水压不低于工作水压的2倍。 若供给冷却器的循环水由与水流连接的阀门或减压装置控制,而水源的压力 又高于冷却器的工作压力,冷却器应按较高压力设计,除非另有协议,试验应在 1.5倍较高压力下进行,较高压力值由订货方规定。 对于氢冷电机的冷却器,还应注意在某些运行工况下,例如维修或清洗冷却 器时,冷却器可能单边承受压力,因此应按压差784 000Pa(表压)设计。 3.11.3 气体冷却器的设计,应能使一个冷却器因清洗而停止使用时,至少能担当 电机三分之二的额定负载连续运行,电机不超过允许温升。在这种条件下,冷却 气体的温度可高于表3的规定。 3.12 绝缘电阻 3.12.1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在干燥后接近工作温度时,用2500伏兆欧表测量其对 地及相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按下式所求得的数值: 
 式中 R--绝缘电阻值,MΩ; U--电机绕组的额定电压,V; P--电机额定功率,kVA。 3.12.2 空气或氢气冷却的汽轮发电机励磁绕组的绝缘电阻以及用水直接冷却的励 磁绕组在未装绝缘引水管前的绝缘电阻,在冷态(20℃)励磁电压500V以下用500 伏兆欧表测量;励磁电压500V以上的用1000伏兆欧表测量均应不小于1MΩ。 用水直接冷却的励磁绕组,在绝缘引水管安装后,其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kΩ。 3.12.3 汽轮发电机定子埋置检温计的绝缘电阻值,在冷态下用250伏兆欧表测量 时,应不低于1MΩ。 3.12.4 汽轮发电机励磁机端的轴承(包括励磁机轴承)与底板和油管间、油密封与油 管间、进水支座与底板间必须绝缘。当用1000伏兆欧表测量时,其绝缘电阻值不 低于1MΩ。 3.13 防止有害的轴电流和轴电压 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有害的轴电流和轴电压,并使转子良好接地。 3.14 电压波形的不规则性 3.14.1 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接成正常工作接法时,在空载及额定电压下,其线电压 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应不超过5%。 3.14.2 电话谐波因数(THF) 汽轮发电机在空载额定电压和额定转速时,其线电压的电话谐波因数应不超 过1.5%。 3.15 耐电压试验 3.15.1 总装后的定子和励磁绕组及励磁绕组主回路内的电气组件应能承受表7所 示的交流工频耐电压试验,历时1min。 表 7 
 注:与励磁绕组直接相连的灭磁开关和转子放电器应承受与励磁绕组相同的 耐电压试验。 3.15.2 定子绕组出线端的绝缘子应单独在空气中进行工频干法介电强度试验,试 验电压不低于电机定子绕组试验电压的1.5倍,历时1min。 注:当出线端用水冷却时,冷却介质的连接部分不需作此项试验。 3.16 水冷定子绕组和励磁绕组的水压试验 用水直接冷却的定子绕组和励磁绕组的内水系统应能承受下述水压试验,历 时8h不得漏水和渗水。 定子绕组的内水系统出厂试验水压为980000Pa(表压),安装后交接试验水压 为735000Pa(表压)。 励磁绕组的内水系统应按1.2倍额定转速(转/分)旋转,绝缘引水管所承受的离 心水压进行安装交接试验,出厂试验水压较之高980000Pa(表压)。制造厂应提供 进行试验的水压数据。 3.17 出力图 制造厂应提供表示发电机运行限额的出力图。附录D给出了典型出力图。 3.18 非正常运行状态的要求 3.18.1 不平衡电流。 当汽轮发电机三相负载不对称时,每相电流均不超过额定电流(IN),且负序 电流分量(I2)与额定电流之比(I2/IN)符合表7时,应能连续运行。发生不对称 故障时,故障运行最大的(I2/IN)2和时间t秒的乘积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 8 
 3.18.2 定子绕组过电流和励磁绕组过电压。 3.18.2.1 发电机定子绕组承受表9和表10规定的短时过电流运行,应不发生有害 变形及接头开焊等情况。 表9 直 接 冷 却 
 表10 间 接 冷 却 
 注:在上述条件下运行,定子温度一般将超过额定负载时的数值。因此,电 机的结构设计应能承受上述运行条件,但每年不超过2次。 3.18.2.2 内冷发电机励磁绕组应具有表11规定的短时过电压的能力: 表11 
 注:在上述条件下运行,励磁绕组的温度一般将超过额定负载时的数值,因 此,电机的结构设计应能承受上述运行条件,但每年不超过2次。 3.18.3 突然短路。 汽轮发电机各部分结构强度在设计时应考虑能承受发电机出口端电压为105% 的额定电压满载三相突然短路故障。 功率200000kW及以上的汽轮发电机应安装封闭母线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 止出口端突然短路。 制造厂内一般不进行全电压突然短路试验。若要试验,对与电网直接连接的 发电机在空载额定电压下进行,通过变压器连接电网的发电机,突然短路试验应 降低电压进行,其值由订货方与制造厂商定。突然短路后定子绕组无有害变形, 并通过表6规定值75%的耐电压试验即为合格。运行中如突然短路发生在电机出 线端附近(低压侧),必须对发电机作彻底检查以防止由于定子绕组和其他结构件松 动引起的进一步损坏。 3.18.4 水冷电机的允许断水运行方式应在具体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中给出。 3.18.5 各类发电机允许的进相运行范围和允许的失磁异步运行的具体数值可在产 品说明书中规定。 3.19 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短时升高电压试验是在空载条件下,在额定励磁电流时产生的定子电压下进 行瞬时试验。 3.20 基础上的转矩 制造厂应给出在最严重情况下传给基础的最大转矩。 3.21 励磁系统与励磁机 励磁系统应保证汽轮发电机在本标准规定的各种工作方式下所需的励磁。 3.21.1 励磁系统最低稳定电压。 励磁系统最低稳定电压必须低于当发电机空载、电压为额定值的80%时的集 电环电压,此时发电机的励磁绕组电阻值应按15℃计算。 3.21.2 励磁系统顶值电压及励磁系统电压反应比在励磁系统基本技术条件中规定。 3.21.3 对励磁机的要求。 汽轮发电机的励磁机应具有单独的通风系统。 直流励磁机应能承受2倍额定励磁电流,历时1min。 3.22 保证期 在用户按照制造厂的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正确地使用与存放的 情况下,制造厂应保证发电机在使用的一年内,但自制造厂起运的日期不超过二 年的时间内能良好的运行,如在此规定的时间内,电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 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修理(或更换)零件(或电机)。 3.23 成套供应范围 汽轮发电机的成套供应范围如下: a.发电机本体; b.励磁机(如交流励磁机还应带整流装置)或自励系统的整流变压器和整流装 置; c.直流励磁机到集电环的电缆; d.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e.自动灭磁和转子保护装置; f.直流励磁机的磁场变阻器和强行励磁装置; g.气体冷却器; h.氢冷电机应提供氢气控制设备和密封油控制设备; i.水冷电机应提供水冷控制设备; j.拆装时所需的特殊工具及其图纸(对每个电站同型机只在第一台发货时供给 一套); k.汽轮发电机及励磁机的备品(见附录A); l.汽轮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安装图纸及技术文件(见附录B); m.如订货方所需成套范围超出上述规定,由订货方和制造厂另行商定,并适 当增加售价。 4 试验检查项目和验收规则 本标准中试验项目所涉及的试验方法按GB 1029-80《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的规定。 4.1 汽轮发电机的型式试验和检查项目 4.1.1 汽轮发电机在制造厂内进行型式试验和检查项目如下: a.*为检查试验项目。绕组、埋置检温计、轴承的对地绝缘和绕组相互间的绝 缘电阻测定; b. *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c.空载特性的测定; d.稳态短路特性的测定; e.温升试验(在安装地点进行); f.效率的测定; g.短时过电流试验(直接冷却的电机在安装地点进行); h.突然短路机械强度试验(参见3.18.3); i.额定励磁电流和电压调整率的测定(在安装地点进行); j.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和电话谐波因数的测定; k.绕组电抗和时间常数的测定; l.*转子动平衡和超速试验; m.*耐电压试验; n.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o.无励磁时的一般机械检查,并测定轴承油温和振动; p.*定子铁心的损耗发热试验; q.励磁机的型式试验按GB755-81的规定进行(直流励磁机按直流电机的型 式试验项目,交流励磁机按同步发电机的型式试验项目); r.*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方法和标准按各厂规定); s.*不同转速下励磁绕组交流阻抗的测定; t.*氢内冷转子通风孔检查试验; u.噪声的测定; v.*定子绕组接头采用锡焊结构的发电机必须经150%额定电流、历时2min的 发热试验。 4.1.2 对氢冷汽轮发电机必须增加下列型式试验和检查项目: a.*油密封绝缘电阻测定; b.*进行气密试验,检查密封情况。 4.2 汽轮发电机安装后的交接试验和检查项目 4.2.1 汽轮发电机在安装后,由订货方、制造厂与安装单位进行交接试验,具体项 目如下: a.绕组埋置检温计、轴承的对地绝缘电阻和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的测定; b.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c.空载特性和稳态短路特性的测定; d.温升试验; e.耐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为表6规定值的75%; f.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g.发电机冷却系统的试验; h.测量轴两端间的电压和轴对地电位; i.机械检查,测定轴承油温和轴承振动等; j.定子绕组直流耐压; k.在不同转速下励磁绕组交流阻抗的测定。 4.2.2 对氢冷汽轮发电机必须增加下列试验和检查项目: a.油密封的绝缘电阻测定; b.检查油和氢气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 c.确定漏氢量,在额定氢压下每昼夜整个机组转动时的漏氢量,不超过发电机 氢气量的5%; d.氢内冷转子通风孔检查试验。 4.2.3 对水冷汽轮发电机必须增加下列试验和检查项目: a.定子总进、出水管的绝缘电阻的测定; b.转子进、出水支座的绝缘电阻的测定; c.定子绕组和励磁绕组耐水压试验和流量检查; d.检查绕组冷却水系统的工作情况。 4.3 励磁机的交接试验项目 4.3.1 对直流励磁机的交接试验项目: a.绕组对机壳及相互间绝缘电阻的测定; b.绕组在实际冷却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c.空载特性的测定; d.换向检查; e.温升试验; f.耐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值的80%,历时1min; g.在转速为额定值的105%时测量顶值电压,并在此时进行短时升高电压试 验; h.振动的测定; i.空气隙的测定。 4.3.2 对交流励磁机的交接试验项目: a.绕组对机壳及相互间绝缘电阻的测定; b.绕组在实际冷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c.空载特性和稳态短路特性的测定; d.温升试验; e.耐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值的80%,历时1min; f.测量顶值电压并在此时进行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g.振动的测定; h.空气隙的测定。 4.4 产品合格证 制造厂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在电机出厂时作出厂检查结论,填入产品合格证, 产品合格证与电机一起装箱。 5 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5.1 汽轮发电机的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电机名称; b.制造厂名; c.产品标准编号; d.电机型号; e.制造厂出品编号; f.接线法; g.出品年月; h.额定频率(Hz); i.额定功率(kVA/kW); j.额定定子电压(V); k.额定定子电流(A); l.额定功率因数(cos); m.额定励磁电流(A)(试验值); n.额定转速(r/min); o.绝缘等级。 对氢冷电机,需有发电机所用氢气的额定工作压力及最高允许工作压力(Pa)。 对水冷汽轮发电机,需有发电机定、转子绕组进水压力(Pa)及额定流量(m3/h) 5.2 励磁机的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电机名称; b.制造厂名; c.产品标准编号; d.电机型号; e.制造厂出品编号; f.出品年月; g.励磁方式; h.额定功率,直流励磁机标(kW),交流励磁机标(kVA)及额定功率因数 (cos); i.额定电压(V); j.额定电流(A); k.额定转速(r/min)。 5.3 汽轮发电机冷却器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 b.制造厂名; c.冷却器型号; d.制造厂出品编号; e.出品年月; f.额定功率(kW); g.冷却水额定温度(℃); h.水压降(毫米水柱); i.耗水量(m3/h); j.最大工作压力(Pa); k.风量(m3/s); l.风压降(毫米水柱); m.氢冷汽轮发电机氢气的最高工作压力(Pa)。 5.4 出品编号 汽轮发电机的出品编号应打印在联轴器端的转子端面上。 5.5 装箱运输 汽轮发电机从制造厂运出时应妥善包装,固定良好,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 生滑移和碰坏,其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记: a.产品名称和型号; b.毛重或净重(kg); c.制造厂名称、地址: d.收货单位和到站; e.注意事项(如加注“小心轻放”、“不可倒置”、“防止潮湿”、“防止碰 磕”等)。 5.6 防锈、防冻和保管温度 发电机转子表面应涂防锈油或漆以防止生锈。水冷汽轮发电机应对定、转子 所有的内部水系统采取防冻措施,其进、出水口应妥善封盖。发电机最低保管温 度为5℃。 附 录 A 汽轮发电机和励磁机备品 (补充件) A.1 定子条形线圈上层6根、下层2根或迭绕线圈3个,直流励磁机电枢线圈3 个,交流励磁机定子线圈上层4个、下层2个(每个电站同型号装机数在3台或不 足3台时,供给线圈备用一套,超过3台时,按每3台或不足3台增加备品线圈 一套)。 A.2 每台发电机刷盒2只,电刷:空冷电机2套,氢冷或水冷电机1/2台份。 A.3 发电机轴瓦一套。 A.4 励磁机刷盒4只,电刷:空冷电机2套,氢冷和水冷电机1/2台份。 A.5 励磁机轴瓦一套。 A.6 直流励磁机电枢每电站同型号供应一个。 A.7 安装用材料。 A.8 对氢冷汽轮发电机除供应A.1~A.7各项备品外,尚包括下列备品: a.气体冷却器一个; b.密封瓦一台份; c.出线套管装配1/3台份; d.密封用零件一套。 A.9 对水冷汽轮发电机除供应A.1~A.7各项备品外,尚包括下列备品: a.定子绝缘引水管20套; b.转子绝缘引水管10套(装配式水接头供4套,管子10根); c.定子水接头处测温元件20只; d.浆式风扇每端供2只风叶。 注:氢气控制系统,水控制系统及励磁系统内的备品另订。 附 录 B 汽轮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安装图纸及技术文件 (补充件) B.1 产品合格证应包括下列测量和试验检查记录(2份): a.用直流电测定的定子绕组和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 b.绕组对地及相互间的绝缘电阻; c.耐电压试验; d.*在制造厂内不进行总装试验的发电机可填写该型发电机型式试验值供参 考。空载特性; e.* 稳态短路特性; f. *在制造厂内不进行总装试验的发电机可填写该型发电机型式试验值供参 考。损耗和效率; g.转子的超速试验; h.埋置检温计的特性; i.冷却器的水压试验; j.定子铁心的损耗发热试验; k.氢冷汽轮发电机机座和端盖的水压试验和漏气试验; l.用水直接冷却的定子绕组和励磁绕组的内水系统水压试验和流量试验; m.直流耐压试验; n.不同转速下励磁绕组的交流阻抗; o.氢内冷转子通风孔检查试验。 B.2 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B.3 产品装箱明细表。 B.4 产品图纸每台各供应2份,但每一个电站同一规格机组第一台供应3份,每 份应包括下列图纸: a.汽轮发电机安装图; b.汽轮发电机总装图; c.定子绕组装配图; d.定子绕组接线图; e.定子线圈图; f.转子装配图; g.励磁绕组装配图; h.转子引线及集电环装配图; i.轴瓦加工图; j.轴瓦绝缘零件图; k.定子测温装置布置图或发电机整机测温装置布置图; l.气体冷却器装配图; m.励磁机装配图; n.励磁机电枢图或定子装配图; o.励磁机电枢线圈或定子线圈图; p.励磁机主极线圈或转子线圈图; q.励磁机转子装配图; r.励磁机轴瓦加工图; s.励磁机轴瓦绝缘零件加工图; t.交流励磁机定子测温装置布置图; u.交流励磁机转子线圈装配图; v.励磁系统原理图; w.励磁调节器总装配图。 B.5 对氢冷汽轮发电机除供应B.4规定的图纸外,并供给下列图纸: a.油密封装配图; b.油密封瓦加工图; c.密封零件图; d.定子绕组出线装配图; e.转子引线及轴端密封图; f.油、气系统图; g.氢气控制回路的电路图。 B.6 对水冷汽轮发电机除供应B.4规定的各种图纸外,尚需供给下列图纸: a.定子绝缘引水管装配图; b.转子绝缘引水管装配图; c.转子进水装配图; d.转子出水装配图。 注:氢、油控制系统,水控制系统及励磁系统文件图纸另订。 附 录 C 用氢气作为冷却介质的汽轮发电机安装和运行的附加规则 (补充件) C.1 如励磁机和集电环装有外罩,外罩内可能漏入氢气,必需要有良好的通风。 C.2 氢、油系统元件必须经过784 000Pa(表压)的水压试验。 C.3 测量氢气仪表和控制装置在运行中可能存留可燃性混合气体,内部电路应有 安全防火措施。 C.4 测定机内氢气纯度至少应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互相校核。 C.5 发电机氢控架只允许放置6~8个氢气瓶。 C.6 储气罐必需装在离电机机房一定距离的室外,高压管路进入设备之前应装有 自动停止阀门,以保护管道可能破坏或渗漏。 C.7 密封瓦油系统正常运行时,应有备用油源以保证供油可靠。 C.8 应预防在轴承油系统中可燃性的空气和氢气混合体的聚积,应在适当位置安 装连续运行的排气装置。 C.9 不能用氢气直接置换空气,反之亦然,在两种情况下,发电机都必需用惰性 气体进行置换,使纯度至少达90%。压缩空气只用于排出发电机内的惰性气体, 用完要立即拆除其联接接头。 C.10 当发电机为户内供氢时,运行中同时只能有一个或二个氢气瓶。 C.11 发电机的氢气密封系统应经常进行监视。如漏氢量增加很快,必须立即采取 措施减少漏氢。如在24h内漏氢量超过正常运行值的1.5倍,就应采取措施减少 漏氢量,不得迟缓。一旦证明没有可能,无论氢压和负荷情况如何,必须考虑停 机和排除氢气。 附 录 D 典 型 出 力 图 (补充件) 
 典型出力图 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哈尔滨大电研究所、水电部电科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文铎、沈梁伟、赵杰、毛国光。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汽轮|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