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
装配工艺导则
SD 243-87
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在定子为开口和半开口槽形的交流电动机上的模压磁性槽 楔(以下简称磁楔)。
1 技术要求
1.1 装配前的检查
1.1.1 装配前,应检查磁楔的规格、型号是否与所选用的相符合;并测量磁楔的几 何尺寸与槽口的装配工艺裕度不应大于0.15mm。
1.1.2 每根磁楔均应进行试装。
试装时用手将磁楔逐根推入槽内,检查磁楔与槽口的配合程度。如配合过 松,则该根磁楔不能采用;如配合过紧,可用附录A中图A1的工具对磁楔进行 修刮。
1.2 装配位置和要求
1.2.1 磁楔装配应与交流电动机定子槽口相平齐,两端出槽口后比铁芯长0~ 10mm,并应齐整。
1.2.2 磁楔与交流电动机定子槽壁间的工艺间隙应填充粘合剂(粘合剂的配制见2)。
1.3 装配方法
1.3.1 用压缩空气吹净槽内灰尘,用甲苯擦净槽口。
1.3.2 每根磁楔下部应分别垫以适当厚度的垫条,并在磁楔及槽壁配合面下涂刷粘 合剂,每涂一槽,就打入一槽。每打完一槽,应立即用仪表、用小榔头敲打磁楔 的上表面,听声音判断磁楔下部是否垫实,如有发空者,应重新装配。
1.3.3 将定子铁芯下部约120°的磁楔装配完毕后,翻转定子铁芯120°,按 1.3.2款的方法继续装配,整台电动机全部磁楔装配应分三次完成。每完成一次装 配,均应在定子铁芯内表面完成部分均匀涂刷粘合剂,使粘合剂流入配合间隙 中,隔20分钟左右,用刷子将铁芯内表面的余胶刷均匀,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1.3.4 当整台电动机中粘合剂全部固化后,方可进行组装。
1.3.5 组装完毕,应按《电动机检修规程》进行绝缘试验。
2 粘合剂的配制
2.1 配制粘合剂的重量比可参考表1。
表 1 配制粘合剂的重量比

2.2 配制粘合剂时,根据环境温度可适当增减稀释剂,并现用现配,防止固化失 效。
3 装配注意事项
3.1 装配时,应注意磁楔上下面的正确使用。
3.2 涂刷粘合剂时,如固溶剂挥发而粘度过大,可随时掺入适量溶剂稀释。
3.3 打入磁楔时,应垫以硬木棒等垫块作为传力工具,并用附录中图A3介绍的磁 楔导向装置进行装配,防止磁楔出现内伤。
3.4 整个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3.5 丙酮和甲苯系毒性易燃物,须妥善保管,工作环境空间应通风良好并禁止明 火,操作者必须带口罩和手套。
附 录 A
磁楔装配专用工具
(参 考 件)
为保证磁楔的装配工艺质量,推荐几种专用工具的示意图,供参考。专用工 具均可自制。
A1 当磁楔的宽度大于槽宽装配困难时,可用图A1所示的工具进行修正。
A2 当定了线棒在槽内悬空,即上、下线棒之间、线棒与槽底之间有空隙时,可用 图A2所示的线棒压板将线棒向槽底方向压紧。
图A1 磁楔修整刀具

图A2 线棒压板

A3 当磁楔打入槽内约四分之一后,为防止磁楔歪斜断裂,可采用图A3所示的磁 楔导向装置,扶正敲打。
A4 当磁楔全部进入槽内以后,再换用图A4所示的打楔板,将磁楔打至规定位 置。


图A4 打楔板
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1.本标准由水电部科技司归口。
2.本标准由水电部武汉高压研究所负责起草。
3.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兆银、李银贵。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
装配工艺导则编制说明
1 概述
交流电动机模压磁性槽楔的装配工艺直接影响着电动机的节能和安全运行。 多年来,水电部各火力发电厂及机械、冶金、煤炭、化工等行业为此作了大量的 试验研究,总结出一批好的经验。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装配工艺 标准,致使部分电厂不能使用或不会使用模压磁性槽楔,由此而出现了模压磁性 槽楔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个别电厂,当模压磁性槽楔脱落现象产生以 后,束手无策而被迫改用非磁性槽楔。这些现象虽然属个别,但影响很大,降低 了一些单位使用这一节能产品的积极性,也使个别领导部门对此项目产生了顾虑, 不敢再下决心推广应用模应磁性槽楔。为了认真总结经验,保证电厂推广应用模 压磁性槽楔后的安全运行,为了在我部系统内健康稳定地推广应用模压磁性槽楔 节能,制订我部系统统一的装配工艺要领的工作迫在眉睫。现将多年来我们在实 践过程中的一部分经验加之收集到的兄弟部门的一些先进经验(于1987年5月完成 征求意见)整理成《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装配工艺导则》(送审稿),提请 本次会议审查。
2 编制原则
2.1 本标准作为检修交流电动机时更换模压磁性槽楔的装配工艺导则,对于电机 制造行业批量生产交流电动机装配模压磁性槽楔可供参考。
2.2 本标准由水电部汽轮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3 主要条款的说明
3.1装配位置和工艺间隙的说明
掌握好技术要求对于交流电动机使用模压磁性槽楔以后,确保安全运行并达 到最佳节能效果极其重要。
模压磁性槽楔应装配与交流电动机定子槽口相平齐,这一要求主要考虑的是 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实践证明,模压磁性槽楔与转子表面的距离越近,节能的幅 度就越高。但是受工艺的影响,即要求模压磁性槽楔不能凸出定子铁芯内表面, 又要求不能凹进定子槽口,为此作出应与定子槽口相平齐的规定。对于大型高压 异步电动机来说,因其气隙一般都较大,为了使节能效果更好,可以凸出定子铁 芯内表面0.5~1.0mm,这一点不作为标准条文,由各电厂自己掌握。
模压磁性槽楔与槽壁间的工艺间隙不应大于0.15mm,这是一个经验数字,实 际保证值在0.10~0.15mm为宜,切记配合不可过紧或过松。过去有个别电厂在装 配模压磁性槽楔时不注意这个问题,依赖于紧配合的工艺来装配模压磁性槽楔, 这样由于配合过紧,增加了装配的难度,当用力打入时就会造成模压磁性槽楔的 内伤出现,经不起长期运行,这种有内伤的模压磁性槽楔就会脱落掉出,这种工 艺方法应坚决杜绝。
槽楔两端出槽口后每端比铁芯长0~10mm,并应齐整,交流电动机使用模压 磁性槽楔以后,在槽部漏磁增加的同时,端部漏磁亦有所增加,故规定模压磁性 槽楔伸出端部部分不宜过长,用于限制端部漏磁的增加。两端的伸出部分如参差 不齐,会出现轴向电压,在模压磁性槽楔上产生涡流,影响安全运行及节能,因 此必须作到两端伸出部分齐整一致。
模压磁性槽楔与交流电动机定子槽壁间的工艺间隙应填充粘合剂,依据标准 中1.1.1款的要求,该工艺间隙应不大于015mm,这一工艺间隙必须用粘合剂填 充,以使模压磁性槽楔与定子槽壁较牢固地沾合起来。以前有些单位耽心涂刷粘 合剂后不易维修,从而省掉这一工序,在运行中受电腐蚀的影响,模压磁性槽楔 会逐渐松动,最后脱落,轻者摩擦转子,严重时可因定子线棒绝缘受损失而烧坏 电机,引起事故。本标准将此项作为标准条文列出,以期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确 保装配工艺的正规化和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3.2 装配模压磁性槽楔和涂刷粘合剂的说明
3.21 在装配模压磁性槽楔时,其下部也就是槽绝缘的上部必须垫以适当厚度的环 氧玻璃布板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模压磁性槽楔尽可能达到与电动机定子槽口相 平齐,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槽部绝缘,以利于安全运行和以后的维修工作。
3.2.2涂刷粘合剂,应涂刷一槽,就打入一槽模压磁性槽楔,防止粘合剂干燥而固 化。
3.2.3粘合剂的固化,有条件时最好进烘房烘烤。
3.3 粘合剂的配制的说明
由于粘合剂的配制受气候、地点的变化使配比改变。最好在室温20℃左右的 情况下配制粘合剂的配比。当装配模压磁性槽楔时的季节、地点等因素不同时, 各地可因地制宜,按照本标准中的重量比,参照本地情况确定适当配比进行配 制。
4 注意事项的说明
4.1模压磁性槽楔正反两面的正确使用关系到装配质量优劣,各电厂在装配时应逐 件核实,避免正反面混淆。
4.2电动机装配模压磁性槽楔前的清理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有条件时应用铜丝刷逐 槽刷除积灰。
4.3各电厂应创造条件,对装配模压磁性槽楔前后的电动机进行电气试验,主要进 行空载试验,记录归档。
4.4装配模压磁性槽楔应有专用工具,建议采用河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编写的工艺 方法中所推荐的专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