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21.314.21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621.318.43
:534.6
Determination of transformer and reactor sound levels GB 7328-87
国家标准局1987-03-02批准 1987-10-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测定变压器、电抗器及与其相连接的冷却装置声级的方法,以证 明上述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声级,并由此测定它们在运行中所发出噪声的特征。
当在安装现场测量时,由于临近其它物体和受外界噪声的影响等原因,使测 量条件相差悬殊,仍可遵循本标准提出的一般原则进行测量。
如果工厂有足够的电源供给电抗器全电压励磁,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 可以采用与变压器相同的方法测量电抗器的声级,也可在条件适合的现场进行测 量。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适用于GB1094.1~1094.5-85《电力变压器》、GB 6450-86《干式电力变压器》和JB629-65《限流电抗器》所包括的全部电力 变压器和电抗器,对其尺寸和电压等级不作任何限制。测量时应装上有可能影响 测量结果的辅助设备。
虽然本标准仅提及变压器,但由于电抗器所吸取的电流取决于所施加的电压 即电抗器不能在空载状态进行测试,因此,它对电抗器亦同样适用。
本标准提出了计算声功率级的基本方法。
本标准的测量方法及附录A(补充件)中测量环境条件的鉴定方法系根据GB 3768-83《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 简易法》制订的。
按照本标准进行测量时,将能使标准偏差不大于3dB。
2 定义
下述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声压级
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以分贝计。
注:在本标准中,使用A计权声压级,即=A计权声压级,基准声压 为20μPa。
2.2 A计权表面声压级
指第6章中所规定的在测量表面上以分贝计的平均A计权声压级。
2.3 声功率级
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贝计。
注:在本标准中,LW使用A计权声功率级,即LWA=A计权声功率级。基准 声功率为1pW(10-12W)。
2.4 基准发射面
围绕着变压器或冷却装置的假想表面,并认为声音从该表面发出。
注:5.2条提出了确定某一特定设备基准发射面的方法。
2.5 规定轮廓线
距基准发射面为某一限定距离的水平线,沿其上布置各测量点。
注:5.2条提出了确定某一特定设备规定轮廓线的方法。
2.6 测量表面
包络声源,面积为S平方米的假想表面,测点均布置于此表面上。
注:6.2条提出了确定这一表面的方法。
2.7 测量距离
基准发射面和测量表面间的距离。
2.8 背景噪声级
按5.1条的条件,当被试品不发声时在每个测点上的A计权声压级。
3 仪器
测量应使用符合GB3785-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所规定的 1型声级计。
在测量前后应及时用校准过的噪声源对测量系统作声学校验。
仪器应按照GB 3768-83予以定期检定。
4 测量条件
4.1 关于测量环境适用性的准则
理想的情况是除了反射地面外,测量环境内应无其它反射物体,以使被测设 备所发射的声波进入一个在反射面之上的自由场。凡适合于按本标准进行测量的 测量环境应满足附录A的鉴定要求。
4.2 测量期间设备的运行条件
对带与不带辅助冷却装置的变压器进行测量时,变压器均应在空载的状态下 以额定频率的正弦波或实际上是正弦波的额定电压励磁,且其分接开关(当装有开 关时)应置于主分接。电压应按GB1094.1-85第8.5条进行测量。
如果变压器带有电抗器式的有载分接开关,且电抗器在某些分接位置处于持 久励磁状态,则测量应在变压器也处于包括这一条件的并且尽可能接近主分接的 分接位置下进行,此时变压器的励磁应与实际使用的分接相适应。
注:①在特殊情况下,对于要求测量的变压器(特别是在变磁通调压时),可能 要同意在非主分接的分接下(或者对于没有分接的绕组来说,要在不是额定电压的 电压下)测量声级,这点要在测量报告中清楚地说明。
②当电源突然施加给被试品时,对于大型变压器在合闸后的几分钟内不 宜作声级测量。
4.3 需要测量的量
对设备及背景噪声均应以A计权声压级进行测量。为避免由于干扰影响而产 生的测量误差,可使用仪器的快速响应指示。
5 声压级的测量
5.1 背景噪声级测量
在对设备进行测量的前后应及时测量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
如果背景噪声声压级明显地低于设备加背景的合成声级(其差值不小于10dB) ,则可以只在一个测点上测定背景噪声声级,且对所测得的设备的声级无需再作 修正。
如果设备加背景的合成声压级与背景自身的声压级之差小于10dB但不小于 3dB时,则需按5.3条表修正。此时,应在每个测点上测定背景噪声级。
注:当总的测点数大于10时,允许只在设备周围均匀分布的10个测点上测 定背景噪声级。
如果两者相差小于3dB时,则试验无效。除非设备加背景的合成声级小于保 证值,在此情况下,这一较低的差值,可以被接受,而合成声级减去3dB,可作 为该测点声压级的偏大值,但这一情况应在试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注:虽然本标准对设备加背景的合成声级与背景噪声级允许有小差值,但仍 应尽一切努力,以取得至少有6dB的差值。
测量背景噪声级时,测点的高度应与测量设备声级时的高度一致,测点的位 置应当在规定轮廓线上选取。
5.2 变压器声压级的测量
下述测量方法适用于具有不同冷却方式的变压器,具体选用哪一种方法决定 于冷却器离基准发射表面是小于还是大于3m,同时也允许用计算求得整个设备 的声功率级。
注:对某些设备,需要一些与本条规定不同的测试规范(规定轮廓线的高度及 其距被测对象的距离)。具体的规范应参照相应的标准或由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商定 。
对于水平引出高压套管的变压器,轮廓线的确定通常须按照安全需要来确定 ,这可以用把轮廓线限制到安全范围的办法来实现(见6.2条e)。
虽然第5.2.2及5.2.3款中只提到吹风冷却,但该款所述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水 冷变压器的测量。
5.2.1 不带吹风冷却装置的变压器;或带吹风冷却装置,但是这些冷却装置为单独 安装结构且与主油箱基准发射面间的距离不小于3m的变压器;有保护外壳的干 式变压器以及在保护外壳内装有吹风冷却设备的干式变压器。
只对变压器测量时按本款。对吹风冷却装置按下述5.2.3款测量。
基准发射面是由变压器油箱盖顶部(不包括高于箱盖的套管、升高座及其它突 出物)到油箱底的垂直投影线以及环绕变压器的轮廓线和弦线所形成的表面(见图 1)。基准发射表面应把固定在油箱上的冷却设备、箱壁加强铁以及诸如电缆盒、 分接开关等辅助设备包括在内,而不包括任何吹风冷却设备的辅助件。其它突出 物诸如:套管、油管路、储油柜、油箱底座、阀门及其它次要的附件也不包括在 内。
规定轮廓线应距上述基准发射面0.3m。
对于油箱高度小于2.5m的变压器,规定轮廓线应当位于油箱高度二分之一处 的水平面上。对于油箱高度等于或大于2.5m的变压器,应当有两个规定轮廓线, 分别位于油箱高度的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的水平面上。
由于规定轮廓线与吹风冷却装置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布置测点时无需考 虑是否接近这些装置。在测量变压器时,全部循环油泵和吹风冷却装置均应停止 运行。
图1 不包括冷却装置的变压器声级测量时传声器的典型位置示意图


注:D不大于1m。
测点至少应有8个,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应近似相等且不得大于1m*在各图中 各测点间的距离用D表示。(见图1)。
注:随着对带有能求平均值器件的存储型测量设备的使用,使测量和记录时 间得以缩短,传声器可以按恒定速度沿变压器和(或)冷却设备的规定轮廓线移动以 测定声压级的能量均值。此时记取读数的数目,应不少于前述测点的数目。
5.2.2 吹风冷却装置或水冷却装置直接安装于变压器油箱上,或者安装在与主油箱 基准发射面间的距离小于3m的独立构架上。
在变压器励磁的情况下应进行两组测量。
a.全部吹风冷却装置及油循环泵均停止运行。
b.吹风冷却装置及油循环泵均投入运行。
基准发射面是由变压器油箱盖顶部(不包括高于箱盖的套管、升高座及其它突 出物)到油箱底的垂直投影线以及由环绕变压器的轮廓线和弦线所形成的表面(见图 1)。基准发射面应把吹风冷却装置、油箱加强铁以及诸如电缆盒、分接开关等辅 助设备包括在内。而不包括套管、油管路、储油柜、油箱或冷却器底座、阀门、 控制箱及其它次要附件等突出物。
进行a项的测量时,规定轮廓线应距基准发射表面0.3m。进行b项测量时, 规定轮廓线应距基准发射面2m(见图2和图3中的尺寸X)。
图2 吹风冷却装置直接安装在油箱上的变压器声级测量时
 传声器的典型位置示意图
注:D不大于1m;X为0.3m或2m,见第5.2.2款。
图3 吹风冷却装置单独安装在距基准发射面小于3m处的


变压器声级测量时传声器的典型位置示意图
注:D不大于1m;X为0.3m或2m,见第5.2.2款;h为油箱高度。
变压器油箱的高度小于2.5m时,规定轮廓线应位于油箱高度二分之一的水平 面上。
变压器油箱的高度等于或大于2.5m时,应有两个规定轮廓线,分别位于油箱 高度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水平面上。
测点最少应有10个,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应近似相等且不得大于1m(变压器油 箱上装有吹风冷却装置时,见图2;吹风冷却装置安装于独立构架上时,见图3)。
注:当变压器设计成有外围物且冷却装置装在此外围物之外距离变压器小于 3m时,则应遵循5.2.1及5.2.3款规定的方法。
5.2.3 安装于距变压器基准发射面不小于3m远的独立构架上之吹风冷却装置或水 冷却设备的测量。
本款对主设备测量以外的额外测量作了规定。测量时变压器不励磁,吹风冷 却装置和油循环泵全部投入运行。除非变压器要作温升试验,在工厂里通常不将 独立的冷却装置安装起来。因此除非另有规定,本款的测量应视为额外的要求。
基准发射面是由冷却装置顶部到有效部分底部(见图4)的垂直投影线以及由环 绕装置的轮廓线和弦线所形成的表面,但储油柜、框架、油管路以及其它次要部 件不包括在轮廓线内。
图4 吹风冷却装置立面图的基准发射面周界示意图

规定轮廓线应距离上述规定的基准发射面2m。
冷却装置结构总高度(不包括储油柜、油管路等)小于4m时,规定轮廓线应当 在冷却装置高度二分之一的水平面上。冷却装置结构总高度等于或大于4m(不包 括储油柜、油管路等)时,应在冷却装置高度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的水平面上 取两个规定轮廓线。
测点至少应有10个,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应近似相等,且不得大于1m(见图5)
图5 安装在距变压器油箱的基准发射面不小于3m处的
 吹风冷却装置声级测量时传声器的典型位置示意图
注:D不大于1m。
5.2.4 不带保护外壳的干式电压器
基准发射面是由变压器构件顶部到器身底部(见图6)的垂直投影线以及由环绕 干式变压器的轮廓线和弦线所形成的表面,但框架、外部连接线、引线和不影响 声发射的附件不包括在轮廓线内。
 图6 不带保护外壳的干式变压器声级测量时
传声器的典型位置示意图
注:D不大于1m;X为0.3m或1m;h为铁心及构架高度。
规定轮廓线距上述基准发射面0.3m。当由于安全原因时,也可选定它们相距 1m。测点最少应有8个,相邻两点间距离应近似相等,且不得大于1m(见图6)。
5.3 背景噪声的修正
按照5.2条在每一测点记录的声压级,由于受背景噪声的影响均应按下表进 行修正。背景噪声按5.1条测量。

6 表面声压级与声功率级的计算
6.1 表面声压级的计算
A计权表面声压级应以A计权声压级的实测值(当必须修正时,则 此值系指按5.3条表中修正后的值)按下式计算:
(1)
式中 --A计权表面声压级,dB,基准声压20μPa;
--按照5.3条表中修正后的第i测点上的A计权声压级,dB,基准 声压20μPa;
N--测点总数;
K--考虑到反射声影响的环境修正值,dB,其计算办法见附录A。
环境修正值K的典型范围可从0 dB(在户外测量)直至超过10dB(在高度混响 房间进行测量时)。适用于本标准的最大环境修正值K为7dB。
注:①为了得到A计权表面声压级,也可对按照5.2条测得的能量平均 值和按照5.1条测得的背景噪声级的能量平均值进行修正,此时环境修正办法仍 按公式(1)进行。
②当值的变化范围不超过5dB时,可使用简单的算术平均值,此算 术平均与用公式(1)所算得值的差异,在0.7dB上下。
③由于变压器噪声的特有谐音含量,驻波可能是环境对测得的声压级 的另一影响,这样使用单一的修正系数就显得不足,所以只要有可能,测量 就应在不需作“环境影响”修正的场合进行。
6.2 测量表面面积的计算
a.变压器励磁,而吹风冷却装置停止运行时,按5.2.1款和5.2.2款a项以及 5.2.4等款的规定,在距离基准发射表面0.3m处进行测量。
测量表面面积S,m2,按下式计算:
(2)
式中 h--变压器油箱高度,或当干式变压器无保护外壳时则为铁心及构架的 高度,m;
--规定轮廓线的长度,m;
1.25--考虑从变压器上部或冷却器上部发射出声能的影响后的经验系数。
b.变压器励磁,吹风冷却装置也投入运行时,按5.2.2款b项的规定,在距基 准发射表面2m处对变压器进行测量。
测量表面面积S,m2,按下式计算:
(3)
式中 h--变压器油箱的高度,m;
--规定轮廓线长度,m;
2--测量距离,m。
c.对单独安装在变压器之外的冷却装置按5.2.3款规定进行测量,测点距基准 发射表面2m。
测量表面面积S,m2,按下式计算:
(4)
式中 H--包括风扇在内的冷却设备高度(见图4),m;
--规定轮廓线长度,m;
2--测量距离,m。
d.对带电的干式变压器按5.2.4款的规定在距离基准发射面1m处进行测
量时,测量表面面积S,m2,按下式计算:
(5)
式中 h--铁心及底架的高度,m;
--规定轮廓线长度,m;
1 --测量距离,m。
e.在测量变压器声级时,因考虑安全距离而要求全部或部分规定轮廓线至基准 测量面的测量距离越出上列a至d项所示范围时,测量表面面积S,m2,按下式 计算:
(6)
式中 --由安全距离所限定的规定轮廓线长度,m。
6.3 声功率级的计算
被测设备的A计权声功率级由下式计算:
(7)
式中 --A计权声功率级,dB,基准声功率1pW(10-12W);
S--测量表面面积,m2,基准表面面积=1m2。
直接安装在变压器油箱上的吹风冷却装置(见5.2.2款),其声功率级由 下式计算:
(8)
式中 --变压器加冷却设备的声功率级(见5.2.2),dB;
--变压器的声功率级(见5.2.1),dB。
注:如果冷却装置上单个风扇和循环油泵的声功率级按5.2.3款为已知,则可 以把每个单独值按能量叠加的原则计算得到冷却装置总的声功率级值(与(1)式类似 )。用此方法对冷却装置的声功率级的测定应由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
对于吹风冷却装置以独立结构安装的变压器(见5.2.3款),变压器加冷却装置 的声功率级,dB,用下式计算:
(9)
式中 --变压器的声功率级(见5.2.1款),dB;
--冷却装置的声功率级(见5.2.3款),dB。
注:当要对距设备几何中心为R处(R约大于30m)的A计权声压级LPAR进行 近似计算时,可使用下式计算:
式中 --A计权声功率级,dB;
--半径为R的半球的表面面积,m2。
基准表面面积=1 m2,半径为R的半球表面面积=2πR2。
7 测量结果的表述
声级测量报告中,应包括下述内容:
a.采用的标准及条款;
b.对变压器的说明,应给出其型号、序号、相数、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分 接范围、联结组标号等;
c.制造厂名及地址;
d.对仪器及其声学校准方法的详细说明,同时应注明仪器、传声器及校准声 源等的型号、序号;
e.表明变压器相对于测量范围内其它物体位置和测量点的尺寸图;
f.变压器装齐附件后,下列各运行情况下,每一测点上的A计权声压级:
(a)变压器励磁,其辅助设备不运行;
(b)变压器励磁,其辅助设备运行;
(c)变压器不励磁,其辅助设备运行;
g.每一测点上的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
h.每一测点上经过背景噪声修正后的A计权声压级;
i.按照附录计算所得的环境修正值K;
j.第7章f款(a)、(b)、(c)运行情况下的A计权表面声压级;
k.距基准发射面0.3m的测量表面面积S;
l.距基准发射面1m的测量表面面积S;
m.距基准发射面2m的测量表面面积S;
n.第7章f款(a)、(b)、(c)运行情况下的A计权声功率级,数值应取整至最靠 近的整数。
注:声级测定报告的典型格式见下。
声 级 测 定 报 告
合同号和安装现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厂___________。测量地点________________。测量日期__________。
制造厂地址_____________。测量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压器(电抗器)说明:
型号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___。相数________。额定容量_________。
额定电压___________。分接范围___________。联结组标号___________。
测量仪器说明:
制造厂___________。型号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___。
传声器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传声器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及传声器校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条件:
励磁电压__________________。频率__________________Hz。
分接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A计权声压级


算术或能量平均值
表中:1-设备声压级;2-背景噪声声压级;3-背景噪声修正后的设备声压 级。

变压器的平面图,表示出相对于高压套管的测点,邻近的声反射表面,如其 它设备、墙壁等以及测量背景噪声的测点。
传声器高出地面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__m及__________________m。
其它补充说明等(包括测点以外的任何明显高声压级)。
A 计权声功率级保证值:
参加测量人员:
签字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附 录 A
测试环境的鉴定
(补充件)
A.1 概述
按本标准测量的测试环境应当是在一个反射面之上的近似的自由场。合适的 户外测量场地,或能满足本附录所规定的普通室内均可作为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中除一反射平面外,其它反射体都应当移到距被测设备尽可能远的 地方。测试室应足够宽敞,使假想的测量表面能位于:
a.不受邻近物体或室内边界等反射干扰的声场中。
b.被测声源的近场之外。以便能符合本标准对测试环境的鉴定。
按本测试环境的鉴定方法,当测量频率≥100Hz时,如果测量表面到被测声 源的距离等于或大于0.25m,则认为测量表面已位于被测声源的近场之外。
户外测量时,应满足A.2规定的条件。户内测量时,应遵循A.3条中规定的 任一种鉴定方法,否则,测量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A.2 测试环境条件
A.2.1 反射面类型
户外测量时,反射面可以是原状土地面,混凝土地面或沥青浇注的地面。
户内测量时,反射面通常是室内的地面。
注:当反射面不是地平面或室内地面时,必须确保反射表面不致因振动而发 射出显着的声能。
A.2.1.1 形状和大小
反射面应当大于测量表面在其上的投影。
A.2.1.2 吸声系数
在所考虑的全部频率范围内,反射面的吸声系数最好小于0.1。户外测量时 ,混凝土、沥青浇注、沙子或石头等反射面通常能满足这一要求。当反射面吸声 系数较高如草坪或积雪覆盖的地面,则测量距离应不大于1m。对户内测量,允 许使用地板或瓷砖地面。
A.2.2 反射物体
不属于被测声源的反射物体,不得放置入测量表面以内。
A.2.3 户外测量注意事项
应注意到不利的气象条件(例如:温度变化、风速变化、降雨量和湿度)均可能 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应当避免在极其不利的气象条件下进行测量。
任何情况下,必须遵循仪表制造厂在仪表使用说明书中所规定的使用注意事 项。
A.3 测试室的鉴定方法与要求
A.3.1 测试方法
第6.1条公式(1)中的环境修正值K,考虑了不合要求的声反射的影响,这一 影响来自测试室边界和(或)接近被测声源的反射物体。环境修正值K的大小主要 取决于测试室吸声量A与测量表面面积S之比,而与声源在测试室里的位置无明 显关系。

环境修正值K (dB)
本标准中,环境修正值K是以横坐标上的值从本附录的曲线图上查得。测 量表面面积S按6.2条中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在A.5条中给出确定K值的另一方法。
测试室总的吸声量A可以用两种方法确定。
A.3.1.1 吸声量A的估算法:
测试室表面平均吸声系数a按本附录的表估计。以平方米计的A值按下式计 算:
(A1)
式中a --平均吸声系数(见表);
--测试室总的表面面积(墙壁、天棚和地面),m2。
平均吸声系数a的近似值

A.3.1.2 吸声量A的测定法:
如用测量的方法求吸声量A时,可以通过测量测试室的混响时间来得到。测 量时用宽频带噪声或脉冲声激发,用具有A计权的接收系统来接收。以平方米计 的A值按下式计算:
A=0.6(VT) (A2)
式中V --测试室体积,m3;
T--测试室的混响时间,s。
A.3.2 对测试室的要求
测试室内的测量表面必须适宜于按本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测量,吸声量A与测 量表面面积S的比值应等于或大于1,即≥1。
此值越大越好。
如果满足不了上述要求,则应重新选择测试环境(必要时可在户外测量),或通 过在测试室里加装吸声材料,可以增加比值A/S,然后在新的条件下测定A/S值 。
如果位于被测声源近场外面的任何测量表面不能满足本条的规定,则按本标 准的要求,这种个别的环境不能用于测量被测声源。
A.4 户外测量场地的鉴定要求
非常大的测试室和没有被全部包围的工作空间一样,其环境修正值K接近于 零。户外测量时反射面应具备A.2.1条中规定的性质,背景噪声级应满足5.1条的 要求。
A.5 另一种测试方法
修正值K也可用计算标准声源声功率级的另一种方法确定,此标准声源在位 于反射面上的自由场中的声功率级已预先标定,这时K由下式计算:
(A3)
式中LW --在现场测定到的标准声源声功率级,dB,基准声功率为1pW。
计算方法按第6章,且不作环境修正K(即假定K值为零);
--标准声源标定的声功率级,dB,基准声功率为1pW。
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沈阳变压器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光、周文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