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
|
|
|
| 一、金属锡主要用途 金属锡主要用于生产焊料、化工、马口铁,这些下游产品的产销情况会对锡现货与期货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锡期货价格主要影响因素 (一)供求关系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锡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指交易所库存。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终端用户持有的库存。由于非报告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难以统计,一般都以报告库存来衡量库存变化。 (二)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锡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品种,锡的消费与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锡消费会出现同步增长。同样,经济衰退会导致锡在一些行业中的消费下降,进而引起锡价波动。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时,有两个指标很重要,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三)进出口政策 锡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对锡的进出口政策是鼓励进口、限制出口。我国自2002年开始实行锡及锡制品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出口配额逐年减少。自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锡产品出口征收税,其中锡矿砂及精矿为20%,非合金锡为10%,锡废碎料为10%,当年中国转变为锡的净出口国。 印尼是全球第一大锡出口国,以往每年出口约10万吨锡,占全球供应的逾四分之一。印尼的出口政策对锡的供应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7月1日,印尼政府规定锡冶炼企业精锡出口最低纯度由之前的99.85%上调至99.9%;8月30日出台新规规定以后印尼所有用于出口的锡锭必须在印尼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交易后方能出口,出口门槛提高令印尼精锡出口量大幅减少。2014年,印尼锡出口政策更加严格,该国锡出口进一步减少,从而牵制全球锡供应。 (四)市场预期对价格涨跌起到助推作用 市场预期变化通过改变供求及市场资金,助推价格涨跌。如果市场预期未来价格上涨,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往往会比较积极地订货和增加库存,刺激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反之,则会推动价格下跌。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锡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