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5520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网首页矿业学堂投资指南 → 非洲基本情况

非洲基本情况

http: 时间:2009/3/11 16:37:47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170

  一、地理概况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欧洲的南方,亚洲的西南,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赤道横穿大陆(图1-1)。非洲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包括近海岛屿),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仅次于亚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现有53个独立国家,北部非洲有7国,撒哈拉沙漠以南有46国。


  非洲大陆南北全长约8000公里,南起南非的厄加勒斯角,北抵突尼斯境内的本赛卡角;东西全长约7500公里,东自索马里的哈丰角,西至塞内加尔的佛得角。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沙漠面积约占非洲大陆面积的1/3,撒哈拉沙漠为世界之最,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非洲地处热带,95%以上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摄氏20度以上,只有南北两端和局部山区的年平均温度低于摄氏20度。


  非洲人口7.8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9%,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主要是黑色人种、欧罗巴人种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埃塞俄比亚人以及属蒙古人种的马达加斯加人。英语、法语和葡语在非洲比较流行,分别成为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非洲居民主要信奉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非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建立的古埃及王国,曾创造出以金字塔为象征的灿烂文化。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非洲,从事罪恶和残酷的奴隶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些国家相继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召开的柏林会议上,英、法、德、比、葡、意等15个国家以协议形式对非洲进行了瓜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蓬勃兴起。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非洲国家陆续取得独立,90年代纳米比亚共和国成立和新南非的诞生,宣告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政治解放的历史任务胜利完成。


  二、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使非洲的经济过于单一,成为世界上最贫困落后的大陆,世界上最不发达的40个国家中,有31个在非洲。非洲人口占世界的12.9%,但国民生产总值、外贸总额、吸引外资额等均只占世界的1%左右。非洲不仅明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后来居上的亚洲、拉美等其他发展中地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非洲国家在总结了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之后,开始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进行制度改革。他们开放市场,引进外资,采取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措施,并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洲国家认识到政治局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始努力保持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宁。在非洲统一组织、非洲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非洲的形势有所缓和,经济开始逐步回升。90年代中期后,经济持续增长,5年平均增幅为3.5%。高于1990年至1994年间的增长速度(表1-1)。2000年非洲外债额为3340亿美元,比1999年减少了30亿美元;非洲外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从1995年的68%下降到2000年的58%,平均每年减少2%;偿还外债在出口收入中所占的外汇份额从1995年的25%降低到2000年的16%。目前非洲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500美元,较高的有塞舌尔为7500美元,博茨瓦纳为3300美元,但多数国家在400美元以下,如几内亚为374美元,利比里亚为171美元,肯尼亚为288美元。

 


  2001年非洲经济增长4.3%,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02年增幅有所下降,为3.2%。但离联合国规定的千年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001年外国直接投资出现迅速增长势头,达到17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00年90亿美元的2倍。但同时,非洲投资总额约占其GDP的20.8%,仍未达到25%的目标。其对外贸易总额比2000年减少6%,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下降到不足3%。


  非洲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东非地区增长最快,为5%,其次为中部非洲4.89%,北非地区为3.6%,西非地区为3.3%,南部非洲最慢为2.4%。在53个国家中,进行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出口增长较快,通货膨胀率低,财政赤字少,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相对较好。相反,经济管理水平差和卷入地区冲突的非洲国家大多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赤道几内亚、莫桑比克、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乍得6个国家增长超过7%,摩洛哥、毛里求斯等19个国家增长率为5%~6.9%,博茨瓦纳、几内亚比绍、尼日利亚等12个国家为3%~4.9%,南非等16个国家的增长低于3%,其中津巴布韦、利比里亚、加蓬、科特迪瓦4国是负增长。


  目前,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利条件。战乱和冲突依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些非洲国家的稳定;3500亿美元的债务占整个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72%;目前非洲每年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仅100亿美元左右,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全非洲文盲率高达70%,而且每年有大量高级人才流失,经济建设人才缺乏;在2001年非洲有240万人死于艾滋病,现有2600万人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目前全非洲有54%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15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目前,非洲也是世界各大洲中交通运输条件较落后的大陆,基本上不存在覆盖整个大陆的铁路网,铁路均为从沿海伸向内陆的局部路线,且轨距不一;公路虽然比铁路发达,但分布不平衡,路面等级参差不齐,难以发挥网路的整体效益,这些都是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低落等,是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要实现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除非洲国家自身需要继续保持政治稳定、深化经济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财政管理、消除贸易壁垒、增强国家实力、改善民众生活外,还需要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拿出实际行动减免非洲债务,增加官方援助,并帮助非洲国家预防影响经济发展的武装冲突和内部动乱的发生。但是发展不平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非洲摆脱落后局面的过程将是漫长的,成为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三、矿业对经济的贡献


  非洲是世界最古老的大陆,在资源和自然条件方面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大陆,黄金、钻石、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首位,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由于历史和其他一些原因,非洲各国的矿业发展是不平衡的,非洲国家的矿业产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差别较大,大的可超过40%,如加蓬、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等石油产出国;小的仅1%或不足1%,如塞内加尔、吉布提、肯尼亚、乌干达。


  矿业在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些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如博茨瓦纳矿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特别是金刚石业,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占政府收入的50%,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5%。由于金刚石业的繁荣,使博茨瓦纳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较成功的国家之一,200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117美元。还有一些石油大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石油工业,如阿尔及利亚油气出口占阿出口总额的97%,产值占阿国内生产总值的41%,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77%来自油气行业(2003年阿矿业部资料)。只有少数国家矿业不太重要,如冈比亚、赤道几内亚、佛得角、几内亚比绍等。


  在非洲,大多数国家的矿产品出口在国家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不少国家矿业的出口份额超过全国出口总额的50%,如纳米比亚(69%)、赞比亚(68%)、刚果(金)(75%)、博茨瓦纳(85%),而尼日利亚(98%)、利比亚、赤道几内亚、阿尔及利亚则高达90%以上。有些国家虽然矿产值在GDP中比重不足1%,但矿产品出口额却超过10%,如肯尼亚、乌干达。从表1-2可以看出,矿业对这些国家出口创汇极为重要,对当地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矿业对税收的贡献,不同的国家各不相同。如果不含石油,几内亚曾经最高,矿业产生的税收占几内亚总税收的72%(1989年度)。此外,矿业还是许多国家就业的主要领域:例如铁矿行业是毛里塔尼亚除政府机构外的第二大就业领域,约占其现代工业就业岗位的10%。


  矿业除了对国家创汇、税收及就业有很大贡献外,还促进了非洲地区许多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当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几内亚、加纳、加蓬、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及利比里亚的矿业部门,使用了其铁路及其发电能力的大部分。


  四、矿业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许多国家通过修改矿业法、减少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私有化、对外开放、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对矿业实施鼓励政策、降低税收等措施,不断改善矿业投资环境。有些国家取消了国家在新建矿山企业中拥有“干股”的权力,如1999年的博茨瓦纳。有些国家取消了国家对矿产的独占权,如1997年的布基纳法索。摩洛哥1998年实行了新的石油政策,其中包括:在勘探或钻探许可合作中,政府的最高参与份额从以往的50%降至25%。


  非洲矿业私有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赞比亚联合铜矿公司(ZCCM)的私有化。到2000年,埃及93%的钢铁工业已经为私营所有。


  近年来在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和平与发展已渐成主流,政治局势总体上趋向相对稳定。冷战时期的“热点”消失,新的“热点”降温。


  总之,这一切,使非洲矿业投资环境日趋变好,愈加受到国际矿业投资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矿业资本走进非洲。以固体矿产勘查为例,1991年非洲的矿产勘查投入仅为8000万美元,不到世界勘查投入总量的5%,在全球大区域排位上倒数第一。1994年非洲的矿产勘查总投入预算(世界主要矿业公司的勘查预算,以下同)上升到1.99亿美元,占世界勘查投入总量的9.7%,全球大区域排位列第五位。1998年非洲的矿产勘查总投入预算为4.9亿美元,占世界勘查投入总量的17.5%,全球大区域排位上升到第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矿产勘查业也受到严重打击,勘查投入大幅度降低,到2002年非洲矿产勘查投入下降到2.57亿美元,占世界勘查投入总量的14.8%,不过在地区排位上仍然高于美国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居第四位(表1-3)。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字:非洲|矿业|投资指南|基本情况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请在下面提问
问 题:
内 容:
联 系 人:
公司名称: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地 址:
邮政编码: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