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国内能源资源缺乏,因此必须大量进口原油、天然气和其它能源资源(包括核电厂的铀)。1999年,日本一次能源的进口比例超过79%。在日本能源需求总量中,石油占52%、煤和核电分别占15%、天然气占13%、水电占4%、其它可再生资源占1.3%。日本工业和运输业的能源需求分别约占能源利用总量的50%和25%,剩余部分几乎都应用于居民、农业和服务行业。日本的能源密度(每单位GDP的能源利用)仅位居发达国家最低行列。
日本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4万亿立方英尺,大多数可能在日本沿海。由于国内天然气生产量极少,天然气需求基本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日本天然气消费量约97%需要通过进口LNG来满足。进口LNG大多数来自东南亚,其中36%来自印度尼西亚,19%来自马来西亚。美国也通过阿拉斯加LNG设施向日本出口LNG,约占日本天然气消费量的2%。LNG主要用于发电和石化厂原料。

表1 日本天然气进口趋势(1970年-1998年) 资料来源:日本能源经济协会—亚太能源研究中心
2002年2月,东京燃气、大阪燃气和东邦(Toho)燃气等三家日本燃气公司就进口马来西亚MLNG Tiga项目天然气签署了正式合同(2004年开始)。与传统LNG合同不同,这份合同对于购货方有更多灵活性条款。2001年10月,东京燃气公司和东邦燃气公司就购买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LNG签署了一个捆绑式合同(2004年开始)。然而,发电用户的需求疲软影响到一些LNG进口项目。2002年4月,大阪燃气公司宣布取消一个LNG接收站的建设计划。在因地区局势动荡而中断服务几个月后,2001年9月,印度尼西亚的阿让(Arun)LNG终端重新恢复了对日本的LNG供应。阿让LNG终端的主要日本客户是东北(Tohuku)电力公司。

图1 日本天然气工业结构 资料来源:IEA(1999)
日本公司已开始考虑从俄罗斯萨哈林岛通过管道或LNG方式进口天然气的可行性。埃克松美孚和壳牌公司正在分别考虑两个天然气项目:埃克松美孚计划建设一条至日本本州岛的天然气管线,而壳牌的一个LNG出口终端的主要客户可能是日本公司。但上述任一项目至今仍没有与买家签署合约,萨哈林岛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偏远的地理位置是其主要障碍。埃克松美孚对其管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将于几个月内完成。
日本许多城市缺乏天然气分销管网。然而为了实现201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供应量13%的目标,日本正考虑扩建国内天然气管网。许多分析家认为,缺乏高效天然气分销管网是日本能源零售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过去十年,由于天然气用户增加了25%以及工业用户消费量的大幅增长,日本城市天然气消费增长率超过70%。日本主要燃气公司包括:东京燃气公司、大阪燃气公司和东邦燃气公司。日本政府计划在今后几年对天然气零售领域解除管制以进一步促进竞争和降低天然气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