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尘事故及防治 |
|
|
|
一、矿尘 1、矿尘概述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破碎而产生的煤、岩石及其它固体物质的细微颗粒称为煤矿粉尘,简称粉尘。矿尘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岩尘。 按矿尘的岩性可分为两种:煤尘和岩尘。煤尘是指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岩尘是指细微颗粒的岩石粉尘。 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种:浮尘和落尘。浮尘是指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粉尘;落尘是指矿井内,因自重而降落、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是的粉尘,落尘受影响又可再次飞扬起来变为浮尘。 2、矿尘的来源 矿尘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体破碎、转运而产生大量矿尘。 3、矿尘的性质 密度、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浓度、比表面积、可见度、悬浮性、凝聚性、润湿性、自燃性、爆炸性、荷电性。 4、矿尘的危害 (1)煤尘能燃烧与爆炸,使矿井遭到破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矿尘职业病,悬浮矿尘长期吸人人体,造成肺部组织纤维化病变,使肺部失去弹性,减弱或丧失呼吸能力,以致缩短生命,矿尘职业病又分为煤肺病、煤矽肺病和矽肺病。 (3)污染劳动环境,影响作业人员视线和操作,易发生事故。 (4)加速机械、电气设备的损坏、,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二、煤尘爆炸事故 (一)煤尘爆炸的基本条件 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45~2000/gm3);引爆火源的温度为700~800℃;氧浓度不低于18% 煤尘爆炸的主要特征有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重要原因;有“皮渣”和“粘块”产生。 (二)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可分为三大类:防尘措施、防爆措施、隔爆措施。 三、矿尘防治措施要点 主要的要点:一是通风防尘;二是湿式作业;三是净化风流;四是《规程》规定的防尘措施。其具体措施是: 1、采煤工作面,采用放炮落煤必须采用水炮泥,各采掘回风平巷内及各转载点要设水幕,各溜煤立巷做到定期清扫积尘。 2、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凿岩,使用水炮泥,喷雾洒水,装岩前冲洗岩帮,净化风流及个人防尘等综合性防尘措施。 3、消除引燃煤层火源,在煤层巷道内,消灭明火、电火花,电弧及井下机械磨擦火花,保持适宜的温度,使其不能达到引爆煤尘的条件出现。 4、在产尘较多的场所安设除尘器除尘。 5、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保护用品。 四、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1、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 2、煤层注水; 3、喷雾洒水; 4、风流净化; 5、放炮用水炮泥; 6、冲洗巷帮; 7、湿式打眼; 8、采空区灌水; 9、隔爆岩粉棚、水棚、洒岩粉; 10、刷白巷道; 11、个体防护; 12、巷道中的浮煤定期清除。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矿尘|事故|及防治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