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检查 |
|
|
|
| 安全检查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事故隐患和管理上的缺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一、安全检查的内容 (1)查思想,检查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情况,以及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三同时”等有关情况。 (2)查制度,检查矿山企业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 (3)查管理,检查各采场、工段、班组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检查生产现场、工作场所、设备设施、防护装置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4)查隐患和整改,检查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隐患整改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查事故处理,检查企业对伤亡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二、安全检查的形式 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性检查、专题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1)日常性检查,即经常性的、普遍的检查。班组每班次都应在班前、班后进行安全检查,对本班的检查项目应制定检查表,按照检查表的要求规范地进行。专职安全的员的日常检查应该有计划,针对重点部位周期性地进行。 (2)定期检查,矿山企业主管部门每年对其所管辖的矿山至少检查一次,矿部每季至少检查一次,坑口(车间)、科室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定期检查不能走过场,一定要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3)专业性检查,由矿山企业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的专业或专项安全检查。这种检查专业性强,力量集中,利于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如采场冒顶、通风、边坡、尾矿库、炸药库、提升运输设备等的专业安全检查等。 (4)专题安全检查,针对某一安全问题进行的安全检查,如防火检查、尾矿库安全度汛情况检查、“三同时”落实情况的检查、安措费及使用情况的检查等。 (5)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特点,为保障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如夏季多雨,要提前检查防洪防汛设备,加强检查井下顶板、涌水量的变化情况;秋冬季天气干燥,要加强防火检查。 (6)节假日前后检查,包括节假日前进行安全综合检查,落实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及联络、值班等要求;节假日后要进行遵章守纪的检查等。 三、安全检查的要求 (1)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安全生产大检查,应由矿山企业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及专业人员组成检查组,发动群众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可以通过现场实际检查,召开汇报会、座谈会、调查会以及个别谈心、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不安全因素、生产操作中的异常现象等方法进行。 (2)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物资准备等。 (3)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防止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矛盾,力求实效。 (4)把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基层以查为主,企业内相应部门要互相检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和借鉴。 (5)坚持查改结合,检查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整改才是了终目的,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6)建立安全检查网络,危险源分级检查管理制度。 (7)安全检查要按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实行安全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应根据检查表的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安全检查表的主要种类。安全检查表的主要种类有设计用安全检查表、厂级安全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班组及,岗位安全检查表、专业安全检查表等。 (8)建立检查档案,结合安全检查表的实施,逐步建立分健全检查档案,收集基本的数据,掌握基本安全状况,实现事故隐患及危险点的动态管理,为及时消除隐患提供数据,同时也为以后的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奠定基础。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矿山|安全|生产|检查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