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成低温热液石英一明矾石金矿床的描述性模式 | |
| 
 | |
| 又 名 酸性硫酸盐或硫砷铜矿金(Ashley,1982)。 特征描述 多孔矿脉和与长英质火山作用有关的富铝蚀变带内角砾岩中,共生有金、黄铁矿和硫砷铜矿。 地质环境 岩石类型 火山岩:英安岩、石英安粗岩、流纹英安岩、流纹岩。浅成侵入体或穹丘。 岩石结构 斑状结构。 地质时代 一般为第三纪,但也可有其他时代。 成矿环境 在火山机构、破火山环状断裂带内,或有基底沉积蒸发岩的火成活动区。 构造背景 穿透断裂体系:拱楔地堑断裂,环状断裂带,正断层,与穹隆有关的断 裂,节理组。 伴生矿床类型 斑岩铜矿床、多金属交代矿床、火山岩容矿的Cu-As-Sb矿、叶蜡石、 热液粘土和明矾石矿床。 矿床特征 矿物组合 自然金+硫砷铜矿+黄铁矿+含银硫盐±黄铜矿±斑铜矿±贵金属碲化物±方铅矿±闪锌矿±钨锰矿。可以有含辉铜矿+铜蓝±四方硫砷铜矿和后期自然硫的深成氧化期。 结构/构造 脉状、角砾筒状、扁透镜状、岩墙、多孔状交代脉、晶洞、梳状构造以及壳层带状构造。 蚀 变 最高温组合:石英+明矾石+叶蜡石可能是早期阶段,伴随主岩和这些矿物组成的脉的弥漫蚀变作用形成的;这些蚀变带内可能含有刚玉、硬水铝石、红柱石或氯黄 晶。围绕石英明矾石的环带是石英+明矾石+高岭石+蒙脱石组合;弥漫型青磐岩蚀变作用(绿泥石+方解石)取决于早期明矾石化的范围,含铵质粘土层可能出现。 控矿条件 穿透断裂体系,侵入活动中心,斑岩铜矿床上部和外缘。 风 化 褐黄色褐铁矿、黄钾铁矾、针铁矿、含高岭土的白色泥化作用,细粒白色明矾石脉、赤铁矿。 地球化学标志 上部为Au+As+Cu;随深度加大碱金属增多。有Te和(在E1 Zndio矿区)W。 实例 美国内华达州Goldfield(Ransome,1909) 日本kasuga Mine(Taneda和Mukaiyama,1970) 智利El Indio(Walthier等1982) 美国科罗拉多州 Summitville(Perkins和Nieman,1983 日本Iwato(Saito和Sato,1978)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石英一明矾石金矿床|描述性模式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