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矿床的开采技术流程及特点 |
|
|
|
| 矿床的赋存条件复杂,地表地形多种多样,矿山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故矿床的开拓方法和开拓巷道的种类也较多。 一、开拓巷道的分类 根据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 1.主要开拓巷道:这种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它们在地表有直接出口,主要用作提运矿石。属主要开拓巷道的有主平硐、主井(竖井成斜井)。 2.辅助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用作通风、排水、运送材料设备、人员以及提运废石等。它们在地表都有直接出口,属辅助开拓巷道的有副平硐、副井(竖井或斜井)。 3.补充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是补充主要开拓巷道之不足,用来开采矿床下部的开拓巷道,一般都从主要开拓巷道的最下部水平开掘。竖井、斜井、盲斜井、盲竖井都可作补充开拓巷道。 4.阶段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主要为开采阶段服务,属阶段开拓巷有井底车场及硐室、石门、主要阶段运输平巷等。 二、开拓方法的分类 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和下部有无补充开拓巷道,开拓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单一开拓法: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采整个矿床的全部开采深度的开拓方法属于单一开拓方法。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可分为竖井开拓、斜井开拓和平碉开拓三种。 联合开拓法:开采矿床上部用某一种主要开拓巷道,下部用补充开拓巷道联合开拓法。本法可分为竖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斜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平硐与井筒(明井或盲井)联合开拓法三种。 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根据矿床赋寸特点,地表地形条件可位于矿体的下盘,上盘,侧翼,矿体中或穿过矿体,而位于矿体下盘的为最多。 竖井开拓法:竖井开拓法主要用在开采急倾斜矿床(倾角在600-700以上),因为石门较短。当倾角不大的矿床(倾角在150-200以下)也宜用竖井开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用斜井开拓长度太大。 按竖井与矿床的相对位置,竖井位于矿体下盘的开拓方法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下盘竖井容易保护,且不需留保安矿柱。 竖井开在矿体中或穿过矿体,都需留保安矿柱,故用的很少。竖井在矿体上盘,石门过长,且不易保护,因而在实际中应用甚少,只在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下,不能用下盘竖井时,才采用上盘竖井开拓。 根据矿山规模大小,竖井可采用箕斗或罐笼提升矿石,大型矿山一般都采用箕斗提升。 斜井开拓法:斜井开拓主要用在开采缓倾斜和倾斜矿床,其倾角在200-500之间,而200-400应用较多,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用斜井比用竖井开拓,石门长度大大减少。 斜井在矿体中的开拓方案,应用较少,因需留保安矿柱,斜井在矿体下盘岩层中的开拓方案,使用比较广泛,因它不需留保安矿柱,且石门长度也不大。 根据斜井的倾斜角度大小和生产能力,可采用串车、台车、箕斗和皮带运输机提升矿石。 三、平确开拓法 用平硐开拓是一种最经济最简便的开拓方法,但它只能在地形条件允许下才能采用,矿床必须埋藏在地平面以上的山岭地区。 根据地形和矿体埋藏条件,平硐可以沿矿体走向或与矿体走向相交。我国中南地区许多矿山是采用平硐沿矿体走向而在矿体中的开拓方法,而在其他地区则多采用与矿体走向相交的开拓方祛。平硐开拓一般都采用电机车运输。 四、评价 1.对竖井与斜井开拓的评价 (1)竖井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工作安全可靠,适用于大型矿山。斜井提升速度慢,而提升容器沿轨道运行,容易发生事故,生产可靠性差。 (2)斜井的井筒装备和井底车场比较简单,在使用串车或台车提升时,地面不需要大型提升设备和高大的井架,基建总工程量少,建设速度快,初期投资比较小。由于生产能力较小,所以中、小型矿山采用较多。 (3)斜井井筒一民,提升阻力大,提升费用高,排水管道长,需要的水泵能力大,耗电量高,故其生产费用一般比竖井高。 (4)斜井掘进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施工技术比较简单,掘进速度比较快,基建期限短。 2.对平硐与井筒开拓的评价 (1)平硐每米巷道掘进和支护费用低,掘进速度快。 (2)平硐是利用溜井下放矿石和自流排水,不需要矿石提升设备、排水设备、井架、井底车场等设施,基建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都比较小。 (3)平硐多采用电机车运输,与井筒提升相比,运输能力大,费用低,工作安全,简便,可靠。 由于平硐开拓优点突出,国内有的平硐尽管长达5000余米(龙烟铁矿),但在技术上,经济上仍然有显着的优越性。因此,只要地形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平硐开拓方案。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黄金矿床|开采技术|流程及特点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