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议书的使用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周期中的最初阶段,是对投资项目的初步选择阶段,它要对拟建项目提出一个轮廓设想,主要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并作出项目的投资建议和初步设想,作为国家选投投资项目的初步决策依据和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因此,项目建议书是要求建设某一具体投资项目的建议性文件。项目建议书是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对项目作出选择,其主要作用有下列三方面:
首行,从宏观上考察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宏观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初步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建设条件方面初步分析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可能性和条件的具备程度。
其次,对于批准立项的投资项目即可列入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
最后,对于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应从宏观上论述合资、独资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项目批准立项后,项目建设单位方右正式对外开展工作,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建设议书的基本内容
项目建议书是初步选择投资项目的依据,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和各投资主体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等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分析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提出项目的大致设想,编制项目建议书。工业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1)说明拟建项目提出的背景、拟建地点,提出与项目有关的长远规划或行业、地区规划资料,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对改扩建项目要说明现有企业概况。
(3)对于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项目,还要说明国内外技术差距和概况以及进口理由,概要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等。
(二)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1)产品的市场预测,包括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销售情况分析和预测、产品销售方向和销售价格初步分析等。
(2)确定产品的年产量,一次建成规模和分期建设的设想(改扩建项目还须说明原有生产情况及条件),以及对拟建规模经济合理性的评价。
(3)产品方案设想,包括主要产品和副产品规模、质量标准等。
(4)建设地点论证,分析项目拟建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论证建设地点是否符合地区布局的要求。
(三)资源、交通运输及其他建设条件和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
(1)拟利用的资源供应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2)主要协作条件情况、项目拟建地点水电及其他公用设施、地方材料的供应分析。
(3)对于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须说明主要原材料、电力、燃料、交通运输及协作配套等方面的近期和今后要求,以及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和资源落实情况。
(四)主要工艺技术方案设想
1、主要生产技术与工艺
如拟引进国外技术,要说明引进的国别以及国内技术与之相比存在的差距,技术来源、技术鉴定及转让等概况。
2、主要专用设备来源
如拟采用国外设备,要说明引进理由以及拟引国外厂商的概况。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投资估算根据掌握数据的情况,可进行说细估算,也可以按单位生产能力或类似企业情况进行估算或匡算。投资估算中应包括设期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和考虑一定时期内的涨价影响因素(即涨价预备金),流动资金可参照同类型企业情况进行估算。资金筹措计划中应说明资金来源,利用贷款的需要附上贷款意向书,分析贷款条件及利率,说明偿还方式,测算偿还能力。对于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应估算项目的外汇总用汇额及其用途,外汇的资金来源与偿还方式,以及国内费用的估算和来源。
(六)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1)建设前期工作的安排,包括涉外项目的询价、考察、谈判、设计等。
(2)项目建设需要的时间和生产经营时间。
(七)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初步估计,包括初步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1)计算面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等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指标,进行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初步分析。
(2)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禹的初步分析。
(八)初步结论与建议
对于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建议书还须具备邀请外国厂商来华技术交流计划、出国考察计划,以及可行性研究工作计划(如段聘请外国专家指导或委托咨询的计划)等附件。
三、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
在我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研究范围和内容结构上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它们所处的工作阶段、作用和要求不同,研究的目的和工作条件不同,因此与其相应的,在研究的重点、深度和计算精度上也有所不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第一,研究任务不同。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只是初步选择项目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工作,所以主要是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建设条件是否具备,是从大的方面考虑有无可能;而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则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作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或者否定该项目并提出充分理由,为最终的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基础资料和依据不同。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缺乏说细的设计资料和论证材料作为研究工作基础,而其基本依据是国家的长远规划、行业及地区规划、产业政策,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布局状况,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批文、以及初步的市场预测资料;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除了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作为依据外,还具有说细的设计资料和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掌握的较翔实确凿的数据与资料作为依据。
第三,内容繁简和深放不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不可能也不要求做得很细致,而只要求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因此其内容较为粗略和简洁。如对项目的生产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在初步可行性研究时只作出初步设想方案和基本的规定;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则要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型。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时,初步可行性研究一般只作静态的初步分析评价;而在可行性研究时须作详细的动态分析评价等等。
第四,投资估算的精度要求不同。初步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决投资一般根据国内外类似已建工程有关数据或单位生产能力进行测算或对比推算,与实际发生的投资额差距较大,据国外经验投资误差允许控制在±20%以内,而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项目所需的各项投资费用,包括固家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建设期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和物价因素影响的投资额等分别进行比较详细切实的精确计算,并要求投资估算的误差不应超过±10%。
第五,上报的研究成果内容不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研究成果应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并须附上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建设地点初选报告、初步勘察报告等文件;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研究成果应包括:除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还必须附上市场调查报告、厂址选择报告、地质勘察报告、水资源及资源调查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自然灾害预测资料等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