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基本建设投资估算适用于深度浅的计划工作初期阶段,如规划、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等。估算的目的是为决策层确定矿山项目的可行性提供决策支持、估算的精度较低、国内一般为±20%,美国为-15%~±30%。
投资估算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单位产品投资指标估算法、生产规模指数法和专业投资比例估算法。
一、单位产品投资指标估算法
顾名思义,该法是依据单位产品的基建投资计算总基建投资,即
总基建投资=单位矿石产量投资指标×矿石年产量+矿山外部工程投资
单位矿石产量投资指标可以从同类矿山在类似条件下的投资统计数据得到,一般随矿山生产规模变化,但在一定的生产规模范围内可视为常数。国内矿山的单位矿石投资指标一般按矿山类型(露天铁矿、地下铁矿、有色矿山、化工矿山、 建材矿山等)和生产规模(大、中、小型)列出,可从有关资料查得。
二、生产规模指数法
矿山项目的基建投资与生产规模的关系可用一指数函数表示,即:
矿山基建投资=K(生产规模)X式中,K为常数,X称为生产规模指数。根据这一函数,就可从类似矿山的已知投资和规模求得设计矿山的投资:
设计矿山基建投资=类似矿山基建投资×(设计矿山规模/类似矿山规模)X
生产规模一般用年产量或日产量表示。
投资项目的建设程序是对投资建设过程的一种科学界定,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反映,而不是主观人为的构想与设计,因此它具有客观性。项目投资建设程序的这种客观性主要是由建设工程及其建设活动的技术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一)一般生产性项目的建设活动都具有周期长且投资额大的特点
项目投资建设活动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项目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只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而不能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因此,在项目建设之前,必须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对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才能决定对项目的投资建设。
(二)项目的建设工程具有固定性(不可移动)的特点
项目建设工程的固定性特点决定了项目在哪里进行投资建设,就在哪里形成生产能力或提供工程效益。因此,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就有一个在什么地方投资建设及在什么地方最为合理的问题。这就要求在项目的建设之前,必须对项目的候选地进行认真的勘察,以查明当地的资源储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产品的消费情况,并在选择建设地点的前提下,注意搞好项目的合理布局和有关配套项目的协作、配合。
(三)建设工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建设工程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个工程项目都由它自身的用途和要求,需要按照建设者的特定要求和用途进行专门的设计。因此,对拟建项目就有一个采用何种工艺设计的建筑结构设计最为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
(四)项目的工程建设具有连续性和不可间断性的特点
项目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和不可间断性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将投资建设全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和各项工作之间周密协调地组织起来,在时间上连续,在空间上不脱节,并在项目全部完工后积极组织验收交付生产使用,才能真正形成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并发挥出投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循项目本身客观上存在的这种严格的程序性。
使用上式的关键在于确定生产规模指数X。确定X的一般方法是将收集的同类矿山的生产规模与基建投资数据在对数坐标下作图。若数据基本符合直线关系,则直线的斜率(坡度)即为生产规模指数。
如果基建投资与生产规模数据在对数坐标下不是直线,说明不同的生产规模具有不同的生产规模指数。这时,可根据曲线的走向用几段直线近似代替曲线,每段直线的坡度即为该段直线所在生产规模范围内的生产规模指数。然后根据设计矿山的生产规模所落入的区段选取适当的X值。例如,若设计矿山的生产规模在Q1和Q2之间,生产规模指数为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