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8日钨钼钒市场周评 |
|
|
|
| 本周(3.4-3.8)钨品市场回顾与下周预测 本周(3.4-3.8)钨铁市场运行平稳。 本周(3.4-3.8)钨精矿报价拉涨,矿商惜售,市场成交一般。 江西、湖南地区65%黑钨精矿报11.8-12.0万元/吨,较上周末涨5000元/吨。5日五矿有色3月指导价65%黑钨精矿13.5万元/吨,白钨精矿13.4万元/吨,连续四个月高位持稳。赣协3月指导价:黑钨精矿12.2万元/吨↑1.67%;APT18.4万元/吨↑3.37%;中颗粒钨粉285万元/公斤↑1.786%。 下游采购成交一般。上海地区FeW80报18.1-18.2万元/吨,湖南地区FeW70报17.8-17.9万元/吨,河南地区FeW70报18.0万元/吨。钨铁生产成本增加,厂商筹划涨价。 APT厂商出货情况有所好转。APT主流报17.8-18.0万元/吨,较上周末涨8000元/吨。虽然APT厂商前期表示市场将缓慢上涨,但是原料价格的大幅上调还是加速了APT市场的涨价步伐。 钨市下周市场或保持稳中有升。 本周(3.4-3.8)钼品市场回顾与下周预测 本周(3.4-3.8)钼市场价格小幅走低,需求不旺。 周五60钼铁报11.3(现金)-11.6(承兑)万/基吨,散货实际成交价格基本在11.3(现金)徘徊。45%钼精矿报价在1660-1690元/吨度,一般品位实际成交价在1640-1680元/吨度。《MB》英国金属导报,氧化钼11.1(-0.1)-11.2(-0.1)美元/磅,钼铁27.7-28(-0.1)美元/千克,LME库存108。本周(3.4-3.8)国内部分钢厂进行钼铁采购招标,总量近500-700吨。价格位于现款的10.8-11.3万/吨,承兑11.3-11.6万/吨之间。品味45%基本位于1650元/吨度左右。 国际钼价呈现小幅下跌的局势,国外市场的氧化钼,钼铁,钼化工市场成交一般。 预计后市将呈现弱势盘整。 本周(3.4-3.8)钒品市场回顾与下周预测 本周(3.4-3.8)国内钒市弱势下行。 且市场上低价成较的也开始增多,钢厂招标价格出现新低,部分商家也都开始低价出货。截止目前国内50钒铁承兑报价在9.2-9.3万元/吨;钒氮合金主流报价在17.5-18.0万元/吨,钢厂招标价格偏低;98片钒报8.1-8.3万元/吨;偏钒酸铵报价7.6-7.9万元/吨(出厂含税价)。 五氧化二钒方面,由于钒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近期国内各五氧化二钒采购商均以下压采购价格为主,但多数厂商仍坚守着8.3万元/吨的报价,不过实际成交并不乐观,市场上低价成交增多,在下游需求匮乏的前提下,高报价很难走货。多数业内人士均不看好后期五氧化二钒价格走势,认为短期内市场价格下行压力仍较大。 MB本周(3.4-3.8)钒产品价格保持平稳的运行,后期有可能回落。 6日欧洲五氧化二钒6.6-6.9美元/磅,欧洲钒铁(V70-80)32.2-33.2美元/千克钒,美国钒铁14-14.9元/磅,美国五氧化二钒6.5-7美元/磅持平。 本周(3.4-3.8)钒系市场整体以弱势下行为主,钢厂招标价格下压实际招标数量不大,市场需求的弱势商家生产库存增加,给钒系市场带来较大压力,预计钒市短期继续弱势下行。 本周(3.4-3.8)钛品市场回顾与下周预测 本周(3.4-3.8)钛市报价持稳成交一般。 锦州地区低钛铁(25基)12400-12900元/吨,锦州地区废钛型高钛铁38000-39000元/吨。钢厂进行了3月钛铁采购,其中:华中地区某钢厂3月低钛铁采购价12800元/吨(承兑)与上月持平;东北地区某钢厂3月低钛铁采购价12600元/吨(承兑)较上月降100元/吨;华北某钢厂3月低钛铁采购价12200元/吨(承兑)价格较上月跌200元/吨;华北地区某钢厂3月高钛铁采购价37000元/吨(承兑)与上月持平。从钢厂采购情况来看,低钛铁成交价格出现小幅小跌,高钛铁市场则相对平稳。目前高钛铁生产企业较少,所以市场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但是低钛铁厂家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大家唯有以价格取胜。 钛精矿市场弱势盘整,市场整体需求一般,截至本周(3.4-3.8)五,四川地区TiO2>47%钛精矿报1500-1600元/吨(不含税),云南地区TiO2>45%钛精矿报1450-1500元/吨(不含税),TiO2>50%进口矿到厂价报2600元/吨。本周(3.4-3.8)海绵钛市场小幅弱势盘整,下游采购需求冷清,市场整体成交不佳。截至本周(3.4-3.8)五,0#海绵钛报65000-66000元/吨,1#海绵钛报63000-64000元/吨,较上周末跌1000元/吨。由于市场需求低迷,海绵钛市场表现欠佳,市场总体成交一般。 钛市受制于原料市场变化而变化,下周以稳为主。 稀土市场一周回顾与后市展望 3月1日,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2月中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专家表示,PMI指数连续出现回调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影响的正常性波动,目前工业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企业后市预期也较为乐观,总体来看经济运行仍处在企稳区间。 2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7.9,略好于初值47.8。数据显示,继1月制造业PMI升至11个月高点后,欧元区制造业活动继续保持稳定,虽制造业PMI已连续第19个月低于50枯荣线,但该地区经济环境的萎缩速度已达一年多来最低水平。 2012年国内稀土整合工作积极推进。国家加大力度整顿国内稀土产业的生产和流通秩序,提升发展质量,开展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工作,实施专用发票,查处、关停一批稀土非法生产企业,加大走私稽查力度;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取得一定预期效果,生产和进出口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主导推进稀土整合工作。中铝公司分别与广西、江苏等地方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和中铝稀土(江苏)有限公司,打造各自的省级稀土产业整合和发展平台;五矿集团与湖南资源地政府和企业合作,推进稀土产业整合。包钢稀土整合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稀土企业,江西、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纷纷成立以地方性国企为龙头的稀土整合平台。 与此同时,稀土全球多元化供应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一方面,下游产业积极开发替代产品,减少稀土用量,缓解价格和供应矛盾。另一方面,国外企业加快恢复和建设稀土矿山及冶炼分离产业,美国钼公司、澳大利亚莱纳斯、南非边远公司、加拿大、印度等均在大力开发稀土资源,以上国家现有开采项目到2015年产量将达到8万吨。此外,国外稀土应用巨头受供应不稳定因素影响,积极在境外开拓战略供应渠道。日本与印度、哈萨克斯坦、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国达成稀土进口的初步协议,以降低对中国稀土市场的依赖和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世界稀土市场将由单一向多边供应格局发展,稀土价格走势也继续呈现出结构性分化趋势。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3月4日-8日|钨钼钒|市场周评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