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的分段采矿方法 |
|
|
|
| 分段采矿法是在划分阶段的基础上,再将阶段划分为分段,每个分段形成独立的出矿和通风系统。连续回采时分段间保留临时顶、底柱或者仅保留临时底柱(或顶柱),从而沿矿体倾斜方向上,划分为条带状的矿房与矿柱,先采矿房,并同时回采矿柱,但前者对后者保持一定的超前距离。非连续回采时,分段中每隔一定距离留临时间柱,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回采单元(矿块),先采矿房,后回采与矿房相邻的间柱和顶柱,并同时处理采空区。 分段采矿法的主要优点是:对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以及矿体的倾角适应性较其他空场法强,使用范围广,灵活性大;同时回采的作业面多,通常在一个矿段内有2-3个分段同时进行回采,作业集中,回采强度大,国外使用铲运机运搬的矿山,矿块的平均生产能力可达到2万吨/月,矿段的产量可达到4.5-6万吨/月;便于使用无轨设备,有利于实现高度机械化;能根据围岩的稳固性机动灵活地调整矿块的结构参数;工人在小断面的巷道内进行回采作业,安全条件较好;保留的临时矿柱,可以及时回收;劳动生产率高,劳动消耗较小,成本较低。本法的主要缺点是:由于每个分段一般都需要布置较多的巷道工程,用铲运机运搬时,尚需布置斜坡道,其中有不少工程常布置在脉外,采准切割工程量大,费用较高;开采围岩不够稳固的矿体时,放矿条件差,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有时甚大。 分段采矿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依靠合理地选择分段高度和临时矿柱的结构参数,有效地控制回采时顶板的暴露面积,因而能用于开采矿石和围岩在中等稳固以上的矿体。由于各分段具有独立的出矿系统,可以根据矿体不同的倾角,采用不同的底部结构解决矿石的运搬,对矿体倾角的适用范围广,从缓倾斜至急倾斜。但该法的采准切割工程量甚大。主要用于开采中厚以上的矿体。 近些年来,在我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化学矿山开采缓倾斜、倾斜中厚以上矿体时,分段采矿法获得了较多的使用和发展。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矿山|分段采矿|方法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