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开市利空消息叠加,IMF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预期,并下调包括欧元区、中国、英国以及日本经济增速预期;西班牙与希腊债务隐忧加剧,标普下调西班牙长期信用评级;美国褐皮书报告中性,美国经济虽保持温和复苏,但就业改观有限,美股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之际遭遇抛压,连续三个交易日下挫,道指下滑2%,美元受资金青睐强势反弹超1%,重返80点关口,铜价连连受压,周内伦铜从8250美元附近一路回调,于8100美元关口获得买盘力量,守住30日均线,表现较强的抗跌性,在继30日均线有支撑后,又站上了5日均线,但上方10日和20日均线粘连重合,形成8250美元一线的技术性阻力。
|
日 期 |
开 盘 |
最 高 |
最 低 |
收 盘 |
涨 跌 |
|
10月5日 |
8295 |
8295 |
8289 |
8290 |
-35 |
|
10月8日 |
8140 |
8140 |
8135 |
8135 |
-155 |
|
10月9日 |
8189 |
8190 |
8145 |
8145 |
+10 |
|
10月10日 |
8125 |
8165 |
8125 |
8165 |
+20 |
|
10月11日 |
8216 |
8240 |
8212 |
8239 |
+74 | 节前即开始的中国央行再次逆回购操作,令十月到期资金高达6500亿,资金面趋紧,宽松降准预期升温,汇金再次增持四大行股份救市,A股强势返升2100点。节后开市沪期铜跟随外盘回调探低至58500元/吨低位,跌幅超1.3%,但底部表现支撑明显,逢低买盘与技术压力同步增强,仓量均增,多空争夺激烈,5日、10日20日均线逐步靠拢,有粘连迹象,令沪期铜上方压力积聚,蓄能突破意愿增强。
现货市场,节后开市以来持货商供应稳定,报价持续在贴水百元左右,临近交割,当月合约与隔月价差逐步收窄,令下周初现货升水有望抬高至交割升水水平,中间商青睐升水铜,周中由于国内铜的抗跌性,沪伦比值一度拉高至7.23附近,进口亏损有所下降,进口平水铜出货换现意愿强,导致升水铜与平水铜贴水分化厉害,两者贴水价差最高达200元/吨。周初下游未见明显补库迹象,仍多以按需采购为主,周中59000元下方增加买盘量,成交以投机商买现抛期为主,周内成交市况先抑后扬。
宏观面上,IMF下调全球经济前景令本周铜市处在悲观氛围之中,尽管没初请失业金人数创新低及房地产领域复苏迹象偏浓,铜市上涨依旧乏力。但另一方面,全球货币宽松预期给金融属性最强的金属带来支撑,11日,巴西央行降息0.25个百分点至7.25,创纪录低点;韩国央行也降息0.25个百分点至 2.75%,货币宽松浪潮有可能再次掀起。欧债危机方面,市场等待希腊“三方报告”,西班牙申请援助依旧充满不确定性,从不断走高的“欧猪”国家国债收益率上看,资金风险偏好趋向悲观。下周将迎来中国重要经济数据公布及欧盟峰会召开,宏观面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风险,金融属性对价格的影响充满变数。
基本面上,本周关注比较有意思的供给数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数据显示,2012年铜供应缺口料达创纪录的40万吨,供给依旧显现不足;而国内供需状况却出现背离,铜研究小组监测的数据显示,9月份融资铜有再次攀升的趋势,铜库存增长8-10万吨,多为融资铜,保税仓库铜库存总量达60万吨以上,且中国隐性铜库存超过150万吨。同时,我们注意到, 现货TC/RC费用近月走高(大涨30%左右)及部分省份收储铜在近期都会刺激冶炼企业稳定生产,9月国内精铜产量将继续保持在高位。综合估计,铜研究小组认为,当前国内铜供给出现较为明显的过剩。
下周将迎来“LME周”。交易数据显示,当前伦铜注销仓单占比高企,维持在20%以上;库存处在历史地位;欧洲现货铜基本上也已平水成交,此将向市场“暗示”当前铜供应偏紧,可能上游借此为明年进口铜谈判造势。从价格上看,此将带来利好刺激。
技术面上,铜价处在容易变盘的十字路口。沪铜持仓量回归至40万手以下,暗示资金风险偏好逐步萎缩,LME持仓也出现逐渐走低的趋势。沪伦两市铜价走势密集窄幅震荡,但重心略微下移,此也增加了对后续走低的担忧。
综合以上分析,考虑到中国十八大召开,政府层面对经济维稳的需要,政策性利好预期依旧存在,铜研究小组认为,下周铜价将延续弱势震荡的行情,下方支撑区间为8000-8100美元,上行压力位8400美元,整体重心略微上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