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际黄金价格高涨,促进全球贵金属勘查开发投资不断增加。我国黄金资源丰富,迄今已发现的金矿物有38种,若包括亚种和变种达46种。而且我国的黄金资源潜力巨大,加上技术不断进步、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所以备受矿业投资者的关注。 
   近20年来,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形成了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基本与国际接轨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政策法律体系。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近几年来,我国黄金矿产资源开采政策发生了很多改变。在金价高位振荡的形势下,其政策取向的变化值得业界深入研究。 
   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曾长期对黄金产品实行管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收购和配售。1982年,我国放开了黄金饰品零售市场。1993年,我国改革了黄金收售价格的定价机制。200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成立上海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盘,中国人民银行停止黄金配售业务,国内黄金交易全部通过上海金交所进行。黄金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标志着我国黄金市场全面放开。2002年11月,我国先后取消了包括黄金企业引进外资合作开发国内黄金资源项目建议书审查在内的16项审批手续。 
   为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小环境污染,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利用废液(渣)生产黄金、白银,免征增值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黄金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受到业界各方的重视。在政策上,我国将更倾向于鼓励大型外资企业与国内黄金企业在国内项目中开展合作,而一些小型外资企业不在鼓励之列。大型外资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资金实力以及丰富的管理经验,不但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黄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总的来说,随着政策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矿业投资的环境也不断转变,这也将更有利于我国黄金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不断促进我国黄金行业的稳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