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才日态的油气并存
轮南古潜山油气藏由西向东依次存在稠油、一般黑油、挥发油、凝析油及天然气,它们大致处于相同的地层压力梯度和地温梯度下,具有相同的生油母岩。
2.油气分布受储集体控制
多油源、多期油气成藏,并且油气分布受储集休发育控制,形成目前轮古西稠油、中部斜坡带油气水共存、轮古东天然气聚集的特征。
(1)轮南西部斜坡带
原油密度明显偏大,属稠一超稠油。烃类包裹体颜色深,均一温度范围集中在45-85℃和92-105℃两个区间内,表明有两期油气充注:加里东晚期一海西早期、喜山期,轮古15一9并饱和压力计算的成藏时间为海西期。综合构造演化和岩溶发育,轮古西油藏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受后来印支一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油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使轻质组分散失殆尽,喜山期油气对该地区影响甚少,从而形成现在的稠一超调铀油藏。
(2)中部斜坡带
中部斜坡带轮古2井为含气顶的正常油藏;轮古208一201一111井南、东主要为油、水混合聚集区。油以海西期为主,天然气上要为喜山期。中都斜坡带轮古2井区单井气油比差异大,高部位轮古8并出水;轮古208、201、111井试采一含水快速上升;轮古208一201一111井一线南、东的轮南17井油为iF常偏重,轮南18井为气,轮南50,轮古5,381井等测试出水,反映中部斜坡带复杂的油气分布。分析认为,这是山于中部斜坡带储集休相对轮古西差,受油气运聚及后期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形成大景隔离流体及封存流体的结果。
(3)轮古东地区
轮古东土要为喜山期的天然气聚集,局部可能存在海西期聚集的油,如雀马1井。由于轮古东储集体属丁裂缝、裂缝孔洞型,流体分布相对中邢斜坡东边较为简单。
在轮古东气田范围,雀马1井测试获得低产油流;轮南62井测试出水,而距该井西南。0.62km的轮南621井试获高产工业气流等同样是由于碳酸盐岩储集体非均质性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