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山泥石流形成条件
矿山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质灾害,往往是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植被等自然
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其形成条件与一般泥石流一样,须具备高陡的
地形地貌、强降雨或其他水动力激发条件及丰富而松散的固体物源等三个基本条件,故而山地
丘陵区必然是泥石流的易发区。我国除油气、砖瓦粘土以外,绝大多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
产于山区,因而山区矿山泥石流是在具备地形高差、强降雨条件下因矿产资源开发引发和加剧
的人工泥石流。矿山筑路、工业场地修建、采矿及选矿等矿业活动过程中,排放的废石}查、尾
矿沙为矿山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而松散的固体物质,矿山泥石流成为山区最常见、危害最严
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
矿山泥石流虽然形成、运动、堆积过程具有自然泥石流的共性特征外,但与自然泥石流的
最大差异在于构成泥石流的固相物质的来源不同。矿山泥石流物源主要来自于矿产资源开发过
程中排放的废石弃渣,是人为堆积的,具有聚集速率快,堆积集中,呈现数年甚至几十年持续
不断的堆积过程,其规模取决于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强度及规模;自然泥石流的物源取决于自
然过程,物源形成的速率相对缓慢,补给相对分散(除山崩、滑坡提供的物源外),规模取决于
面蚀和沟蚀的弓虽度。
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地堆放废石渣于沟脑、坡面和沟谷河道边,挤占沟床,堵塞河道,造
成行洪不畅,加大了沟床的纵坡降比,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加剧了矿山泥石
流的发生、发展与危害,导致矿业开发前非泥石流沟或低频泥石流沟变成了泥石流沟或演变为
高频泥石流沟;或矿山开发前所在的沟谷本身就是泥石流沟,矿业开发废石渣堆放加剧了泥石
流的发生与发展。本文所指的矿山泥石流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废石渣堆放引发的人为泥石流
[8],包括采矿废石渣形成废石型泥石流和尾矿渣形成的矿山泥石流。
(二)矿山泥石流的类型
泥石流按其形成因素包括了自然泥石流和人工泥石流。由于矿山泥石流的形成、发展与消
亡过程,始终是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下进行的,故属于人为泥石流或人工泥石流[1一3]范畴。
而“人工泥石流”可包含人类的多种活动形成的泥石流,如水利水电工程、山区城镇建设、交
通建设等引发的泥石流。
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提供的固相物质的类型,矿山泥石流可分为采矿过程中排放的废
石形成的废石型泥石流、选矿过程中排放的尾矿沙形成的尾矿型泥石流,以及矿山崩塌滑坡堆
积物形成的崩滑型泥石流。矿山泥石流的规模及频发程度取决于矿业活动过程中排放的废}查量
的多少、持续堆排时间。依据矿山泥石流形成后的流体性质,矿山泥石流可分为粘性泥石流、
过渡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采矿排放的废石渣性质及颗粒级配决定着矿山泥石流的类型。以
固相物质组成,矿山泥石流可分为水石流、泥石流和泥流。矿山水石流主要形成于与花岗岩
类、碳酸岩类以及坚硬的变质岩类岩石分布有关的矿区,如小秦岭金矿区;而在泥岩类、砂质
泥岩类等沉积岩以及片岩、千枚岩等软岩性变质岩矿区,则为泥石流类型,神府煤田矿区采矿
弃渣主要为粉砂岩、泥岩,故形成了泥石流【71]。
依据泥石流形成场所的地貌形态,矿山泥石流可分为山坡型(坡面)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
和河谷型泥石流。以激发的水动力条件,矿山泥石流可分为降水型泥石流、冰雪融水型泥石流
和溃决水型泥石流(水库、尾矿库、堰塞湖、高山冰湖、崩塌滑坡堵塞沟谷河道等)。降水型泥
石流是矿山防灾减灾的重点。
(三)矿山泥石流危害
泥石流以其暴发突然,来势汹猛,冲击力强,冲淤变幅大,主流摆动速度快等特点,以冲
刷、冲击、淤埋等方式表现出巨大的危害性。由于矿山所在的山区多为狭长沟谷,矿山工业场
地及人员多分布于矿山泥石流流经的区域,因此,矿山泥石流发生后,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矿山经济揭失(表1,表z)。我国历史上部分废石型泥石流灾害见表1,
尾矿库是金属矿山重要工业设施之一,由于山区地形条件所限,山谷型尾矿库的建设往往
难以避开居民区,因此矿山尾矿库一旦溃坝,含有大量水分的尾沙沿山谷向下游倾泄形成泥沙
流,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灾害。美国克拉克大学公害评定小组的研究表明,尾矿库溃坝事故的比航空失事、火灾等其他6。种灾害严重。直接引起百人以上死亡的尾矿库溃坝形成的尾矿型泥
石流并不新鲜(见表2)。
二、矿山泥石流特点
矿山泥石流与自然泥石流一样,具有形成类型的多样性,发生后同样会造成群死群伤灾难
性后果。但因矿山泥石流的形成、演化过程中主要受控于矿产资源开发人为活动的影响,因此
矿山泥石流还具有一般泥石流不同的特点。
(一)人为性
在原沟谷纵坡降、降雨量等形成泥石流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矿山泥石流的发生与演化
受控于矿产资源开发人为活动。采矿排放的松散土石堆积物在陡峻而狭窄的、易于集水集物的
沟谷中,加大了沟床纵坡降比,在缺乏有效的拦}查、稳}查护挡及排导工程措施的情况下,人为
地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使原本非泥石流沟或低频泥石流沟演变成泥石流沟或高
频泥石流沟,加剧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和危害。
危害,在世界93种事故及公害中,名列第18位,仅次于核爆炸、神经毒气、核辐射等灾害,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