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矿区场陷地的性质及稳定程度.将坦陷地分为以下类型。
根据塌陷地的性质分为场陷干早地、泽地、季节性积水塌陷地、常年浅积水塌陷地和常年深积水塌陷地。
根据塌陷地的稳定程度分为毯定塌陷地和不毯定塌陷地。
(1)非积水塌陷干旱地
其特点是一般不积水,地形起伏大,耕作极其不便,造魔大面积的作物减产.
(2)场陷沼泽地
这类场陷地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排水不杨的平原地区。土坡出现潜育化、沼泽化和次生盐碱化现象,此类塌陷地既不宜发展农业生产.也不宜进行水产养殖,往往造成农作物减产,开发难度大。
(3)季节性积水坦陷地
这类塌陷地的特点是在塌陷区内,由于局部地块塌陷,使地面较周围地表低,在雨水较多的季节积水形成水塘,而在少雨或无雨的季节形成板结地,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一般农田减产达40%-50%以上。
(4)常年浅积水塌陷地
常年浅积水塌陷地较季节性积水组陷地的下沉深度大,一般在0.5-3 m,积水深度0.5^-2S m.极易造成作物的绝产,导致土地生产结构的突变.若不进行挖深补浅很难耕种养殖。
(5)常年深积水塌陷地
这类塌陷地下沉深度最大,一般均在3 rn以上,最深达12^-巧二.主要分布在大中型矿的采空区.其特点是地表下沉至地下水位以下,形成不规则的地下水域,有的与河道相通.形成塌陷人工湖或小水库。此类塌陷地水质较好,水充足,是发展渔业的理想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