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机理及工艺原理 |
|
|
|
在天然磁黄铁矿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初步应用中,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沉淀溶解平衡。化学沉淀法-铁氧体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铁盐,通过控制工艺条件,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铁氧体的包裹、夹带作用下进入铁氧体的晶格中形成复合铁氧体,然后再采用固液分离的手段,一次脱除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经研究,溶液中铁氧体的形成可认为是一二阶段过程,即加碱(OH-)使Fe3+与Fe2+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初期溶胶),然后“络合”生成中间络合物溶胶,这种溶胶最后“脱水”形成尖晶石型铁氧体,反映机理如(1)式所示。氧在其中的作用是调节Fe3+与Fe2+摩尔比,并未直接参与反应。如将任意二阶金属离子M2+取代(1)式中的Fe2+,则该式适用于含各种二价金属离子的废水,由此形成的铁氧分子式为MOFe203。根据晶体结构理论,凡离子半径介于0.6~1.0埃的二价金属离子,都有可能取代Fe2+进入铁氧体晶格中而不改变其晶格结构[6]
形成铁氧体的重要条件是提供足量的Fe2+和 Fe3+。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中,一般或多或少地含有铁离子,但大多满足不了产生铁氧体的要求,通常是额外补加铁离子,如投加FeCl2或FeSO4等,投加后,一部分Fe2+氧化补充了Fe3+,达到Fe2+:Fe3+=1:2。 本工艺主要原理是通过向重金属废水中添加 FeS,代替FeCl2或FeSO4的投加,并且FeS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S2-也可以和重金属反应生成沉淀,使部分重金属得以去除,剩下的一部分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生成复合铁氧化体去除。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物处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