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9396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网首页矿业学堂采选知识基本常识 → 晚三叠世聚煤特征

晚三叠世聚煤特征

http: 时间:2009/1/5 16:01:21 来源:无 点击次数:521

三叠纪聚煤在时间上专指晚三叠世,包括卡尼期、诺利期和瑞替期;在空间上主要指华南区。华南区晚三叠世含煤沉积发生在印支运动之后,在原有基底差别的基础上,东、西差异又有所发展,西部属特提期生物地理区,以含海燕蛤、缅甸蛤及云南蛤为特征;东部属环太平洋生物地理区,以含类贝荚蛤、江西蛤为特征。中间被早、中三叠世形成的湘黔鄂高地所分隔。


    西部为在一部分扬子地台基础上发育的大型拗陷盆地,称川滇盆地或四川盆地,含煤沉积为小塘子组及须家河组。由于受西北侧龙门山印支褶皱的影响,含煤地层西厚东薄,聚煤作用自西向东迁移,海相层位自西向东减少,小塘子组及须家河组下段可采煤层分布于盆地西北部,至须家河组上段可采煤层主要分布于川东一带,同时在须家河晚期由于龙门山的完全褶起,川滇盆地也演化为内陆沉积盆地。在川滇盆地西南一隅,受南北向断裂控制,还发育了一个在拗陷背景下的断陷盆地,称楚雄盆地,其北部和西部晚三叠世地层沉积很厚,海相层发育,北部即为著名的渡口宝鼎地区,煤层多而厚,是最重要的三叠纪含煤区。


   
东部为湘赣粤盆地,实际为一盲肠状海湾,海水自广州、汕头间方向入侵,被赣南粤东高地所阻,分为东西两支,向北延伸,东支伸向漳平、建瓯一带,漳平大坑由于发育有相当紫家冲段的沉积,含有中厚煤层,至闽北为焦坑组所超覆,含煤性略差。西支经粤北、湘南、湘东折为北东向,大体沿晚古生代之萍乐拗陷东延至婺源一带,海相层自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凡有相当紫家冲段沉积者均含煤较好,相反,被三丘田段超覆者则含煤性差,还有一些地区更为里阿斯期的门口山组所超覆。在这两支盲肠状海湾之间,浙西、赣东一带还有一些小型山间盆地,亦含煤层。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字:三叠世聚煤特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请在下面提问
问 题:
内 容:
联 系 人:
公司名称: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地 址:
邮政编码: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