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1294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网首页矿业学堂采选知识基本常识 → 石炭纪、二叠纪聚煤特征

石炭纪、二叠纪聚煤特征

http: 时间:2009/1/5 16:01:21 来源:无 点击次数:950

连续发育的石炭纪、二叠纪含煤沉积分布于广大的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晋、鲁、豫的全部,陕、甘、宁、辽、吉、蒙、苏、皖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跨14个省(区、市),其预测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22%,已发现资源量占全国的38%,而国有煤矿产量占全国60%以上,可见它是中国当前煤炭工业开发及勘探程度最高的部位。


      华北石炭纪、二叠纪含煤盆地(以下简称华北盆地)是发育在华北板块或华北地台上的一个超大型板内盆地,面积约120km2,盆内不仅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是连续和密不可分的,而且盆体完整、范围广布、各地均可顺利对比。华北自中奥陶世后曾整体上隆,其间约140Ma缺少沉积,至晚石炭世早期即巴什基尔期受古郯庐带活动影响而恢复沉积,石炭纪海水主要来自东北方向,后因板缘活动导致板内作翘板运动,至二叠纪海水改由东南方向入侵,这一变化便控制了盆内的聚煤特征。简言之,太原组的可采煤层分布于盆地北部和中部,大体在现今北纬35°以北范围;山西组煤层遍及全盆地;石盒子组(大风口组)煤层分布于盆地南部,大体在北纬35°以南范围。


      太原组厚煤层形成于海侵方向转变的阶段,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北带(2.2.4)。山西组煤层形成时,由于盆地发育至稳定期或成熟期,因此遍及全区而且层位稳定,厚度也相对均匀(2.2.5)。石盒子组沉积时,盆地北带及中带已全为内陆环境(2.2.6),南带由于海绿石、海豆芽、海绵骨针的存在而证明仍保持滨海环境,因而有可采煤层之生成。直到晚二叠世晚期即石千峰期,聚煤作用于华北盆地内方告全面终止。

2.2.4华北太原组等厚线及含煤性略图

 

2.2.5华北山西组等厚线及含煤性略图

 

2.2.6华北南带石盒子组等厚线及含煤性略图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字:炭纪、二叠纪聚煤特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请在下面提问
问 题:
内 容:
联 系 人:
公司名称: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地 址:
邮政编码: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