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 中国石墨矿资源相当丰富。全国20个省(区)有石墨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处,总保有储量矿物1.73亿吨,居世界第1位。从地区分布看,以黑龙江省为最多,储量占全国的64.1%,四川和山东石墨矿也较丰富。石墨矿床类型有区域变质型(黑龙江柳毛、内蒙古黄土窑、山东南墅、四川攀枝花扎壁石墨矿等)、接触变质型(如湖南鲁塘、广东连平石墨矿等)和岩浆热液型(新疆奇台苏吉泉矿等)3种,以区域变质型为最重要,不仅矿床规模大、储量多,而且质量好。石墨矿成矿时代有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元古宙石墨矿为最重要。
硅灰石 中国硅灰石资源丰富。全国14个省(区)有硅灰石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31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32亿吨,居世界第1位。吉林省硅灰石矿最多,占全国的40%云南、江西、青海、辽宁次之。硅灰石矿床类型有夕卡岩型(如吉林龙井、湖南常宁、江苏溧阳等)、接触热液变质型(如吉林梨树、江西上高)和区域变质型(如吉林浑江)3种,以前两种为主,成矿时代主要为石炭纪、二叠纪,其次为泥盆纪、志留纪和寒武纪。
滑石 中国滑石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15个省(区)有滑石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4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2.47亿吨,居世界第3位。从省(区)分布看,以江西滑石矿最多,占全国的30%辽宁、山东、青海、广西等省(区)次之。滑石矿矿床类型主要有碳酸盐岩型,如辽宁海域、山东掖县等产地和岩浆热液交代型,如江西于都、山东海阳等产地,以碳酸盐岩型为最重要,占全国储量的55%。成矿时代主要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次之。
石棉 中国石棉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15个省(区)有石棉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45处,总保有储量矿物9061万吨,居世界第3位。青海石棉矿最多,储量占全国的64.3%四川、陕西次之。主要石棉矿产地有四川石棉、青海茫崖和陕西宁强等石棉矿区。我国石棉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超基性岩型和碳酸盐岩型两类,前者规模大,储量占全国的93%。石棉矿成矿时代有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古生代成矿为最重要。
云母 中国云母矿资源丰富。全国20个省(区)有块云母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69处,总保有储量云母6.31万吨。以新疆块云母最多,储量占全国的64%四川、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也有较多的云母产出。主要云母矿区有新疆阿勒泰、四川丹巴、内蒙古土贯乌拉云母矿等。云母矿的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伟晶岩型、镁夕卡岩型和接触交代型3种。以花岗伟晶岩型力量重要,其储量占全国的95%以上。云母矿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元古宙和古生代,中生代以后形成较少。
石膏 中国石膏矿资源丰富。全国23个省(区)有石膏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69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76亿吨。从地区分布看,以山东石膏矿最多,占全国储量的65%内蒙古、青海、湖南次之。主要石膏矿区有内蒙古鄂托克旗、湖北应城、吉林浑江、江苏南京、山东大汶口、广西钦州、山西太原、宁夏中卫石膏矿等。石膏矿以沉积型矿床为主,储量占全国90%以上,后生型及热液交代型石膏矿不很重要。石膏矿在各地质时代均有产出,以早白垩纪和第三纪沉积型石膏矿为最重要。
宝玉石 中国宝玉石矿品种繁多。辽宁岫岩玉、新疆和田玉和海蓝宝石、广东的南方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鸡血石、湖北的绿松石、抚顺的煤玉、琥珀和内蒙古的玛瑙等古代就已开采并驰名中外。在海南、江苏、山东等地还产有蓝宝石矿。我国宝玉石地质工作程度较差。对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海南五省12个宝石矿区进行了地质工作,总保有储量矿物4.1万千克,以宝石级刚玉、绿柱石、石榴子石和锆石为主。对北京、内蒙古、辽宁、河南、广东、青海六省(区)10个玉石矿区进行了地质工作,总保有储量矿石28.9万吨,其中以辽宁的岫岩玉保有储量最多,占全国玉石储量的一半。我国宝玉石矿有多种矿床类型,以伟晶岩型、热液交代型和风化残积-冲积型矿为重要,岩浆型、变质型、夕卡岩型次之。宝玉石成矿时间跨度较大,自前寒武纪直至第四纪均有宝玉石矿形成。
水泥灰岩 中国水泥灰岩资源相当丰富,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全国各省(区、市)均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112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89亿吨。储量以陕西最多,占10%,安徽次之,占6.7%。广西、四川、山东水泥灰岩资源也较丰富。水泥灰岩矿床成因类型分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矿床(如河北邯郸峰峰矿、四川峨眉黄山等)、机械碎屑沉积矿床(如山西大同七峰山等)、生物沉积矿床(如江苏、浙江等地石炭系黄龙灰岩等)和重结晶型石灰岩矿床(如黑龙江省爱辉关鸟河)。石灰岩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各时代地层中几乎都有形成,但用于生产水泥的主要是古生代形成的石灰岩。
玻璃硅质原料 中国玻璃硅质原料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玻璃用石英岩、石英砂岩、石英砂和脉石英等类矿产。全国26个省(区)有189个矿区,总保有储量38亿吨。就地区分布看,玻璃用石英岩以青海为最,占全国总储量的42.4%石英砂以海南为最多玻璃用石英砂岩山东则居首位。主要矿区有青海大通、河北滦县雷庄、内蒙古甘族卡、辽宁本溪、河南渑池、福建东山、广西北海、海南文昌等地硅质原料矿。就矿床成因类型分,以沉积变质石英岩、沉积石英砂岩和海相沉积石英砂为主,热液型石英脉不具重要意义。玻璃硅质原料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形成。
硅藻土 中国硅藻土资源丰富。全国10个省(区)有硅藻土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35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3.85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在地区分布上,以吉林最多,占全国储量的54.8%,云南、福建、河北等地次之。矿床类型主要为火山物源沉积型矿床(吉林长白、山东临胸、浙江嵊州市硅藻土矿等)和陆源沉积型(云南寻甸、四川米易硅藻土矿等)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在第三纪和第四纪,以第三纪为主。
高岭土 中国高岭土矿资源丰富。在全国21个省(区)208个矿区探明有高岭土矿,总保有储量矿石14.3亿吨,居世界第7位。从地区分布看,广东最多,陕西次之。分别占全国储量的30.8%和26.7%福建、广西、江西探明储量也较多香港特别行政区亦有高岭土矿产地。我国主要高岭土矿区有广东茂名、福建龙岩、江西贵溪、江苏吴县和湖南鸲醴陵等。矿床类型有风化壳型、热液蚀变型和沉积型3种,以风化壳型矿床为最重要,如广东、福建的高岭土矿区。成矿时代主要为新生代和中生代后期,晚古生代也有矿床形成。
膨润土 中国膨润土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国23个省(区)皆有膨润土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86处,总保有储量矿石24.6亿吨,居世界第1位。地区分布上以广西、新疆,内蒙古为多,分别占全国储量的26.1%、13.9%和8.5%。主要膨润土矿区有河北宣化、浙江余杭、河北隆化、辽宁黑山、辽宁建平、浙江临安、甘肃金昌、新疆布克塞尔。浙江临安平山的钠基膨润土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钠基膨润土矿床。矿床类型可分沉积型、热液型和残积型3种,以沉积(含火山沉积)型为最重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70%以上。成矿时代主要为中、新生代。在晚古生代也有少量矿床形成。就矿石成分看,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在总储量中分别占约27%和31%。
花岗石 花岗石矿在商业中是泛指具有装饰功能、质地坚硬、抗酸碱,可加工成一定规格石料或工艺品的天然石材,并非地质学中的"花岗岩"概念。花岗石大体包括岩浆岩、火山岩类和部分变质岩类(如混合岩、片麻岩等)。我国花岗石矿资源丰宫,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探明储量的矿区180余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7亿立方米,包括花岗岩、安山岩、闪长岩、辉绿岩、角闪岩、玄武岩、辉长岩、蛇纹岩、橄榄岩、辉石岩等。地区分布上以山东、北京为多,分别占全国储量的23.8%和18.5%。花岗石矿产多为岩浆型或火山型成因,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产出,部分经后期蚀变或变质,另外一些原岩多为沉积岩类,经受深变质而形成混合岩或片麻岩。
大理石 大理石亦为商业名称,是泛指具有装饰功能、可加工成建筑石材或工艺品的天然碳酸盐类岩石,如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等。中国大理石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全国26个省(区)皆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0亿立方米,以广东、河北储量最多,各占16.6%。我国主要大理石矿区有河北曲阳、江苏宜兴和赣榆、湖北黄石、四川宝兴、陕西留坝及广东英德大理石矿等。大理石矿成因类型有区域变质型.沉积型和接触变质型3类,以区域变质型为主,储置占全国总储量的50%以上。大理石矿自太古宙至于生代均有形成,以太古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