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用煤(一) |
|
|
|
建材行业概述 水泥是是建筑用胶凝材料,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成绩显著,首先表现在产量的高速增长上。1980年我国水泥产量为8000多万吨,现在年产量已接近5亿吨,为世界第一位,年产量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3,1997年产量约为1980年的6倍,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2003年,水泥年产量已达8.6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雄居世界第一位。 因此有力地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满足了大规模基础建设和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水泥生产热耗低于熟料。我国重点大中型水泥厂平均煤耗为 在未来的二十年中我国经济将持续地以较高速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根据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采用经济计量模型法对未来各阶段我国水泥需求量做出了预测,预计2010年水泥需求量为8.5亿吨,2020年为11.0亿吨。 建筑行业历史 我国水泥工业已有113年的历史,近20多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古代曾有过辉煌的建筑胶凝材料史。早在公元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白灰面”涂抹山洞,此后,又学会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至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了石灰。在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出现了一种名叫“三合土”的建筑材料。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后,日本水泥资本随日本侵略势力的入侵进入中国,开办了一批日资水泥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大兴土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建设了一大批水泥企业,改革开放使中国现代水泥企业纷纷诞生。 中国水泥史上设备国产化的进程中有4个里程碑: 昆明水泥厂(后改名云南水泥有限公司)是国产设备建设立窑厂的里程碑; 湘乡水泥厂(后改名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是国产设备建设湿法回转窑厂的里程碑; 江西水泥厂(后改名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产设备建设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厂的里程碑;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产设备建设日产5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厂的里程碑,中国水泥工业现代化步伐从此大大加快。 水泥生产原理 水泥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水泥是由水泥熟料锻烧而成的。水泥熟料主要由石灰石、粘土和铁粉这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磨制成粉末状生料。生料经在炉窑内的连续加热,使其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就变成熟料。 1、水泥熟料锻烧过程。水泥生料在炉内锻烧成熟料的过程,可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2、水分蒸发阶段。这个阶段含两个过程,一是生料入炉后温度升至100~ 3、碳酸盐分解阶段。炉窑内温度升至 4、水泥熟料烧成阶段。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是C3S,客观存在需在液相中形成,为此炉窑温度需继续升高。当温度升至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材、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