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经济结构低级化、低效化 |
|
|
|
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的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更高级产业不断向下延仲,形成资源产业层次低级化的发展趋势,其利润向下游产业转移,使之积累能力不断下降,缺少自我发展能力。煤炭城市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效益差,不少企业仍处于出售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层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煤炭城市的经济效益一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资源产品和加工产品之间实行价格“剪刀差”政策,造成工矿城市比较效益下降、利益流失的状况。在价格形成转向市场化的过程,国家首先放开了加工产品的价格,煤炭、电力、化肥等产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由国家计划控制,价格体系的扭曲和价格改革的不同步,不仅维持了原有的价格“剪刀差”,而且还导致加工产品按市场形成的高价值向工矿城市返销的局面。这种双重利益流失,一段时间造成煤炭开发和输出越多,利益流失也越多的困境,更谈不上资本积累和产业转型。
|
|
![]() |
|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 |
| 关键字:煤炭|经济|结构 |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