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都是无依托煤炭城市,即原先没有城市,因煤炭开发而兴起,如抚顺、阜新、淮北、淮南和七台河市等。这类煤炭城市的发展可能出现两种结果:在主客观条件皆备的情况下发展成综合城市,或者经历一个长期痛苦过程,最后仍形成“煤竭、城衰、人口迁移”的局面。但是也有一些城市是有依托煤炭城市。有依托煤炭城市是指因附近地区发现和开发煤炭资源而具有煤炭城市功能的城市。如太原、重庆、郑州、唐山、邯郸、徐州、大同等城市。
按照煤炭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无依托煤炭城市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四类,有依托煤炭城市可分为完全依托期、相互依托期和脱离依托期等三类。
幼年期煤炭城市建市(镇)5-10年,为城镇阶段,可能发展为市,也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保持为镇,煤炭工业是主导产业,煤炭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青年期煤炭城市建市10-30年,原来的煤炭城镇已发展为市焊炭产业支柱地位突出矿地与城市中心的紧密相连,产业结核单一,资源保证程度高,非煤产业已有所发展,煤炭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90%。中年期煤炭城市建市30-50年以煤炭工业为主体的局面已有相当的基础,煤炭工业地位逐步降低,资源保证程度趋于下降,矿地与城市中心地带已经或正在分离,并发展为多个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向多样化发展,煤炭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30%一60%。老年期煤炭城市建设50年以上,煤炭资源保证程度低,煤炭支柱地位已不明显,产业结构分化,煤炭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0%一20%a,城市类型将发生变化。
完全依托期煤炭城市表现为其他产业较多地支持煤炭产业,煤炭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继续上升。相互依托期煤炭城市表现为煤炭产业开始支持其他产业,煤炭工业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煤炭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急剧攀升。在相互依托后期,煤炭产业更多地支持其他产业,其他产业加速发展,煤炭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趋于稳定。脱离依托期煤炭城市表现为其他产业较多地支持煤炭产业的调整及转移,煤炭城市功能开始显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