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出口阶段企业特征 不同出口阶段的企业在年平均出口额、出口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企业从事出口的时间以及企业内部出口部门的设置四个指标特征上都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
 同以往对企业出口阶段的研究结论一致(Kotahe和Cxinkota,1992),出口规模是衡量我国外贸企业出口阶段的重要指标。刚刚探索出口可能性的企业出口规模较小,年平均出口额在10一54万美元左右,出口额仅占企业销售总额的5%左右。出口经验丰富的企业,大多数年平均出口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70%,年平均出口额超过1 000万美元。①显然,随着出口参与活动的增加,出口阶段的提高,企业的出口规模呈现递增状态。
 本研究将企业从事出口的时间作为主要指标衡量企业的出口经验。通过ANOVA方差分析发现,处于不同出口阶段的企业,从事出口业务的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刚刚探索出口可能性和试验出口阶段的企业出口经验的差异性并不大,从事出口的时间基本在5年左右。然而,随着企业出口阶段的提高,企业的出口经验显示出非常强的差异性,特别是出口经验丰富的外贸企业从事出口的时间大多数在15一20年左右。可以得出结论,企业的出口阶段越高,随着企业从事出口的时间的增加,企业的出口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本研究特别将外贸企业内部出口部门的设置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衡量企业的出口发展状况。在Kotabe和Czinkota(1992)的研究中并没有采用该指标,但是从KmanaUy(1998)对企业出口发展状况的描述中已经体现出这一指标在不同出口阶段中的差异性。
 通过ANOVA方差分析发现,我国外贸企业在不同的出口阶段内部出口部门的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刚刚探索出口可能性和试验出口的外贸企业,出口部门在其内部并不是主要部门,大部分外贸企业没有独立的出口部门,而是包括在销售部门中,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出口业务专员。随着企业出口业务的发展,有一定出口经验的外贸企业开始设立独立的出口部门,但仍不是企业的主要业务部门。随着企业出口阶段的进一步提高,出口经验比较丰富和非常丰富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出口部门的职能,出口部门已经成为企业的主要业务部门,有的企业完全从事进出口业务。由此可见,随着企业出口阶段的提高,出口部门在企业内部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强,这也是企业出口规模扩大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