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在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全国国民经济范围的,包括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及行业,如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地质勘查业等,以及这些部门内部所划分的亚类,也包括全国各个大小地区的范围。如大的经济区、省区、地市县等,所有这些经济活动和经济事抓可以统称为宏观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地质勘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属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包括企业、总厂、公司、个人及其家庭等。地质勘查单位属于这一类,这些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可以统称为微观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
由此可见,地质勘查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整个地质勘查业及其所属各个分支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标至于某些虽然属于地勘单位的事机但都密切地关系、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或整个地质勘查业的活动和利益,并需要国家或部门的管理机构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协助、督促、检查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机也属于地质勘查经济学研究所涉足的范围。因此,就其基本方面,来说,地质勘查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及其相应的经济管理的科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科学。
地质勘查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决不是事物或过程的表象,而必须是事物或过程的内在的普遍的本质的联系,即事物或过程的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地质勘查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客观的经济规律。它们运动着,并且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着。它们在不同领域.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条件,对地质勘查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及其管理,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形成了有规则的地质勘查经济运动及其管理活动。在这些客观经济规律中,有一切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等,也有某些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物质利益规律等,还有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这些规律都在社会主义地质勘查活动中起着作用,并且规定、引导着地质勘查经济活动、经济事物及其管理的进行。此外,地质勘查经济活动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产业,它还有本身所特有的客观经济规律,如地质勘察找矿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带来收益递减的规律。地质勘查工作在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中处于超前地位的规律,地质勘投入、产出与后序经济效益具有特殊相关关系的规律,地质勘查阶段性和经效益相关的规律,地质勘查投入具有高风险的规律等。这些特殊规律也在运动着、作用着、规定并引导着地质勘巍济活动,经济事物及其管理的进行。经济规律是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是内在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它、改造它,但是可以发现它、认识它。并主动地自觉地驾驭它、运用它。为实践服务,从而使人们更合理地、更有效地管理和组织地质勘查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以促进社会主义地质勘查业的发展。
地质勘查经济学在研究上述对象时,要特别注意研究按上述各种客观规律制定的管理与组织地质勘查经济活动、经济事物的原理、原则、方式和方法。它们主要有:如何保障地质勘查工作与相关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关系,如何调整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地质勘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使其促进地质勘查生产力的发展,怎样合理组织地质勘查生产力,充分发挥每一种生产要素各自的功能和总休功能.怎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三者物质利益的关系,如何改善和改革某些上层建筑,使其适合于地质勘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等。所有这些研究的内容及其成果,必将为党和国家在制定发展社会主义地质勘查业的重大方针、政策上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依据。同时,也必将提高我们识别地质勘查经济活动中是与非的能力,从而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科学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