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的测量控制网,是勘探工程测量的控制基础。矿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应根据矿区的大小、地形条件以及各种勘探工程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合理布设。
进行勘探工程的目的是在于查明矿体的分布范围及储量,为此,必须根据勘探工程恻量结果绘制成各种地质图件,以供推断地质构造时应用。为保证地质资料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即各种图件应能按一定的精度梯度互相套合),这就要求,勘探工程测量控制网应与测绘地形地质图的侧量控制网在坐标系、高程系、投影带的使用等方面都应当是一致的口地质勘探专业的测量规范规定,地形测图平面控制网和勘探工程测量的平面控制网,应采取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即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将控制成果投影到参考椭球体面或大地水准面高程控制网应采用黄海高程系。这样地形地质图与国家基本图的套合,地形地质图与矿区其它地质图件的对照和套合都是有利的。
当利用国家三角网的成果,作为矿区控制网的起算数据时,应考虑最大比例尺(如1:1000)地形测图时由投影引起的长度变形(将实地长度化算到投影面后的长度之差与长度之比),不致影响到地形测图。当采用3,带投影时,在中纬度地区(纬度40。左右),边缘部分的边长变形约为1/4500,即图上100暗米的边长将有0.2毫米的差数,这对于地质制图是允许的。所以,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平面控制网均应采用3度带中的成果若勘探工程测量有更高的精度要求时,亦可采用1.5带或任意轴子午线投影带(以测区中部的子午线为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纷,边长投影的高程面也可选在测区平均高程面七
由于国家三角点坐标成果-一般都是6°带中的成果,而且边长投影在大地水准面上,因此在利用矿区周围国家三角点的成果时,应进行必要的换带计算,将该点在6°带的坐标成果换算成了3°的成果,以及视利用国家点成果的不同情况而进行的子午线收敛角计算及边长投影改化计算等。利用国家点成果的不同情况及其换算和改化的要求如下
1 利用一组国家三角点坐标成果作为起算数据时:
由于了3°中央子午线的一半与『带中央子午线重合,而另一半与6°带的分带子午线重合。所以,当三角点在6°带中央子午线东或西1.5范围以内时,其坐标不需换算,只需改变一下带号只有当兰角点在6带中央子午线以东(西1.5以上时,因为需要换算的点数不多,通常可利用《高斯、克吕格投影计算表,几先将国家三角点的高斯平面坐标反算为大地坐标,再将反算的大地坐标按所在带中央子午线为准换算为3°带的高斯平面坐标计算方法。
2 只利用一个三角点坐标及一条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时;
当三角点位于『带中央子午线东(西1飞范围以内,而且边长投影的高程面仍采用大地水准面时,已知点坐标,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均不需改扎否则,应将其改算为所采用了带(或1.5带及任意轴子午线投影幼内的坐标、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此,除需按上法换算该点在新投影带的坐标外,尚需进行边长改化及子午线收敛角计算,将已知边长及方位角改算为新投影带的边长及方位角。
如边长投影面采用测区平均高程面时,尚需将大地水准面的长度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后再投影到新的高斯平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