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矿床禀赋要素就是指影响其禀赋优势的因素或条件,即前述的那些“富、大、易、近’的因素或条件。案赋要素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1))矿床及矿体的储量:一般来说,储量大的矿床禀赋优势大。但对这个因素不能只考虑全矿床的储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单个矿体的储最可能比整个矿床的储量更能体现票赋优势的差异。假如有两个矿床,储量相同,其他禀赋要素也相近,但是其中一个矿床的储量都集中于一个矿体(如南京梅山铁矿);而另一矿床其储量却分散于10多个矿体(如某些矽卡岩型铁矿),每个矿体的规模都不大,导致开采的单位成本高而效率低,
在此情况下,显然前者的禀赋优于后者。
(2))矿石的品位:不言而喻品位高者优势大,但还须注意品位的变化系数。
(3))开采条件,又可细分为:
①矿体埋藏的深浅:显然浅者优势大口
②矿休形态的复杂程度:复杂者将增加开采的难度及其损失率、贫化率,而不具优势。
③矿体的厚度:人认为储量大小即可反映矿体的厚薄,其实不然。如宣龙式铁矿和宁乡式铁矿,不少矿区储量几亿吨而厚度却不大,厚度小则一般难以采用高效率采矿法。值得注意的是采矿难度最大的常是缓倾斜中的厚薄呈简单的正相关。
④矿体的倾角:一般说来,倾角陡者更有利于开采,但并非绝对如此,须结合其他条件考虑其亲赋的优劣。
⑤矿石及围岩的物理机械性质:包括稳固性、可钻性、可爆性等,而这些性质又是矿石及岩石硬度、脆性、韧性及抗压、抗剪、抗拉强度等与裂隙度构造相结合的综合反映。当然,易凿、易爆的矿、岩,禀赋优势大;但围岩的稳固性却不见得愈稳固愈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稳固围岩的矿体,利于采用有底柱崩落法开采,田岩不稳固反而成为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