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7804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首页 → 行业资讯国内新闻 → 大宗商品由盛转衰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大宗商品由盛转衰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http: 时间:2022/9/13 9:28:18 来源:全球矿产资源网 点击次数:750

  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大宗商品的生产与贸易受到巨大冲击,催生了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而6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调,国际油价、铜价、粮价普遍大跌,8月又出现技术性反弹。本次大宗商品大起大落的原因几何?究竟是供给侧的修复、需求侧的衰退还是流动性转变?接下来大宗商品走势是否会分化?又会对我国经济和产业造成哪些影响?
  大宗商品为何由盛而衰?
  全球流动性与经济周期切换
  今年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依次经历了复苏-滞胀-衰退预期主导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年初至 4 月初的普涨,体现经济复苏叠加供给冲击。此阶段全球经济复苏在奥密克戎疫情缓和后加速,2月又逢俄乌冲突,大宗商品供给冲击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导致油价、农产品、工业金属价格全面上涨。
  第二阶段是4月中至6月初的盘整,对应滞胀周期。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推高通胀, 全球经济由复苏迅速转向滞胀周期,美联储加息引发全球流动性转向收紧,美元指数快速走强,铜价率先下行,而其他商品仍处于高位震荡。
  第三阶段是6月初以来的普跌,反映“衰退交易”。在历史性通胀与加息周期冲击下,欧美经济衰退预期发酵,大宗商品全面回调,能源、粮食、金属类大宗商品同步下跌。7 月中旬开始,部分品种金属价格出现超跌反弹。
  大宗商品由盛转衰,直接原因在于全球流动性逆转,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周期切换。
  1、从商品属性来看,基本面矛盾从供给冲击转向需求放缓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大宗商品需求弱化。疫情反复与通胀高企背景下,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一是国内方面,疫情局部爆发冲击中国经济生产,4月全球资源品需求出现脉冲式回落。根据 OPEC 统计,4 月中国对石油日均需求量环比下滑超 7%。而据 ICSG全球精炼铜产量及消费量测算,4 月铜供需格局开始转为过剩,促使铜价见顶下跌。
  二是海外方面,美欧经济陷入滞胀,企业经营和居民生活均面临严峻挑战,带动大宗商品相关的生产消费需求全面走弱。美欧通胀高企持续打压消费者信心,企业面临成本压力骤升,而美国实际 GDP 同比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在经济衰退预期不断发酵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2、从金融属性来看,流动性紧缩压制商品价格
  全球流动性收紧是大宗商品由盛而衰的直接原因。疫情后美欧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重要推手。而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也加剧了全球历史性通胀,美欧央行被迫尽快加息。美联储在3月-5月-6月连续加息25bp-50bp-75bp,并在6月开启了缩表周期,美元流动性转向紧缩。
  一是美元流动性紧缩推动美元指数上行,压制大宗商品估值。由于美联储收紧流动性,实际利率快速拉升,推升美元指数。而大宗商品普遍以美元计价,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跷跷板效应。今年 6 月初美联储同时加息和缩表,美元指数快速上行。7月14日,美元指数接近110关口,6月以来累计上涨6.8%,而同期 CRB现货指数下跌8.8%。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整体承压的同时,期货价格创出本轮周期的最大跌幅,7月5日,原油期货价格单日跌幅超8%,铜价也出现大跌。
  二是商品期货市场的投机炒作情绪降温,大宗商品交易多空力量逐渐趋于平衡。今年2月下旬与4月上旬,WTI原油期货市场两度出现多头持仓激增,多空力量缺口增大, 而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于3月初与 5月初两度冲顶。而6月以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空头持仓快速提升,空头持仓占比从5.0%快速提升至8.1%,推动原油价格中枢下行。
  铜价和油价回落的节奏为何不同步?
  需求敏感度与供给约束的差异
  铜价与油价长期走势接近,但短期走势出现分化。第一,从历史长周期来看,铜价与油价密切相关,近二十年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与LME 铜价相关系数高达70%。第二,从今年的走势拐点来看,全球滞胀周期中铜价与油价并不同步,铜价率先大跌,油价滞后一个多月才跟随下跌。第三,从今年以来的涨跌幅来看,能源类商品表现普遍较强,国际天然气、原油价格,国内动力煤价格涨幅表现居前,而金属类商品价格表现普遍低迷,黑色金属如螺纹钢、有色金属如铜、铝价格表现垫底。今年两种商品价格走势分化的根本在于对经济周期的敏感程度不同,而供给约束的差异也加大了二者的分化。
  一是对需求的敏感程度不同。铜价是经济景气度的风向标,对总需求变化敏感。铜多用于基建、汽车、机械制造,伴随经济衰退,可选消费和制造业走弱带动金属铜需求下行,铜价对需求变化响应相对较快。原油是工业之本,既是燃料供应来源,也是工业品生产的起点,油价对下游需求的响应相对滞后。类比美林投资时钟,铜价反映经济增长,而油价反映通胀,铜油比的走势对经济周期有指示作用,铜油比的下行周期对应经济滞胀周期,铜价跌幅快于油价。
  二是供给的约束程度不同。铜生产与贸易受到本轮俄乌冲突的影响较小,供给侧扰动偏短期。而原油、天然气供应持续受到地缘政治的冲击。一方面是战争致使油气贸易风险提升,石油海运和天然气管道运输面临中断,造成原油贸易稀缺;另一方面是是欧美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欧盟主动减少对俄罗斯出口油气产品的采购,特别是欧盟实施俄罗斯海运原油采购禁令,加剧了原油供应紧张。三是产油国组织OPEC增产步伐较慢。直至7月产油国增产拉动全球石油供应量回升,才带动原油供给溢价回落。
  接下来大宗商品将会怎幺走?
  整体价格中枢下移,品种间分化加大
  未来大宗商品走势短期看流动性紧缩,长期仍取决于需求端衰退、供给端冲击。流动性紧缩节奏变化会影响短期走势,但长期来看,全球加息周期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将逐步显现,中长期需求端的抑制更加明显,大宗商品将回归基本面定价。供需预期差异使得大宗商品走势分化。下半年能源受到的供给端约束更大,需求端相对有韧性;而工业金属供给端扰动小,需求衰退预期持续。
  1、大宗商品由盛而衰,回归基本面定价,品种间分化加剧
  整体而言,预计下半年大宗商品由盛及衰,价栺中枢下移,市场验证衰退预期,回归基本面定价,品种间供需预期差异会产生结构分化。
  第一,货币政策紧缩节奏的不确定性会给商品短期走势带来扰动。紧缩预期放缓, 容易触发阶段性反弹。7月下旬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缓和,美元指数回落,使得部分品种如铜、锌等金属价格出现技术性反弹。但8月下旬加息预期重新加码,鲍威尔央行年会上的鹰派发言使得紧缩预期回摆,商品价格又见顶回落。
  第二,海外需求下行的长期趋势较为确定,工业金属需求下行偏快,能源需求下行中有韧性。下半年到明年全球经济的主线是由滞胀走向衰退,一是高通胀侵蚀居民购买力,消费者可选消费品支出减少,但能源支出仍保持韧性,冬季欧美能源需求通常会走强;二是全球制造业景气度下行,产生品库存积压将转向去库存,使得工业生产需求减弱,全球加息周期使得利率敏感的房地产投资下行,相关工业金属需求受冲击程度较大。三是贵金属在全球经济衰退周期因避险需求或将有超额收益。
  第三,供给约束差异加剧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预计国际原油、国内煤炭价栺相对强势,而工业金属相对偏弱,农产品价格回落。
  一是供给侧约束主导能源价格走势相对偏强。产油国组织 OPEC 对增产的立场维持谨慎,原油市场供需紧平衡格局处于低库存,加之美国页岩油产能受限,欧洲能源缺口可能加剧能源结构性短缺。
  二是全球需求下行,工业金属价格走势相对较弱。铜或将出现过剩,新能源需求景气或难以弥补传统工业需求下行,而铜价供给持续扩大,铜价或将继续探底。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能源紧缺和高电价,可能会限制部分金属生产冶炼,供给预期趋紧可能扰动金属价格。
  三是农产品供给冲击缓解,国际粮价将逐渐回落至地缘冲突前的区间。主要是俄乌粮食贸易恢复、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缓和、能源价格下降使得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好转。但极端天气对全球粮食供需产生扰动,美国、西欧等小麦主产地、印度的小麦、水稻产地受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可能面临减产风险。
  四是国内定价的黑色系产品分化,煤炭走势偏强,而螺纹钢将维持弱势。煤炭方面,国际国内供给约束明显。海外方面,欧洲煤炭短缺风险,欧盟对俄煤进口禁令于8月10日生效,而天然气短缺使得煤炭采购需求增加,国际煤炭市场供需紧张。国内方面,煤炭生产受安监、疫情防控等因素制约,而需求端火电用煤需求受到高温天气刺激,供需紧平衡使得动力煤短期走势偏强。螺纹钢方面需求低迷是核心。国内地产需求冲击拖累钢价,虽然基建开工用钢需求有所回暖,但难以对冲地产需求的下行。而双碳政策下的限产政策有序推进,预计不会出现去年运动式减碳的供给冲击,螺纹钢供过于求是基准情形。
  2、原油:低库存、页岩油资本开支不足、欧洲能源缺口支撑油价韧性。
  一是当前原油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且补库尚不明显。今年1-7月美国累计投放超1.27亿桶原油,目前全部原油库存已经降至 2003年以来的低点,预计四季度有望从去库存转向补库存。在低库存背景下,一旦需求边际好转将更容易通过库存放大供需矛盾,进而带动油价企稳回升,因此预计油价跌幅相对有限,中枢或保持在90-100美元运行。
  二是美国页岩油资本开支受限,产能増量不足。疫情以来,美国页岩油生产恢复较为缓慢,2022年6月末,页岩油活跃钻井数量568座,较疫情前仍有 13%的缺口。接下来,美国页岩油产能和投资受到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制约。一是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后,能源企业的资本开支意愿大幅下降,未来开拓产能空间受限。二是美国民主党力推气候变化议题,《2022通胀削减法案》通过之后,新能源领域投资将挤压油气传统能源行业的投资。三是美国页岩油企业自身的资本纪律。今年股东普遍要求增加股票回购或分红推升股价,包括 Pioneer、Marathon 在内的五家美国大型页岩油上市公司都选择保持高的股息率,积极向股东分配利润,而非留存利润增加资本开支。
  三是欧洲天然气与用电缺口短期难以逆转,加大原油需求。一方面,俄罗斯油气供应不确定性较大,俄罗斯北溪一号管道运输的天然供应量减少了八成;另一方面,欧洲内部能源生产也不稳定。经济滞胀导致加剧社会矛盾,能源生产行业罢工,挪威油气工人罢工令欧洲能源形势进一步趋紧。欧洲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在内多国相继宣布增加煤炭战略储备、提高煤矿产量、延长煤炭火电机组工作旪限等举措,增加煤炭供应, 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权重,但这尚不足以弥补与俄罗斯油气脱钩带来的能源缺口。8月17日以来原油价格见底企稳,这是由于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将刺激瑞士等国转向石油发电,增加了原油替代性需求。今年冬季欧洲能源供需不确定性较大, 电力危机和缺气危机或将重演,原油价格波动上行的可能性较大。
  3、黄金:经济滞胀与衰退期的保值资产
  金价短期受到快速加息的压制,长期通胀与衰退利好黄金配置。首先,金价走势以实际利率为锚,实际利率与黄金价格呈现负相关性。虽然本轮紧缩或将持续至明年一季度,但实际利率有望更早见顶下行,未来若美联储开始放缓加息节奏,将标志着黄金的配置的窗口期开启。
  其次,黄金在历史上的滞胀期与衰退期均有较强表现。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报告,自1973 年以来的美国经济滞胀周期中,黄金平均年化涨幅32.2%,高于商品、股票、债券资产的涨跌幅;并且在衰退周期中,黄金依然保持了12.8%的年化涨幅,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大跌。
  四、大宗商品由盛而衰对中国有何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由盛而衰”,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两大影响。一是推动国内工业品通胀下行,释放货币政策空间;二是缓解中下游制造业成本压力,企业信心复苏。
  1、宏观上,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但仍需警惕结构性通胀对货币政策掣肘。
  我国当前面临的通胀是结构性通胀为主,输入性通胀为辅。当前的通胀主要源于猪周期带动食品价格快速上行,核心CPI依然相对温和,而PPI同比则持续下行,反映出猪周期上行与总需求不振并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减轻我国生产端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落。

[1] [2] 下一页


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http:/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交易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转让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此文章来自于网络。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第一时间联系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进行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商品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 4月中国神华商品煤产量同比下降3.9% 煤炭销量下降4%    (2025-05-17)
  • · 黄金作为特殊商品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2024-07-30)
  • · 5月中煤能源商品煤产量同比增长5.1% 销量增长0.6%    (2024-06-19)
  • · 潞安环能:5月原煤产量同比下降8.75% 商品煤销量下降21.71%    (2024-06-12)
  • · 瑞银:大宗商品涨势将持续 逢低买入铜    (2024-05-29)
  • · 大宗商品狂欢持续:伦铜创新高、白银疯狂震荡    (2024-05-21)
  • · 高盛前大宗商品主管:赶紧买铜 这是当前“最佳交易”!    (2024-05-20)
  • · 当美联储降息时大宗商品价格将上涨    (2024-03-28)
  • · 商品贸易巨头托克再踩坑 镍事件后又面临蒙古业务的巨额亏损    (2024-02-18)
  • · 洛阳钼业40亿买矿看好大宗商品前景?     (2023-08-22)
  • 发表评论
    满意程度: 一般
    评论内容:
    矿业访谈
  •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甘肃泰隆…
  • 2025年4月22日,日立建机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DC)迎接贵宾的到访:甘肃泰隆森… [详细]
  •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