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2065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网首页矿业学堂地勘知识水文地质 → 水分循环的评价

水分循环的评价

http: 时间:2009/3/20 17:03:36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093

  (1)作物需水规律


  花生:在120天的生育期中共蒸腾蒸发337mm水,各生育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比例分别为:播种~出苗期为3.2~6.5%,出苗~开花期为16.3~19.5%,开花~结荚期为52.1~61.4%。与同期降雨量相比,花生耗水量只占降雨量的33.6%,但前期水分过多(烂果),后期出现干旱(秕果),伏、秋旱是影响花生产量最重要因素。


  水稻:生育期为78天的早稻共需耗水217mm用于蒸腾蒸发,各生育期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分别为:苗期占8~10%,分蘖拔节期占13~16%,孕穗抽穗期占50%,成熟期占23~25%。在水稻生育期内,早稻蒸腾蒸发总量是同期降雨量的26.6%。尽管降雨总量有余,但降雨不均时仍需适时灌溉。


  荞麦:生育期为103天的荞麦共消耗427mm水分用于蒸腾蒸发作用,荞麦花期可持续40天左右,因而有较高耗水需求。荞麦耗水量是同期降雨量的175.8%,应适时适量灌溉。


  油菜:一个生育期为200天的油菜共消耗398.4mm水分用于蒸腾蒸发作用,其中棵间地面蒸发量为116.3mm,蒸腾量为282.1mm。耗水总量以苗期最多,苔期最少,花期和荚果成熟期居中。其中苔花期对水分要求最为敏感,以田间持水量的70~85%最为适宜,过多过少则影响产量。油菜耗水量是同期降雨量的71.4%,春夏雨多是限制油菜产量的关键因素。


  此外,果作需水要求得到满足后,将获得最好的产量和品质,但若仅得到部分满足,其产量和品质差异很大。实验表明:7月下旬~8月上旬和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是柑桔果实膨大的两个高峰期,如此期间水分供应不足,将直接影响柑桔的产量和品质。


  (2) 供水保证率


  天然降雨降雨的季节性差异形成渍害或干旱。使天然降雨对作物需水的保证率尚不足50%。


  土壤供水红壤无效水库容较高,在0~20cm,0~50cm,0~100cm土层内无效水库容分别达38.4、111.1和230.3mm,有效水库容则分别为21.5、48.1和104.2mm,约占贮水库容的1/3。不同植被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利用有明显的差异,在1m土层有效水利用中,以深根性林木最高,桔、茶、杉树居中,达31.9~36.3%,旱地则低于28%。


  (3) 水稻水分平衡评价


  综上所述,作物水分平衡不只是降雨与作物需水间的简单平衡,必须考虑降雨性质、作物需水特性和各生育期对水分的敏感性和忍耐性以及不同土壤、土层的供水能力等综合因子,以得出符合实际的水分补给量。


  田间水量平衡方程为[5]:


  h1 +p+m-E-c=h2


  式中h1:时段初田间水面深度;h2:时段末田间水面深度;p:时段内降雨量;c:时段内排水量;m:时段内灌水量;E:时段内田间耗水量。


  利用平衡方程计算了余江县典型年份(1974年)双季稻田水量平衡(表6-5)。结果表明:早稻生育期内利用降水768mm,占年降雨量的50.3%,排水量占26.4%;晚稻生育期内利用降水125mm,占全年降雨量的8.2%,排水量占1.2%;稻田总耗水量1383mm,其中早稻耗水616mm,晚稻耗水767mm;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的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共需灌水1154mm,其中早稻灌水358mm,晚稻795mm。


  (4) 土壤供水与作物需水平衡的预测


  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可写为:


  R+I-P-F-C-Et-△W=0


  式中:R为降雨量;I为灌溉量;P为下界面渗漏量;F为径流量;Et为农田实际蒸散量;△W为土体内储水量变化量;C为植被截留量。


  在土壤水量平衡模型中,一般而言,C仅占降雨量3~5%,可以忽略不计。南方丘陵地下水位较深,如果选择一个较厚的土体,就可以假定土体下边界的水分交换为0,如果计算土壤水量平衡时段内灌溉量为0,那么土壤水量平衡模型可以简化为:


  IF-Et=△W


  式中IF为入渗量,即R-F。


  红壤地区的降水入渗和再分配较复杂,具有较强的时间变异性。入渗系数除4-6月份为1/3外,其余均为2/3。


  有了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建立利用气象资料模拟土壤水分动态模型:


  △W=R×a-E


  式中R为降雨量;a为入渗系数;E为蒸发量。


  模拟结果表明[6],花生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基本可以满足花生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在花生的生育后期,降雨量不断减少,潜在蒸散量持续增加,7月1日以后,土壤储水量均低于凋萎系数,如不及时灌溉,土壤水分亏缺将成为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胁迫因子。


  低丘红壤区的花生生育期一般为120天,若4月10日播种,8月10收获,这期间最小灌溉量为239mm,如果采用地膜覆盖,3月20日播种,7月20日收获,最小灌溉量为141mm。另一方面,在雨季末期,在花生行间中耕,促进水分入渗,增加底墒,也是缓解旱情的有效措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字:水分循环|评价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请在下面提问
问 题:
内 容:
联 系 人:
公司名称: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地 址:
邮政编码: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